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丹的自信

2017-05-26王林峰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16年47期
关键词:罗丹巴尔扎克雕像

王林峰

阅读提示

艺术在高山流水中低吟浅唱,在贝多芬的《月光曲》中流转徘徊,在《蒙娜丽莎的微笑》中高谈阔论,在一个从小追逐舞台梦的小女孩身上绽放光芒。艺术无处不在,以它独特的姿态屹立于各个领域,也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艺术大师。而每一位艺术大师在他功成名就的背后,都流过心酸的血泪,或遭受质疑,或饱受批判,亦或是物是人非。

罗丹,这位享誉世界的雕塑大师,在艺术的道路上也曾遭遇过磨难。那么,他是怎么应对的呢?

当罗丹开始接手创作《巴尔扎克纪念像》的时候,他便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使这尊雕像体现出大文豪的精神气质。可是,那是需要付出无比艰辛的努力才有可能达到的目标。阅读作品,实地考察,研究資料,制作稿子,斟酌外形,每一个看似与雕塑无关的环节都被罗丹视如关键,他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毅力最终为他带来了一丝灵感——将作品定格于巴尔扎克深夜写作间隙独自踱步时的情景与神态。

作品完成后,学生们啧啧的赞叹与惊羡的目光接踵而至,可这并没有给罗丹带来丝毫的自豪;相反,他却用自己犀利的目光与独特的视角做出了惊人的举动——齐齐砍掉巴尔扎克像的双手,用宽大的睡衣袖子遮住。

顿时,雕塑界一片哗然。这件狂放的写意风格作品不但没有被认可,还激起了广泛的社会抨击,随之而来的是稿费退还,名誉扫地。呕心沥血的创作就这样在舆论的质疑声中被赤裸裸地否定了。然而,沮丧、失望、颓废,这些与失败有关的情绪,在罗丹的脸上却毫无踪影,满满的自信充斥着罗丹的内心,他始终如一地坚信自己的作品就是美学的精华,就是毕生创作的巅峰,就是不可动摇的真理。他相信,真理会证明一切。可想而知,一个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挑战世俗的人,需要付出多少勇气与坚持,才能够让自己足够强大去抵御各种流言蜚语,去保护自己的作品,维护自己的尊严。这一切,罗丹做到了。

真理就是铜墙铁壁,永远屹立在艺术之巅。罗丹的预言实现了,1939年,巴尔扎克的雕像终于被铸成铜像矗立在巴黎市中心的哈斯帕耶大街和蒙巴那斯大街的交汇处。

(孙静)

1892年,应巴黎作家协会主席左拉的委托,罗丹开始创作《巴尔扎克纪念像》,期限是18个月。

对艺术一贯坚持精益求精的罗丹,为使这尊雕像充分体现出大文豪的精神气质,不仅重新阅读了巴尔扎克的全部文学作品,还到巴尔扎克的诞生地和他最爱描写的地方去考察,寻找并研究有关文献资料。为了创作这件《巴尔扎克纪念像》,罗丹做了很多小稿子,最后选择了巴尔扎克在深夜写作的间隙时间独自踱步时的情景与神态,给“他”穿各种衣服,换不同的体形。

刚刚制成的时候,罗丹请几个学生来看,最让学生惊叹的是巴尔扎克的一双手。学生雕塑家布尔德尔对罗丹说:“老师,您的这双手雕刻得真是太完美了,它太引人注意了,它们简直拥有了自己的生命。”谁知,罗丹听后便陷入了沉思。几天后,学生们再看到这件作品时,发现巴尔扎克像的双手已经被齐齐砍下,被宽大的睡衣袖子遮住。

罗丹对学生们说:“一件艺术品只有一个生命,他想表达的是人物的整体,如果这双手也拥有了生命,那它就再也不该是艺术品上的一部分了。”

六年后,当罗丹把《巴尔扎克纪念像》交到作家协会时,这件狂放的写意风格作品不但没有被认可,还激起了广泛的社会抨击,为此罗丹自动退还了10000法郎的稿费。

但罗丹很自信地认为,《巴尔扎克纪念像》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罗丹说:“它是我一生中创作的顶峰,是我全部生命奋斗的成果、我的美学原理的集中体现。假如真理应该灭绝,那么后代就会把我的《巴尔扎克像》毁成碎块,若是真理不该死亡,那么我向你们预言:我的雕像终将立于不败之地。”事实上,现今广大美术欣赏者也是这样看待的。

1939年,这座雕像终于被铸成铜像矗立在巴黎市中心哈斯帕耶大街和蒙巴那斯大街的交汇处。此时,罗丹已逝世2周年。

对一件艺术作品而言,艺术性的高低是第一位的判断标准,哪怕缺胳膊少腿都没有关系,罗丹的自信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积淀之上的,是站在艺术的高峰之上的。

猜你喜欢

罗丹巴尔扎克雕像
有奖问答
跟踪导练(四)3
谷歌尊重雕像“隐私权”的启示
沙漠里的无名雕像
里尔克《罗丹论》节选
文坛巨匠 巴尔扎克
Significance of Conflict Talk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它是用来挡风的
The Analysis of Silence in Conflict Talk with Face Theory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巴尔扎克的旷世姐弟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