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岩奇家庭:做好事不要等
2017-05-26
5万毫升血液,相当于10个人全身的血液含量。
30年时间,人生从青涩走向成熟。
3口人,成千上万中国家庭的文明代表。
栗岩奇和家人,用力所能及的长期坚持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对社会的大爱。现已退休的栗岩奇和妻子程凤丽原先是干部,女儿栗程现为中学教师。一家三口不仅是“献血达人”,而且还是天津市首个“双捐”家庭,2016年,栗岩奇家庭荣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每次献血,看到自己鲜红的血液流出身体,我觉得那不仅仅是一袋血,它承载着一份健康,承载着一份生的希望。对我来说,有什么是比挽救他人的生命更快乐的事情呢!”——栗岩奇日记
2004年,栗岩奇的岳母患病需要手术,急需输血,可当时医院的血源非常紧张。一家人正在着急时,栗岩奇慢慢找出自己的献血证,以“互助献血”的方式,为岳母找来了手术用血。直到这时,栗岩奇的妻子程凤丽才知道丈夫已经无偿献血达18年之久。善良的程凤丽没有责怪他,只是埋怨自己太粗心,没能在生活上更加精心地照顾他,让他身体恢复得更快些。至今,栗岩奇已经坚持义务献血30年,累计近5万毫升,相当于一个成年人血液含量的10倍。即使是在外地出差,他也是走到哪儿献到哪儿,把无偿献血的足迹留在了北京、长春等很多城市。
由于长期献血,在栗岩奇的手臂上,有很多针眼,这分明记录着他的古道热肠。天津市血液中心马明说:“栗岩奇常来我们这儿无偿献血,我们都亲切地叫他‘献血哥。在咱们天津,正是有栗岩奇这样有爱心的人士,才挽救了那么多危重病人的生命。每次看到他毫不犹豫地挽起袖口,我们都非常感动。”栗岩奇说,因为上过战场,亲眼看到很多战友因为失血过多而失去生命,能够特别深刻地了解血液对于生命的重要性。他认为,作为曾经的军人,作为一个基层党员,应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应当加入义务献血的队伍。每次当医生发来短信,告知血液经过检测合格,可以应用到临床时,他就很高兴。
在父亲的影响下,女儿栗程在大学毕业即将走向工作岗位时开始了第一次无偿献血。她说:“我选择这个时间点献血,就是想以实际行动向爸爸学习,给爸爸支持。爸爸常说做好事不要等,医院的病床上每天都有患者在等着鲜血救命。”栗岩奇经常在周末带着女儿和志愿者一起,来到义务献血采血点,帮着发放宣传页、解释说明,力所能及地为献血者提供服务。在栗岩奇的动员下,他的妻子、女儿,天津、北京、河北的亲属,身边的朋友、同事……纷纷走上了街头采血车,成为无偿献血队伍中的一员。
“做好事,让我心里非常有底气。无愧于心,内心便是一片清明。”——栗岩奇日记
1994年,栗岩奇被评为单位优秀员工,收到现金奖励300元。拿着这笔钱,栗岩奇和妻子商量着怎样让它变得更有意义。二人商议后,将这笔钱捐助给了安徽的一个贫困学生。到目前为止,栗岩奇和程凤丽通过希望工程、红十字会、慈善协会等渠道累计资助了20多个孩子,还经常给这些孩子写信、寄钱、寄物,鼓励他们刻苦学习、自强自立、奋发向上。
除了捐助困难学生,夫妻二人还曾义务照顾身边一对年迈的老邻居,为二老养老送终。栗岩奇一家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能多帮助别人就多帮助别人,这种付出,表面看是利益的单向输送,其实是互利互惠的,意义也是长远的。
“说句到家的话,人活在世上,谁没有个难处。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我们自己。”——栗岩奇日记
生活中,只要看到乞讨的残疾人,每次他和爱人都会慷慨解囊。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也都会热情地伸出援手。有一次,他和爱人在一家小餐馆吃饭,见到3个农民工模样的人进来,只要了汤和馒头,夫妻二人就悄悄地出钱给他们点了几个菜。
2012年国庆长假期间,栗岩奇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外地农民李淑平,交流中他了解到,为给患白血病的孩子治病,李淑平已欠下了30多万元的外债,另外因一直为女儿捐献血小板,李淑平体内的血小板数量较低,曾几度供应困难,已危及女儿生命。
后来,栗岩奇和爱人就想尽快帮助李淑平渡过难关,栗岩奇先后为他女儿李婉茹捐献了兩个单位血小板,又拿出了1000元钱塞给李淑平,让他先救救急。2013年,他们又先后送去了4000元钱,让他坚持为女儿治病。
当得知李婉茹的病情已大为好转,治愈可能性已在80%以上时,栗岩奇和程凤丽的心才放下。小婉茹出院后,栗岩奇和爱人每年还会过去探望她,他说:“做善事不能等、不能停,我们可以等,急需帮助的人却等不了。”
有人玩笑着问他的妻子程凤丽,跟栗岩奇这个一心做好事的“傻子”在一起生活是否后悔。程凤丽也玩笑着说:“我了解老栗,我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我感觉老栗脑子没毛病,如果一直做好事是‘傻的话,那我就爱他这个‘傻劲儿。他对陌生人都可以那么好,对我们家人就更别说了,我感觉挺幸福的。”2013年,栗岩奇的年龄已经临近无偿献血规定的最高年限。栗岩奇想:除了义务献血,还可以做哪些事情回报社会呢?于是栗岩奇和妻子女儿一起签订了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协议,成为了天津市第一个“双捐”家庭。妻子和女儿正是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对栗岩奇善行善举的最大支持。他们一家“活着献热血,死了献遗体”的崇高境界和庄重承诺也感染着更多的人。
(摘自天津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