中国金鱼甲天下
2017-05-27
犹如古树名木被称为“活的文物”,金鱼被誉为“天然的活的艺术品”,两者均作为珍贵、活的传统文化遗产。
科学家据史料以及近代科学实验资料查明,金鱼起源于我国普通的野生鲫鱼,先由银灰色的野生鲫变为红黄色的金鲫,再经过不同时期的家养,由红黄色金鲫逐渐变成不同品种的金鱼。
中国是金鱼的故乡,金鱼素有“东方圣鱼”、中国“国鱼”之誉,迄今已有1700年记载历史。
远在晋朝(265年--420年)中国已有红色鲫鱼的记录。唐代“放生池”开始出现红黄色鲫鱼,宋代出现金黄色鲫鱼,人们开始用池子养金鱼。到了明代,金鱼搬进鱼盆,所以又称“盆鱼”。我国明代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写道:“金点有鲤鲫鳅数种,鳅尤难得,独金鲫耐久,前古罕知。”
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直接或间接由中国引种的。日本水产专家松井佳一所著的《金鱼大鉴》等作过考证。1502年明神宗时期,我国金鱼首先开始传入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日本还派人前来中国学习金鱼养殖技术。中国金鱼十七世纪输入葡萄牙,十八世纪中叶传入美国。之后,日本有了第一代“金鱼之王”,印度也培育出了第一代金黄色珍珠鳞。至此,金鱼已成为举世闻名的观赏鱼类。
一方水土养一方鱼。
金鱼作为中国园林传统文化,地方特色品种,是一种美丽乡愁。
杭州是我国人工养殖金鱼的发源地。早在北宋,人们就发现并开始饲养金鲫鱼。宋高宗兴建养鱼池,广集各地金鱼观赏,皇亲国戚养鱼成风,演绎成了宫廷金鱼,后流传到了上海、镇江、北京等地。
北京饲养金鱼据说早在元代,京城太液池等处均有饲养,崇文门外、天坛北面有一处京南低洼处建有金鱼池。明代京城养金鱼之风最盛,有了上百个养鱼池,随之形成了专门饲养金鱼行业,将最好的进贡朝廷,余下的上市叫卖。王公贵族、大小官员、商贾以及平民百姓养金鱼蔚然成风,大街小巷叫卖金鱼声成为北京一景。
而福州地理环境优越,常年气温在19至21摄氏度之间,阳光充足,气温适宜,更兼城内闽江中贯,天然温泉(适度温泉可催长金鱼),西湖横陈,河网密布,水资源丰沛优质,还有那些勤劳聪慧的金鱼传人艺人,以及历史悠久的金鱼饲养精湛技艺,金鱼养殖可谓得天独厚,后来居上。
福州金鱼文化相承不下四百年。
清末福州植物学家、大学者郭柏苍《闽产录异》卷六“鳞属·盆鱼”曾作详细记载,至清时,福州金鱼养殖业已经比较兴盛且成一定规模,可点可圈品种已有不少。特别是旧时福州三坊七巷不乏封疆大吏、豪富巨贾、文人雅士,将美丽金鱼用以点饰庭院水榭鱼池。郭柏苍的孙子、民国藏书家郭白阳(1901年—1956年)《榕城考古略·竹间续话》记载下了福州嘉庆年间举人郭介平饲养金鱼的嗜好,颇为形象风趣:“撰先荣禄公,讳阶三,字介平,嘉庆(1796年--1820年)丙子举人,夫子身稍短,目小而光如闪电,少须。暇则闭目静坐,率一二时许不见摇动。爱蓄金鱼,大盆贮水,大者三四寸,游泳上下,暇则观之,他无所好。”
金鱼寓意吉祥,如“金玉(鱼)满堂”、“年年有余(鱼)”,又暗合禅道,且性情恬静温柔,游姿典雅,令人舒心眉开。
北京天津等地,一到冬季,金鱼便停止生长;广州气候更适合养殖热带鱼;而福州却可使金鱼一年到头不停地长, 长得好,培育出高品质的精品金鱼。一旦离开福州,福州金鱼可能就见不到,赏不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013年福州被中国渔业协会授名“中国金鱼之都”。福州金鱼一跃成为全球金鱼老大。
2010年—2011年参加北京举办的金鱼、锦鲤大赛,福州金鱼两年总揽全场前三甲;
2012年,福州举办的世界(福州)金鱼大赛,福州金鱼一举获全场总计20项冠军中的18项。央视科教频道在《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專题“年年有鱼”,更使福州金鱼名扬天下。
2015年9月17日在海峡(福州)渔业周暨第十届中国(福州)国际渔业博览会上,福州金鱼“再续大满贯,毫无悬念地包揽前三甲”——来自京津沪、广东、江苏、湖北、福州等全国10个地区参赛金鱼数达2万多尾,还特地引入北京、天津宫廷金鱼品种参与评选,特邀武汉、南京、我国台湾及日本9名金鱼行业权威专家担任评委,先筛选出130尾,然后层层筛选,最终评出大赛“金鱼王”。
在京津、苏杭、广州、福州四大金鱼产区中,福州精品金鱼名列首位(“红白兰寿”曾击败上千条优质金鱼,荣膺“中国金鱼皇后”桂冠),并与北京宫廷金鱼、苏杭杭州金鱼并列中国三大金鱼流派。
如今全球最好最美的金鱼出自福州。
编辑/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