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战略机遇 构筑先发优势—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2017-05-26编辑部刘骄剑
◎编辑部 刘骄剑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国家有关部委牵头制定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已正式印发(国发〔2017〕35号)。《规划》描述了未来十几年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巨大前景,提出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以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国防深度融合为主线,按照“构建一个体系、把握双重属性、坚持三位一体、强化四大支撑”进行总体布局,通过实施六大重点任务使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规划》的发布激发了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热情,对其辉煌前景无不抱以高度期待。
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发布恰逢其时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人工智能做出重要批示,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要求抓住机遇,在这一高技术领域抢占先机,加快部署和实施。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经过60多年的演进,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大数据驱动知识学习、跨媒体协同处理、人机协同增强智能、群体集成智能、自主智能系统成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重点,受脑科学研究成果启发的类脑智能蓄势待发,芯片化硬件化平台化趋势更加明显,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被称为“新一代人工智能”。
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必将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各国纷纷加强谋划部署,将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力图在新一轮世界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非常艰巨,必须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准确感知、预测、预警基础设施和社会安全运行的重大态势,及时把握群体认知及心理变化,主动决策反应,将显著提高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对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时,我国从国家层面下发《规划》,把人工智能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层面系统布局、主动谋划,以求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新阶段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正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部署,也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撑国家安全,带动国家竞争力整体跃升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可谓恰逢其时。
拉小提琴的智能机器人
二、《规划》描绘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三步走”目标
《规划》提出以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国防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发展智能经济,建设智能社会,维护国家安全,构筑知识群、技术群、产业群互动融合和人才、制度、文化相互支撑的生态系统,前瞻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智能化,全面提升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规划》强调以市场为主导,加快人工智能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把握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和分工;倡导开源共享理念,促进产学研用各创新主体共创共享;遵循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促进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化应用、军民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全球研发和治理,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创新资源。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基础上,《规划》描绘了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三步走”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有力支撑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第三步,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
三、《规划》立足国家发展全局,以六大任务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
发展人工智能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复杂系统工程,《规划》提出要按照“构建一个体系、把握双重属性、坚持三位一体、强化四大支撑”进行总体布局,形成人工智能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即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坚持人工智能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三位一体”推进;全面支撑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在此基础上,立足国家发展全局,以六大任务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全面增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全面拓展重点领域应用深度广度,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应用智能化水平。
(一)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
围绕增加人工智能创新的源头供给,《规划》提出要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体系,以突破人工智能应用基础理论瓶颈为重点,超前布局可能引发人工智能范式变革的基础研究,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人工智能持续发展与深度应用提供强大科学储备;提出要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体系,以算法为核心,以数据和硬件为基础,以提升感知识别、知识计算、认知推理、运动执行、人机交互能力为重点,形成开放兼容、稳定成熟的技术体系;提出要统筹布局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强化对人工智能研发应用的基础支撑,促进各类通用软件和技术平台的开源开放,各类平台要按照军民深度融合的要求和相关规定,推进军民共享共用;提出要加快培养聚集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把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加强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特别是加快引进全球顶尖人才和青年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二)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
加快培育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人工智能与各产业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人工智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智能软硬件、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智能终端、物联网基础器件等产业。第二个层次是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融合创新,包括发展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金融、智能商务、智能家居等,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智能化水平。第三个层次是大力发展智能企业,要大规模推动企业智能化升级,支持和引导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物流和营销等核心业务环节应用人工智能新技术,还应推广应用智能工厂,实现生产设备网络化、生产数据可视化、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现场无人化,提升工厂运营管理智能化水平。在无人机、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优势领域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全球领军企业和品牌。在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等新兴领域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还应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鼓励在人工智能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试点示范,建设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园及国家人工智能众创基地。
(三)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
智能工厂
围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目标,《规划》提出要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形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智能化环境,使全社会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重点发展智能教育、智能医疗、智能健康和养老,为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智能服务。围绕行政管理、司法管理、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社会治理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发展智能政务、智慧法庭、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环保,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与智能化。还要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并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增强社会互动、促进可信交流中的作用。
(四)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军民融合
作为网信军民融合的重要领域,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要深入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人工智能军民融合格局。以军民共享共用为导向部署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建立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军工单位的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军民双向转化,强化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对指挥决策、军事推演、国防装备等的有力支撑,引导国防领域人工智能科技成果向民用领域转化应用。鼓励优势民口科研力量参与国防领域人工智能重大科技创新任务,推动各类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嵌入国防创新领域。加强军民人工智能技术通用标准体系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的统筹布局和开放共享。
(五)构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
大力推动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形成适应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和国防建设需要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动以信息传输为核心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基础设施,向集融合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于一体的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转变。优化升级网络基础设施,研发布局第五代移动通信(5G)系统,完善物联网基础设施,加快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建设,提高低时延、高通量的传输能力。统筹利用大数据基础设施,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为人工智能研发和广泛应用提供海量数据支撑。建设高效能计算基础设施,提升超级计算中心对人工智能应用的服务支撑能力。建设分布式高效能源互联网,形成支撑多能源协调互补、及时有效接入的新型能源网络,推广智能储能设施、智能用电设施,实现能源供需信息的实时匹配和智能化响应。
(六)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
《规划》对核心技术布局设计了以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为核心、现有研发布局为支撑的“1+N”人工智能项目群。“1”是指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专门针对新一代人工智能特有的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进行攻关。“N”是指国家相关规划计划中部署的人工智能研发项目,重点是加强与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的衔接,协同推进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技术突破和产品研发应用。
要创新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模式,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重点突破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部门、地方、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实施。明确管理责任,定期开展评估,加强动态调整,提高管理效率。
四、统筹资源,完善机制,保障规划实施
《规划》还对规划实施的组织和保障措施做了安排部署,强调要充分利用已有资金、基地等存量资源,统筹配置国际国内创新资源,发挥好财政投入、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撬动企业、社会加大投入,形成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多方支持的新格局。
围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健康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规划》提出要加快制定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建立建全人工智能发展体制机制、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体系、安全监管和评估体系等,妥善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挑战,夯实人工智能发展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