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灰陶尖底瓶
2017-05-26张妍
丝绸之路 2017年8期
张妍
尖底瓶是古代盛贮器,用以從河中取水,其物品原理是一种利用重心来调节平衡的器物,空的时候倾斜,装水不多不少时直立,水装多了就翻倒。正所谓“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尖底瓶是黄土高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独特产物,是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庙底沟西王村类型的遗址中,发现的尖底瓶口小、腹长、底尖,但各文化遗址出土的器形略有差异。半坡人早期使用的尖底瓶颈短,腹鼓,口部剖面呈方形、圆形、半月形、花苞状、葫芦状等不同形式,腹部两侧一对环耳用于穿绳,饰以向左斜的细绳纹;晚期使用的尖底瓶颈长,肩阔,器身呈倒垂的长腰三角形或凹腰尖底状,附双耳,饰竖细绳纹和篮纹等。马家窑文化的尖底瓶为侈口,直颈,折肩,腹有双系,以细泥橙黄陶制成,器表涂浅红色陶衣,以黑彩绘旋纹,纹饰充满动感,制作精细。
镇原县博物馆收藏的这件篮纹灰陶尖底瓶, 1984年出土于三岔镇高庄,高39厘米,口径11厘米,腹径16.7厘米。它的器型特点是篮纹、喇叭口、束颈、折肩、深腹、尖底,用泥条盘筑法制作而成。这种器物是近代物理学中重心原理和定倾中心法则的最早运用,虽是一种巧合,但也体现出远古人类所具有的聪明智慧和创造力。
关于物体的重心及其应用,约在6000年前,我国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已经有所认识。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盛水陶罐,其结构为红陶质地,器形为小直口,细颈,长圆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对称的双系,用以穿绳,器表多有绳纹,烧结程度较好,质地坚实。汲水时由于重力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直立,口部向上。西周时,这种提水壶经过改进,变成了宫廷的玩物——欹器,它也是一种利用重心来调节平衡的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