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课堂美育途径探讨
2017-05-26林彩琴
林彩琴
所谓的美育,就是审美教育,是提升学生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古诗中蕴含深刻的道理,同时语言生动、简练,最适合进行学生美育教学,在古诗词课堂中实施美育,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多美的体验。基于此,加强对小学语文古诗课堂美育途径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古诗课堂美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古诗语言凝练性强,意境深远,与其他文体相比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但现阶段,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具备自己的特点,按照生字、生词学习,以及古诗背诵进行教学,然后逐句对古诗的内涵进行讲解。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古诗中的五言七律拆分成一个个单独的字,然后转变为白话文。这种模式,无法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古诗中的意境美。
2.小学语文古诗课堂美育教学时间不足。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篇幅增多,占据大约30%左右。然而,由于古诗整体的篇幅较少,加上教师对古诗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有时候一节课就可以教完一首古诗,甚至一节课两首。很多语文教师都是将古诗教学当作是背诵与翻译,对古诗的含义探索性不足。小学生在每天的背诵下,能够熟练地将课本中的古诗背诵下来,刻在脑海中,但是并没有对古诗进行欣赏,不能从诗文文字中理解相关意境,这与新课程标准下美育教学目标相违背。
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时间短,是小学语文古诗美育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对美育课堂教学造成极大的影响。
二、加强小学古诗课堂美育教学的途径
针对现阶段小学语文古诗课堂美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笔者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现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为了发挥小学古诗课堂美育教学的优势,还必须依靠教师的引领。小学语文具有很强的文化性特点,只有教师具有更深的文化底蕴,才能给学生无限的熏陶。古诗建立在汉语之上,意境幽远、语言简练,如何通过古诗教学解放学生的心灵,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是每一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提升自己对古诗中美的意境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向学生传递诗句的内涵,满足学生情感审美之需求。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小学古诗课堂中,应该采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诗文的含义,挖掘诗句中的美感。一方面,根据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诵与吟唱,在反复阅读中体会诗句语言的精准性,获得相关的感悟;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通过图画、视频等展示诗文蕴含的意境,为学生创造更加直观的场景,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加直接的情感体验。同时,教师应该从细节入手,挖掘学生想象力,通过诗文中的某个关键字、词等,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3.深度挖掘古诗课堂美育资源。在多媒体教学推广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劣势逐渐凸显出来。利用多媒体教学中声音、视频、色彩等引入小学古诗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古诗学习中。同时,多媒体能够为学生立体化的展示古诗意境,还能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收集更多的教学素材,包括诗人的轶事、历史故事、古诗写作背景等等,在课堂中設置更多有趣的环节,包括古诗朗诵比赛、古诗接龙等等。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让学生进行诗词创作,从押韵、意境等几个方面给予指导,开阔小学生的思维。
我国的古诗文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保留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学生通过古诗文的学习,可以了解到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髓,并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只要注重引导与启发,让学生从古诗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实现美育教学的效果。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是古文人骚客留给世人的瑰宝,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具体体现。通过古诗课堂教学,有效地开展美育教学,对陶冶小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师文化素养,创新古诗课堂教学模式,挖掘更多古诗美育教学资源,开拓古诗课堂美育途径。(作者单位:江西省玉山县城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