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统筹 强基础 拓平台 求创新 奋力开创新时代甘肃网信事业新局面(上)
2017-05-26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网信办主任梁和平
◎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网信办主任 梁和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25处之多提到网信工作,包括建设制造强国、建设文化强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甘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摆在重要突出位置,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扎实推进全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战略规划和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初步建立起宏观战略规划、全局性政策文件和基础规章制度相衔接的制度体系,网信工作“四梁八柱”基本确立,强化统筹、协调联动的网信工作格局初步形成,网络意识形态、网络安全、信息化发展、网络扶贫和网信军民融合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进入新时代,谋划新发展,甘肃坚定朝着网络强省目标不懈努力。
一、走进新时代,网信事业迈入全新发展时期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事关党的长期执政,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祉。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系统部署和全面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建设网络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顶层设计、总体架构基本确定,网信工作统筹协调格局基本形成,网络空间雾霾渐散、日益清朗,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增强,信息化驱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凸显,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近年来,甘肃以搭建网信工作“四梁八柱”为突破口,强化全省网信事业顶层设计。构建完成“三级体系”,全省一盘棋工作格局初步形成。正式成立省委网信办机构,列入省委机构序列。按照统一规范、精简高效原则,完成市级网信机构建设,加快配齐相应内设机构及人员编制,同时有条件的向县级延伸。制定出台《甘肃省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关于建立甘肃省电子政务工作统筹协调机制的实施意见》《甘肃省网络扶贫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网信工作制度框架。其中电子政务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网络扶贫行动实施方案是全国唯一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转发,受到中央网信办充分肯定。充分发挥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战略统筹协调作用,完善统一指挥、协同联动的管理工作机制,推动全省各级党政机关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建立电子政务统筹协调和网络扶贫工作机制,形成了“统筹指挥、资源整合、应急协调、协同治理”的全省网信工作新格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方向。归根结底一句话,网信事业的发展目标就是让网络更好造福人民。党的十九大制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以网络信息技术的方式建构了人民美好生活新内涵。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萌发,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进动力。可以说,网信工作正处于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发展、依法治理、保障安全、兴利除弊、造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网之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原则,着力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筑牢“关塞长城”,着力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打造“金城之卫”,着力加快信息化发展,建设丝绸之路信息港,加快实施网络强省战略,为努力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强大网上舆论支持、可靠网络安全保障、有力信息化支撑。
梁和平主任参加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二、积极新作为,努力让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
立心铸魂,信仰为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坚持正面宣传与舆论引导相结合、风险防范与应急管控相结合、基础管理与综合治理相结合、体系构建与能力建设相结合,把握网上舆论宣传引导时度效,提高网上宣传到达率、阅读率、点赞率,提升网上舆情发现力、研判力、处置力,更好凝聚共识、防范风险,确保网上时时处处正能量充沛。
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网上宣传的定盘星、方向标。以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把着力点聚焦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上,聚焦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上,聚焦到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论断的深远影响上,聚焦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上,聚焦到新一届中央领导是深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拥护和信赖的领导集体上,聚焦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上,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站,以有力有效的宣传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依托我省重点新闻网站理论阵地,创新传播形式,提高策划水平,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切实增强对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深入宣传我省深学真信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展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彰显我省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
精心策划实施系列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做大做强网络正能量。今年以来,结合网络媒体走转改,结合“七进”活动,创新网络宣传手段方式,坚持移动优先,统筹开展“温暖中国”甘肃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我是家乡代言人”、“贯彻党代会精神 各族群众话发展”网络媒体甘肃行、“新时代 新气象新作为”暨我为新甘肃打call——甘肃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网络媒体大型主题采访等重大主题宣传活动,确保网上正能量强劲、主旋律高昂。以属地内重点新闻和政务微信公众账号为抓手,组织壮大移动端正能量传播阵地。深入实施中国好网民工程和网上公益工程,制定印发《甘肃省“网络公益工程”实施方案》,分领域培育“青年好网民”、“网上好职工”、“巾帼好网民”、“校园好网民”等网民群体。正式成立甘肃省网络文化协会,全面开展互联网企业党建等相关工作。2017年,我省2个网络公益工作案例和1个品牌项目在全国网络公益评选活动中榜上有名。省委网信办在“迎接党的十九大——脱贫攻坚看成效”网络主题活动中被中央网信办评为先进集体。
党的十九大对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作出了新部署。我们要进一步发挥网络优势、网络特色,以议题设置和专题专栏为抓手,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全面准确宣传解读十九大精神,持续兴起全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以“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七进”系列网络主题活动为载体,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搬到网上。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调研工作,研究制定《甘肃省“十三五”时期网络内容建设实施方案》,以工程化设计、项目化实施、社会化参与方式全面推进“陇网”建设工程。要建立完善全省网络发言人制度,做好新时期政务新媒体的建管用工作,健全网上网下舆论引导协调联动和检查考核机制,加强和改进网上政务信息发布工作,及时澄清事实、回应关切、解疑释惑、增进共识。要大力实施网络文艺繁荣工程,推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用更多扛鼎之作筑就甘肃文艺高峰。要加大理论宣传创新力度,集中力量打造具有甘肃特色的网络理论频道,创办“甘肃学习”理论微刊物。要积极推动甘肃日报社和省广电总台“中央厨房”建设,加快传统媒体向融媒体转型步伐;以《读者》等重点传媒企业、中国甘肃网等地方重点新闻网站以及“甘肃发布”微媒体矩阵为龙头,加快培育激励新媒体发展步伐,打造“陇原新媒体+”工程。要着力加强移动端建设推广,积极扶持各类正能量账号和应用,构建导向正确、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打造集成建设、全省覆盖的新闻资讯云、网络舆情云、网络安全云、电子政务云、信息服务云“五朵云”大数据平台。要探索网络外宣新渠道,发挥好“兰洽会”“敦煌文博会”等重大节会平台,充分利用境外有影响力的社交平台,借势、借力、借智深化对外宣传,让甘肃好故事、甘肃好声音广传四方,为我省加快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打造“网络陇军”,深入做好争取人心工作。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加强全省领导干部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网评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甘肃省网评工作考核激励奖励办法》。全省“双百千万”网军队伍建设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三级、四层的网军队伍基本建成,并在舆论引导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培育打造了“大陇客”、“陇平”等网评品牌,围绕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贪肃纪等重大热点话题,在全网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重点网络评论文章100余篇,有效引导了网上舆论。搭建以“甘肃发布”为引领的全省政务微博、微信、头条号组成的“甘肃微媒体矩阵”,组织1万多公众号集体入驻今日头条,多维度发声,多终端发力,切实增强了舆论引导能力,其影响力位列全国前十。
落实《加强全省领导干部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意见》,积极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善于运用网络了解社情民意、开展工作。推进甘肃省网络社会组织同心圆工程,注重做好同传媒界、互联网界、经济界、理论界、教育界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团结联谊,最大限度把他们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重点做好新媒体从业人员、网络“大V”和“意见领袖”、宗教界重点代表人士的网上统战工作,增进政治认同,实现正面发声。实施网络陇军铸剑工程,打造“甘肃特色+网络表达”,专兼结合、规模适度的“双百千万”四支网评队伍,建立网评员准入退出、保密、培训以及网评工作会商研判和联动引导等制度规范,建设“好声音传播链”,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落实《甘肃省网评工作考核激励奖励办法》,关心支持和激励保护为党和政府敢于碰硬、敢于发声、做得正确的人士,将网络理论文章、评论文章及言论纳入科研成果或工作量认定,引导鼓励专家学者、高校师生等积极参与网上正面发声,唤醒沉默的大多数。实施甘肃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程,筑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三、呈现新气象,网络生态进一步好转,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信工作,强力推进网络空间治理能力变革,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牢牢掌握了网络发展的主动权,网络成为更好造福人民的新空间,为新时代网信工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落实到网信工作领域,就是要认真思考如何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交流渠道、辅助科学决策、奋斗中国梦,如何利用网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如何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扬,这些新的课题,需要从技术、管理、社会工程学等不同维度去研究。
坚持“底线思维”,依法管网治网水平显著提高。一方面是加强网络协同治理。完善政府依法监管、网站自净、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协同参与的网络社会治理模式。加强协同联动,落实落细分层分级属地化网格化工作机制,建立纵横交错、条块结合、按职履责的工作模式,将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各类网络平台纳入许可管理范畴,逐步实现对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相关业务人员的准入管理。加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建立完备的准入退出工作机制。落实网络信息内容服务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全省执法体系,建强执法队伍,提高执法水平。依法清理网络谣言、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持续净化网络环境。积极推进全省新媒体备案工作,切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全面规范新媒体管理。严格落实互联网新闻信息内容总编辑负责制,加强上网服务场所规范管理,培育和发展各类网络社会组织,完善网络社会组织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提高网络社会化管理水平。培育甘肃好网民,加强全社会网络素养教育,强化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引导广大青少年成为网络文明的实践者、参与者和建设者。进一步加强甘肃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建设,构建覆盖全省的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处置体系,强化社会监督,推进互联网治理向开放式、参与式转变。
另一方面是建立省市县三级工作体系,加强舆情监测预警。强化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不断优化联合巡查、联合研判、联合处置,通过线上线下部门间的高效联动,形成有效防范风险的网络空间治理格局。完善网上舆情多部门会商机制,为及时有效地防范处置提供准确情况、正确判断、适用对策。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网络舆情分析研判队伍,为地方舆情应对提出建议并进行评估。建设全省一体化全媒体舆情监测和应急指挥体系,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动态感知网络舆情态势、网络行为趋势、捕捉异动敏感信息,做到“见之于未萌、防止于未发”。
要从维护以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为核心的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落实好中央《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和甘肃省《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联席协调机制。加强全省网上风险预警研判,排查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坚决抵制和主动批驳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强化技术管网,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手段,加快全省网络安全指挥体系建设。开展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风险评估。依托国有资本主导的投融资平台和重点国有新闻出版广电单位,探索实施特殊管理股制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于网上的有害言论,要敢于斗争、敢于亮剑。
四、保障新安全,坚决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和人民群众网络安全利益
人民有安全感,才能有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是底线。可以说,当前我国公民没有安全感的一个方面,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网络。对于网信工作,必须致力于保障人民的安全感,就是要把更多的注意力向安全领域聚焦,切实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生活安全。
甘肃不断扎紧“安全笼子”,对省内约1.6万家网站、交易平台和工业控制系统进行了摸底检查,确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1083个,全面梳理排查安全漏洞和隐患,统筹做好网络安全工作。此项工作得到中央网信办充分肯定,综合排名位列全国第8位,在全国总结工作会上作了经验交流。通过召开座谈会、专题讲座、现场宣传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网络安全法》,全省宣传活动覆盖人群达600多万,有效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省委网信办与相关单位签订了《网络安全技术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网络安全联合通报机制,有效整合各部门工作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上半年共发布网络安全预警监测通报117期。制定出台《甘肃省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实施预案》,各地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自查、演练,网络安全应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以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为龙头,启动一期工程建设,建成“全省网站安全态势感知平台”,网络安全技术保障手段得到有效加强。指导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网络安全一级学科建设,建立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创新基地。兰州大学正式成立网信办,在网信工作方面走在全国高校前列。积极应对勒索病毒网络安全事件,及时发布防范措施,避免我省网络受到不利影响。
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增强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深入贯彻《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十三五”国家网络安全规划》《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抓好《甘肃省网络空间安全纲要》《甘肃省“十三五”网络安全规划》落实,强化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水平。
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统筹协调。省委网信办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全省网络安全工作,工信、公安、国家安全、保密、通信管理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各地党委(党组)要把网络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网信部门要设置专门的网络安全工作内设机构,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制定出台《甘肃省党委(党组)网络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完善健全网络安全考核机制。
要进一步强化网络安全基础支撑。加强对网络安全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形成有利于网络安全产业良性发展的市场环境。推进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建设,发挥各类示范应用和产业化基地在推进网络安全相关技术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努力促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壮大。建设甘肃省网络安全实验室,构建和完善网络安全综合指挥、网络安全监测预警、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网络安全攻防对抗四大平台,实现网络安全攻防兼备。鼓励科研院所与网络安全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开展核心技术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网络安全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建立网络安全领域社会组织协调联动机制,加快成立甘肃省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发挥网络安全社会组织的作用。
要进一步保障公民网络空间合法权益。加强数据安全协调管理,建立大数据企业和机构报备制度,组织和协调指导数据安全管理防护等工作。落实国家个人信息保护制度,规范互联网企业和机构对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严厉打击个人信息犯罪行为。建立完善个人信息安全事件投诉、举报、报告和责任追究机制。推进网络实名登记等制度落实。严密防范、严厉打击网络黑客、电信网络诈骗、网络敲诈、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等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持续打击网络系统漏洞非法交易等黑灰产业链,严肃查处为网络犯罪提供服务的企业和平台。持续组织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加强《网络安全法》宣传普及,举办专题讲座、“敦煌之盾”丝绸之路网络安全论坛、大型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主题活动,推进网络安全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不断增强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