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灵动的 “和爱” 课堂成为儿童追 “梦” 的故园
2017-05-26钟秀霞
钟秀霞
【摘 要】“和爱教育”是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第二小学的办学特色。课堂是落实“和爱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开展了“小学学科教学‘德教一体、文道结合的校本研究”科研课题,在学科教学中融合“和爱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学科不但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还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走向生活,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道德,使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融合在各学科教学之中。文章在反思品德与社会活动成果展示现状的基础上,以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儿童发展心理学及各教育家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品德与社会活动成果展示的原则及策略。文章基于活动展示环节的设计,进行了系统的思考,从徘徊于成果展示的岔道口,到收获于成果展示活动的“五较量”,实现让“古老”的教育领域开出灿烂的实践之花,成为儿童追“梦”的故园。
【关键词】成果展示;儿童发展心理;“五”较量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9-0120-03
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集表演、操作、小品、游戏、实践、调查等活动形式多样的课程,在活动中充分让儿童发挥聪明才智完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成为孩子们普遍认可的新宠儿。在开展探究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成果展示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孩子们最渴望的焦点。综观课堂,孩子们却在这一焦点中显露出点点的失望。我们不禁产生疑问:怎样的成果展示才是有效的?用何种形式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引起儿童的心灵共鸣?怎样的成果展示才有助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笔者试图从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特点、儿童的心理发展及生活习惯中,寻求成果展示环节设计的答案。
一、踏破铁鞋无觅处——徘徊于调查成果展示的岔道口
笔者曾听了一节“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的课,从分组汇报课前探究到动手实践都恰到好处,到了展示环节,却只是象征性地让学生把收集到具有历史意义的旧生活用品拿到讲台前展示。如此简单的处理,笔者不禁产生以下的几点困惑,现整理如下:
1. 品德与社会中的成果展示要不要体现整体性与实践性
如果说整体性是品德课程的“地基”,那么实践性就是课程开展的依托。品德的调查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而在“做”“调查”“探究”“感悟”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两者相得益彰,才能产生预期效果。没有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整体性”是不完整的,没有体验和感受生活的成果展的实践性也是无源之水。上述课例中的展示处理,对于孩子的健全发展来说,没有从综合儿童的生活出发,用生动的、活动的、开放的课堂引导学生悟理,然后在课堂中自然地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究竟怎样的成果展示才是整体性与实践性并重?
2. 品德活动中的成果展示要不要体现开放性与生成性
开放性是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灵魂,没有开放性,就如同一座高山失去了灵气,也就徒有虚名了。生成性是她的本质特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活动都是达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一目标的鲜活细胞,能否在成果展示活动中达成生成性,也是评价这活动成与败的基准。于是,成果展示中的开放性与生成性如何融为一体,这个问题就深深地埋藏于每个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脑海中。
3. 品德活动中的成果展示要不要体现自主性
调查实践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搭建了广阔的舞台,学生在这一舞台上担当何种角色,活动结果以何种方式呈现在同龄人面前,全凭他们自编、自导、自演,他们的意愿绝不只是在讲台前昙花一现,他们需要的是个性的突显。但教师不包揽学生的工作是否就等于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以上种种问题,让教师陷于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岔道口前,所有的教师都在叩问:新课程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活动如何设计?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收获于成果展示活动的“五较量”
面对上述的种种困惑,笔者认为只有牢牢地把握新课程背景下品德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性,即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只有在这个基礎上把握住正确的方向盘,才可能去思考该怎么做。下面论述的实行成果展示活动中的“五较量”原则,有助于我们牢牢地把握正确的方向盘。
1. 过程与结果的较量,“和爱”课堂充盈着“探险”的愉悦
现在的品德课程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从原来单纯的结论性教育向过程性教育转变。这种过程性教育如同教师领引学生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探险”,这种探险,“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把生命慷慨地投向一种生命追求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比重视结果更为重要。在过程与结果的较量中重视过程,必然充盈着“探险”的愉悦。笔者开展了“用手描绘家乡”的活动,学生动手进行“绘画创作”小策划。为了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在班内组织了最佳策划活动评比,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开展活动。笔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班内有一位缺乏“绘画细胞”的孩子无从下手,于是启发她将策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写下来。她是这样写的:我本来在村子里走了一趟,村里的每一个地方都很美丽,但面对这么多的美景,我不知如何选取,也不知要怎样画出来,才能达到美丽的效果。我希望能和同学一起合作。从结果来看,她完成的小策划不尽如人意,展示的结果并不好,可她从中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她在这一过程中的收获远远多于其他人,因为她明白: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与人合作也是成功的秘诀。这就是品德实践活动的魅力所在:相对于结果而言,过程是获取人生经历与智慧的那一条路。
2. 生成与预设的较量,“和爱”课堂绽放着“质变”的美丽
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用已有的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活动。传统的教学活动往往是“依计行事”,按部就班地进行。当然,成果展示应该有适当的预设,这样可以让教师心中有数,有利于教师在评价时最大限度地做到公平、公开,实现评价角度的“多元”化。从“和爱”课堂来看,仅仅做到预设还是不够的,任何一个实践活动过程取向的课程特点决定在成果展示活动量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绽放“质变”的美丽,产生新的主题、新的目标。以四年级上册“家乡水的故事”为例,笔者要求孩子们了解家乡水的变化。学生在展示环节里,知道了家乡水来源于流溪河,知道了家乡水的变化。有几个学生提出了使他们困惑的问题:我们人和镇的母亲河——流溪河的昨天与今天是怎样的?如何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呢?其中一位孩子提议:我们可以开展新一轮的活动,通过走访、沿途考察、上网搜集资料、查阅书籍等方式亲近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师生一致赞成,新的主题“走近母亲河”就诞生了。
生成与预设的较量,体现在儿童情感生成方面更为显著。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了公正团体的道德讨论策略。在公正团体中,儿童的道德思考自然而然地被激发,成就感、价值感得到提升。因此,可以说情感是无法预设的,只有充分关注情感生成中的主题,才能够体现出品德课程在学生成长中的特殊地位。
3. 个性与一般的较量,“和爱”课堂灵动着“个性”的纯真
“加强学生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是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品德课程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它面向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体验,在学生这片自留地里亲历播种与收成。于是,体验活动汇报就成了体现学生个性体验的点睛之笔。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第4课“走进健康文明生活”一课中,笔者开展了“创造文明的环境”小主题体验活动,活动开始后,学生都能在学校中、市场里、公交车里感受乐观向上的人格魅力。当学生汇报自己的所得时,笔者认为此行的目的已达到了,准备完美过渡。当一个小女孩主动讲述她的体验时,笔者才意识到个体的感悟是成果展示中的重中之重。她觉得自己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她说妈妈是月收入千余元的清洁工,星期六她和妈妈一起在马路上打扫,工作很脏、很累,但并不自卑,能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感到欣慰。她用行动向同学们证明自己是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少年,自己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健康的。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她的体验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她已站在一定的高度感受健康的生活,一股无法阻挡的动力使她形成了积极的人生观。这种体验如金子般可贵,在师生共建的课堂家园里,当我们遇到同样的场景时,应给予更多的阳光与雨露,促使其茁壮成长;注重课内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际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4. 合作与个体的较量,彰显着“和爱团队”的精彩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无独有偶,品德课程调查活动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合作精神。为此,笔者也联想到儿童发展心理学,同伴关系在儿童个性的社会性发展中起到家长和教师无法替代的主要作用,团队的组建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一片沃土。团体是由个体构成的,但并不是说,有一定个数的集体就是团体,还必须有一种为大家舍小家的精神。在成果展示活动中,团队的合作可以促成小组的成功,促成个体的成长、促成人的品质向更高的境界迈进。最能体现团队合作精神的莫过于“学校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展示活动。
在活动中,笔者组织了一场“妙笔生花”成果展示比赛,比赛规则是小组合作完成“学校的变化真大呀”绘画比赛。将全班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约8个人,每一成员课前围绕自己熟悉的学校进行手工制作,这个过程可以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制定方案。到了展示现场,学生分工合作,看哪一小组的绘画场景最逼真,最具感染力,比赛结果当然应了我国古谚“人心齐,泰山移”的结论了,具有團结协作精神的小组当然也力压群雄而夺魁了。成果汇报时通过合作这一措施,将个体的力量汇成河流,就让学生懂得了团结、懂得了谦让、懂得了相互关怀在,合作与个体的较量中,个体朝着团体目标,彰显出“团队”的精彩。
5. “和爱”课堂开放与传统的较量,流淌着“成长”的瞬间
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教师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而“和爱”课堂巧妙结合学科教学环节来实施德育,“传道”于“授业”之中,达到寓德于教的作用。“和爱”课堂是开放的,它如同大海般包容孩子们的心灵。成果展示环节也是开放的,它的开放体现在:展示的内容是开放的,天马行空而又聚焦着健康的道德情感成长的快乐;展示的地点是开放的,课堂可设在教室里、操场上,甚至社区、广场;展示的方式是开放的,说、唱、跳、画都可以;展示过程中的思维火花是开放的,展示中评价的方式也是开放的。在展示过程中,有的学生畅谈自己在创作中的感受,有的学生讲述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花絮,有的学生还诉说自己在整个调查过程的艰辛与收获。由此看来,开放的成果展示,才能显示出“和爱”课堂 “海纳百川”般的风范。
综上所述,成果展示活动的设计,应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紧紧把握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即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把握住正确的方向盘,才能使德育和学科教学水乳交融、融为一体;才能让灵动的“和爱”课堂的沃土开出灿烂的实践之花,成为儿童追“梦”的故园。
参考文献:
[1] 王秀玲,尚志平,党好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2] 边玉芳.儿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编辑:易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