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考纲里发现作文出彩的捷径

2017-05-26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2017年19期
关键词:利剑考纲佳作

【考纲解读】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一把利剑,放到武林高手手上,可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放在俗人手中,不過是一块废铁而已。”对广大2017年的考生而言,各地推出的《2017年中考语文考试大纲》无疑正是这样的“利剑”。从各地反馈的信息来看,“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几乎是各省考试中心对中考作文的共性要求。如果想充分发挥这把“利剑”的作用,作文至少得达到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一、文体规范,平中见新。文体训练,是中考作文复习不可缺少的内容,可考试说明为何说要“淡化文体要求”呢?这点考试说明进行了明确表述。首先要求同学们“能写记叙文,能写简单的说明文和简单的议论文”。这告诉大家,2017年中考作文虽然不会限制文体,但又不能不讲文体。写记叙文,得要素齐全、内容充实;写说明文,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不可缺少;写议论文,观点要明确,论据要合理。总而言之,写什么文体,就得像什么文体。考试说明还提醒考生,要“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进行扩写与续写”。这表明,考查范围很广泛。河北省曾要求考生以“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作为开头续写作文,便是证明。至此同学们定会豁然开朗,我们不仅要懂得各种文体的写法,还得扬长避短,巧妙地借助文体来展示才情。

二、情感真挚,笔墨含情。缺少了真挚动人的情感,即使情节再巧妙,辞藻再华美,文章也难以打动读者,正如刘勰所言,“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怎样才能写出情感充沛的作文呢?孔子有一句话讲得极为精准,那就是“情欲信,辞欲巧”。所谓“信”,强调的是情感要真实,不可虚情假意,也不能为文造情;所谓“巧”,强调的是言辞巧妙,讲出来的话语要让人爱听,写出来的语句要引人入胜。比如中考佳作《这次,我没有高兴起来》一文里,就有情真意切的回忆:“当放学的孩子如归巢小鸟般飞回来,当上班的大人们似归航的帆船靠了岸,当家家窗中射出祥和的灯光,你能闻见各式各样的饭菜飘香,你能听见各家妈妈愉悦的呼唤,还能参与那些忙碌一天后聚在一起海阔天空的闲侃。此时,宅院醉人的一刻来到了!”说得多好啊!住在高楼里的我们,谁不怀念那份美好的邻里乡情呢?正是这份真情,文章才有了获取高分的资本。

三、创意表达,与众不同。“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条理清楚、语言通顺”,这是各地考试中心评判作文的基本标准;“创意”或“创新”这一要求,则是命题者提出的较高层次的要求。就中考作文而言,创意可以表现在各个方面。如面对同一考题,当他人平铺直叙时,你则欲扬先抑、下笔设悬,情节便有了创意;当他人一味叙事时,你则借景抒情,或让情随景出,或让景随情移,表达便有了创意;当他人忽视结构的安排时,你却用线索让文章呈现出别致的美感,结构便有了创意;当大部分考生用记叙文写作的时候,你却别具匠心地选择童话等文体来构思,文体便有了创意。如中考佳作《体验》就是这样开篇的:“我是一头驴,一头勤劳善良而又任劳任怨的驴。我帮主人耕地,帮主人拉磨,虽然很累,却充实而快乐。那天女主人抚摸着我的头,笑盈盈地说:‘这头小毛驴啊,可真是咱家的大功臣呀!听到这句话,我差点笑出声来。”如此新颖独特的佳作,谁不喜欢?

猜你喜欢

利剑考纲佳作
用好安法利剑 维护长治久安
用联想的方式复习考纲动词
佳作欣赏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通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一)
佳作展示
环保督察,利剑出鞘
把握准考纲,吃透双曲线
利剑出鞘
亮出质疑的“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