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客户网络接入及组网方式探讨

2017-05-26张喜宁

中国新通信 2017年7期
关键词:探讨

张喜宁

【摘要】 文章分析了目前大客户网络建设的变化及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现阶段电信运营商在接入与组网机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怎样依附于电信运营商多业务传送媒介传输网予以分析,同时给出处理举措。

【关键词】 大客户网络 接入 组网方式 探讨

一、大客户的变化与需求

目前,因为电信运营商均择取为时分复用器传送而设计的同步数字体系/准同步数字体系传输系统为大客户网络提供接入与组网服务,而在客户端设置同步数字体系/准同步数字体系光端机,主要提供匹配于每秒两兆比特率流量接口,同时V.35协议调整后接入客户网络。现阶段,为避免客户端设施单价过高的弊病,传输和协议转换合一的光调制解调器得到广泛应用,此设施能够提供的带宽为每秒两兆比特率流量,而单价也降低很多。

多业务传送媒介传输设施全面应用后,直接向大客户提供以太网接入已成为可能。不过因为一直以来的使用习惯,很多大客户已然将在客户端提供的6.703规范的每秒两兆比特率流量接口作为首选。而事实上,客户端除了电路交换类语音业务有时分复用器接入的需求外,通常在大客户中心节点才有此类需求,现有应用系统对6.703接口基本无需求。而针对目前的情况来看,现阶段的大客户需要的是以太网接口。

目前,大客户应用网络均由以太网设施所构建,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接口是其指标化配置,以往依附于交换机组网的体系已不适应于现代大客户网络的需求,全网IP化逐渐在大客户网络模式上得到应用。因此,只有择取以太网接口为大客户网络提供接入与组网服务,才可以匹配于大客户网络发展的趋势。

二、现阶段大客户网络接入与组网方式存在的弊病

为了匹配于大客户网络接入与组网需求的变更,现阶段依附于点对点协议封装的光调制解调器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点对点提供以太网接口的机制很快淘汰了现网“协议转换器”的方式,客户端设施单价也得到了控制,成为现阶段大客户接入的主流产品。

在接入上,便携的盒式多业务传送媒介传输设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设施和汇聚层同一厂家的传输设施能够构建每秒155/622 兆比特率同步数字体系,每台价格在9000~10000人民币。此设施可以有效匹配于大客户中心节点,已成为现阶段大客户中心节点与重要节点设施的不二选择,不过次设施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下述几方面:

(1)此设施能够提供每秒155 兆比特率的带宽,其分支节点通常只需要1个每秒2 兆比特率的带宽;

(2)分支节点通常无法提供物理光纤环路,同步数字体系环路无法全面实现;

(3)无法确保分支节点的持续供电。组网结构、定位以及供电方式决定了多业务传送媒介设施无法覆盖大客户分支节点。

而目前在大客户分支节点所普及封装的光调制解调器点对点组网模式存在下述弊病:

(1)电信网络的安装机制为安装光调制解调器机框,通常每框插十六块光调制解调器板卡,每块板卡对外可接1个光方向,对内提供G 703接口,经机房中数字配线架跳接,完成和汇聚层传输系统的每秒2 兆比特率支路板对接。此对接每秒2兆比特率支路的方式是一种常规模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占用汇聚层传输系统的每秒2 兆比特率支路;

(2)因为是点对点机制,所以在大客户中心机房侧一定要装置同厂家同类型的协议转换设备,依附于1:1的比例和安装在大客户中心节点传输设备的每秒2 兆比特率支路对接,同时还要经以太网交换机汇聚后和大客户网络设备对接。在分支节点数量多的时候,中心节点要装置专用光调制解调器的机柜,不仅提高了建设成本,同时障碍点也随之增多。

三、针对大客户分支节点,择取接入层设施组网时要避免下述问题

电信网络侧接入层要择取机框插板式设施,解封要在电信网络侧而非大客户分支节点侧。此模式的优点在于降低了客户端设施的投资费用,同时因为取消了协议转换而增加了转换有效性,一般的光电转换降低了客户端设计障碍比率,即便未来大客户网络需要改接至 IP城域网,此光纤收发设施也可通用。

装置在电信网络侧的接入层设施与汇聚层传输设施间择取每秒155 兆比特率光口对接,特殊情况下择取一主一备两个光口对接。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数字跳线架的跳接,因此减少了人工成本。此设施内置的低阶交叉板要确保容量在VC12颗粒,这样能够达到一条光路上多个VC12颗粒捆绑的需求,以匹配于差异化客户带宽需要。对单机框对外光口配置数量要予以有效控制,在各分支节点需要1个VC12颗粒的极值状态下,各框可有六十三个光方向,实际配置过程单机框容量贴合此数值即可,各块板卡光口的数量以四个为宜。

电信网络侧的接入层装置机框提供的网管接口通常为以太网接口,经电信运营商所专用的数据通信网,链接到集中网管机制,单个节点存在多机框的情况下要具有框间级联功能。

同时需择取单纤光纤收发设备,这样能够比常用的双纤光纤收发设备节省近一半的主干光缆纤芯。机框中也同样能够选插不同种类的板卡,若每秒2 比特率板卡、各种协议转换设备板卡等,客户端也能够选配相匹配的台式設施,这样才能够匹配于客户端少量不同接入指标的特殊需要。现阶段开始规模商用的多业务传送媒介传输系统对上述问题已提供了优异的解决方案,和汇聚层不同设施制造商传输设施间的互通问题也得到了完善,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优化的大客户网络接入与组网机制铺平了道路。

四、总结

综上所述,电信运营商均择取为时分复用器传送而设计的同步数字体系/准同步数字体系传输系统为大客户网络提供接入与组网服务,而在客户端设置同步数字体系/准同步数字体系光端机,主要提供匹配于每秒两兆比特率流量接口,同时V.35协议调整后接入客户网络。现阶段,为避免客户端设施单价过高的弊病,传输和协议转换合一的光调制解调器得到广泛应用,此设施能够提供的带宽为每秒两兆比特率流量,而单价也降低很多。

在多业务传送媒介传输设施全面应用后,直接向大客户提供以太网接入已成为可能。不过因为一直以来的使用习惯,很多大客户已然将在客户端提供的6.703规范的每秒两兆比特率流量接口作为首选。而事实上,客户端除了电路交换类语音业务有时分复用器接入的需求外,通常在大客户中心节点才有此类需求,现有应用系统对6.703接口基本无需求。同时机框中也同样能够选插不同种类的板卡,若每秒2 比特率板卡、各种协议转换设备板卡等,客户端也能够选配相匹配的台式设施,这样才能够匹配于客户端少量不同接入指标的特殊需要。而针对目前的情况来看,现阶段的大客户需要的是以太网接口。

目前,大客户应用网络均由以太网设施所构建,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接口是其指标化配置,以往依附于交换机组网的体系已不适应于现代大客户网络的需求,全网IP化逐渐在大客户网络模式上得到应用。而为了匹配于大客户网络接入与组网需求的变更,现阶段依附于点对点协议封装的光调制解调器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点对点提供以太网接口的机制很快淘汰了现网“协议转换器”的方式,客户端设施单价也得到了控制,成为现阶段大客户接入的主要方式。这也是未来大客户网络接入的大趋势。

参 考 文 献

[1]尚春花;张美东;周韵芬;;政企大客户接入网络技术探析[J];硅谷;2011年20期

[2]潘培培;袁慧梅;王琦;;基于MSTP的大客户电话网络解决方案[J];光通信技术;2011年11期

[3]梁迎春;吴海涛;陈英俊;;大客户专线接入组网方案的设计与分析[J];肇庆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赵飞;;基于Multi-Agent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设计[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年02期

[5]虞骅;;MSTP光传输网中以太网业务组网方式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10年02期

猜你喜欢

探讨
探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联性
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公立医院工会工作的探讨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关于现代路桥设计构思及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