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微课在小学数学培优补差中的作用
2017-05-26董玉慧
董玉慧
【摘 要】微课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信息技术,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片段化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过程和结构化的数字教学资源。具有灵活、交互、广泛、情景化、半结构化的优势,对小学数学培优补差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微课 灵活性 交互性 广泛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116
微课主要是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出现的一种凭借信息技术开展碎片化教学的形式。相对于传统课堂完整体系的教学,它短小精悍,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由转换教学角度,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要求和课堂任务,设计灵活多样的微课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深入发展助力。而很多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小学阶段,学生就呈现出学习的差异性。有的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较强,接受快,对数学充满探究欲望,教师的课堂教学满足不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还有的小学生,基本的教学内容也消化不了,甚至还会滞后于教师的教学进度,无法及时跟上学习进程。随着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广泛应用,我们发现,教师只要充分发挥微课的灵活性、交互性、广泛性特征,就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培优补差教学工作,使每个层次的孩子都在自己的基础上获得足够的发展,不断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简要论述以下如何发挥微课在小学数学培优补差中的作用。
一、发挥微课的灵活性特征
微课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插入课堂教学过程的时机之灵活性。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进行微课的讲解,使微课随机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帮手或者推动力,融入课堂学习中来,成为必要的组成部分。二是,微课的时间很灵活。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设计5—10分钟左右各种各样的微课,短小精悍的内容和构成,使微课的使用和发挥以及内容的表达和形式的建构等方面都十分灵活,有效为课堂教学所用。三是,内容灵活。微課可以是主讲人出现进行直接讲解,也可以是只有声音和视频的讲述,还可以是教师自己的制作,或者是从网上下载的教学资源。内容并不受限制,只要对学生的学习有利,对课堂教学有启发,教师都可以加以利用,成为微课的资源和内容。而就是这种灵活性的特征,使得微课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为小学数学的培优补差工作助力。
(一)微课的制作要从学生的现实水平出发,难度适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教师在设计微课的时候,要发挥微课的灵活特点,使微课内容符合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能使他们在现有基础上获得发展。例如,有的数学优等生,在基本的学习之后,需要发现新的知识点来进一步探究学习;但是能力稍微较弱的学生,在基本的学习之后需要进一步进行巩固提高,或者深入学习验证等。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多样化的微课,一方面,对已学内容进行检查提高,为学生提供对应的练习题,使后进生及时扎实基础。另一方面,又在微课中提出新的具有难度和探究价值的问题,激发学习能力高的学生开展进一步深入学习,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促进学习胜任感的增强。
(二)微课的灵活性要求教师提前做好教学设计和充分的准备
教师要想发挥微课的灵活性,促进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协同发展,就要充分理解教学的情境性和灵活性。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不可能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步骤都按照教师的提前设计按部就班进行,明确这一教学要求,需要教师关注优等生和后进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变化性,提前设计多样化灵活的微课内容,做好教学准备,预备出现新的教学问题时,能够及时发挥微课对学生学习的推动作用。例如,一节难度较大的数学课,就需要教师提前设计好符合后进生学习要求的补充材料,以微课的形式把要补充的内容贯穿为一个整体,在学生难以克服问题的时候,抓准时机呈现微课,促进学生顺利掌握重点与难点。
二、发挥微课的交互性特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培优补差的效果
微课的交互性特征,主要是指其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手段,可以呈现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浓厚的、轻松的、自由的学习氛围,自觉参与数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是教学的主导者和权威者,这不仅拉远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只有一部分学习优秀的学生才能跟上教师的思路和步伐,后面的学生就被忽略,难以得到应有的提升。但是微课彻底改变这种教学局面,扭转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不再是教学的统治者,而是和学生一样平等的参与者,通过微课,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彼此沟通合作,针对具体的学习问题展开有效的讨论,创建民主学习氛围,促进优等生和后进生共同进步。甚至,在结合微课的具体情境过程中,后进生有时会萌生创新思维或者发现新的问题,促进教学的进一步深入,有效推动教学走向成功。可见,微课的互动性对全体学生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三、凸显微课的广泛性特征,深入培优补差的教学环节
广泛性指的是微课在涉及面和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上的双重广泛性,微课不是面对某部分学生,而是针对教学的重要问题,结合学生的需要进行设计的内容广泛的课程资源。它的半结构化特点使得微课具有开放的性质,教师可以根据培优补差的教学需求,及时增添或者筛选具有价值的微课素材,提高教学在培优补差工作中的针对性。这需要教师做到以下两点。
(一)善于了解和观察学生
教师要设计有针对性的微课内容,使微课的广泛性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就要首先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特点,深入观察和了解学生。一是,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学习风格,而一个班级也有自己的学习风格,教师要在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深入辨析,使微课的广泛性建立在符合学生接受风格和方式的基础上。二是,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无论是优秀的学生还是暂时后进的学生,都有良好的或者不良的学习行为,教师要区别对待,在微课设计中调动积极的学习行为,使广泛性为学生的整体全面发展服务。
(二)深度广泛整合微课资源,使微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
教师要综合多种教学因素,发掘教学材料,作为微课的内容,为学生有效呈现多样的教学素材,使所有学习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兼顾优等生和后进生。例如,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资源的下载和搜集,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微课内容,发挥来源广泛性的优势。
总之,微课对培优补差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对微课进行有效设计,发挥培优补差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