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中的亲子活动研究
2017-05-26刘雪
刘雪
【摘 要】家庭教育作为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载体,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亲子活动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径,也在逐渐受到儿童父母的关注。本文主要围绕学前儿童家庭中的亲子活动,通过调查及访问,了解学前儿童家庭中的亲子活动现状,针对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对亲子活动的重要性做出论述,最后对如何在学前儿童家庭中开展有效的亲子活动提出建议,以便亲子活动更好地在学前儿童家庭中开展,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前儿童;父母;家庭;亲子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9-0116-02
一、学前儿童家庭中开展亲子活动的重要意义
国内外的家庭教育研究都表明,组织生动、形象且富有成效的亲子活动才是开展家庭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因为只有在家长与子女共同参与并互为影响的有益活动中,家长的教养态度才能端正,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形成,家庭教育的预期目标才能达成。
1. 对学前兒童的意义
在学前儿童家庭中开展亲子活动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对培养幼儿自信心、合作意识、开发潜能、增强认知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对学前儿童父母及家庭的意义
在家庭中开展亲子活动有利于加强家长与幼儿的联系,增进亲子感情,有利于良好家庭关系的建立。特别是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家庭教育更要与时俱进,多吸收先进元素,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个大环境。
3. 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家庭中的亲子活动对儿童的行为习惯和个人品性有重要的塑造作用,对于幼儿在园内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也有利于幼儿教师的教育,对促进幼儿园的管理具有很大帮助。
二、学前儿童家庭中的亲子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
1. 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学前儿童的教育更受父母及社会人士的关注,而亲子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也在学前儿童的家庭、幼儿园或者其他机构开展,亲子活动的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亲子游戏、亲子阅读、亲子手工制作等活动也越来越被采用,而更多形式的亲子活动也逐步出现在教育领域中,家庭中的亲子活动开展的频率较以往也有所提高,这是比较可喜的一面,但学前儿童家庭的亲子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①父母掌握活动主导权,孩子缺乏主动性;②父母重视说教,在行为示范方面较为缺失;③虽然家庭中的亲子活动越来越受重视,但是父母投入在这一方面的时间还是太少,特别是幼儿的父亲;④家庭中的亲子活动缺乏与幼儿园的互动。
2. 影响因素
(1)父母因素。①对孩子期望过高;②父母教养方式不当;③父母教育时间有限。
(2)家庭因素。①家庭结构。对于父母是双职工的孩子来说,孩子往往交由爷爷奶奶教养,亲子活动极少开展,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对亲子活动的开展也有很大的影响;②家庭经济生活状况。经济状况虽然不是家庭幸福的唯一条件,但却是一个重要条件。富裕的经济条件可以为子女提供多种渠道的教育投资。亲子活动的类型也不会仅仅局限在家庭中;③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亲密还是冷漠,是和睦还是矛盾重重,是团结还是四分五裂,是相互平等还是高低贵贱,都影响家庭中亲子活动的进行。
(3)幼儿园因素。在幼儿园举办的亲子活动中,家长不论多忙都会积极参与,或许这是有些家长为了“弥补”没时间陪孩子的一种做法。亲子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家长毕竟时间精力有限,很少家长会主动去查阅资料、看相关书籍,这就需要幼儿园做好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及时向家长普及教育知识,让家长也参与到亲子活动设计中去,发挥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双重作用。
三、学前儿童家庭中开展亲子活动的对策
1. 形成合理的亲子观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在《家庭教育》一书中,阐述了他的亲子观:①父母要尊重子女的独立人格;②父母应当同孩子做伴侣;③父母的教育要一致。
2. 建立平等民主的亲子关系
现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学前儿童家庭中缺乏玩伴,父母及其他长辈就自然要帮助他们弥补这一空缺,亲子活动成为孩子与他们交往沟通的主要方式。如果父母在亲子活动中不与孩子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就无法与孩子成为朋友,亲子活动的开展也就存在许多阻力。因此,形成平等互动的亲子关系尤为重要,即父母在教育子女的同时向子女学习,子女将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经验、观念等“反哺”给父母。
3. 重视父亲在家庭亲子活动中的重要性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家庭生活中,父亲应该扮演玩伴、榜样、保护者、道德规范者、教育者等角色,父亲只有成为多种角色的综合体,才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
父亲与母亲由于性别角色的差异,对儿童的影响也不相同。在家庭的亲子游戏中,母亲可能会偏向于亲子阅读这类安静的游戏,而父亲则会偏向于比较激烈的打斗游戏。这种比较动感、有较多身体接触的游戏会让孩子获得比其他活动更多的成就感,也会获得更多的信心与克服困难不怕挫折的勇气。
激烈的游戏中孩子的情绪往往会比较激动,不易受控制,父亲在与孩子进行这类游戏时注意及时帮助儿童了解各种情绪状态,提高他们对自身激烈情绪的认知与调节,这样孩子会表现出更少的攻击性行为,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4. 家长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将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亲子活动中去
(1)把握好关键期,进行合适的亲子活动。关键期的概念应用于儿童的心理发展上,是指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了解各个时期幼儿发展的关键是十分重要的。
(2)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儿童在最初的学习都是靠模仿产生的,而父母作为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因此,在亲子活动中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将自己的一些坏习惯带给儿童。
儿童对自己的父母都会有崇拜心理,会把父母当成自己的榜样,这就需要父母充分发挥这一作用,为幼儿展示正确的行为。在亲子活动时,无须过多解释规则,父母怎么做孩子就会怎样学。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时,父母先拿一本书安静地看,不一会孩子也会找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和家长一起看,在遇到不懂的地方时会要求父母讲解,这时就需要父母耐心地为孩子讲解,并努力引导他们爱上读书。
(3)了解兒童各个阶段的人格发展的特点,减少对儿童的伤害。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对于4~5岁的儿童来说,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主动性,这一时期的儿童会有许多问题问家长,如果父母对儿童的问题感到不耐烦或嘲笑儿童的问题,就会使他们产生内疚感,从而不利于主动性的发展。这个时期,就需要家长在亲子活动中多一些耐心,将孩子感兴趣的问题带到有趣的亲子活动中并帮他们找到答案。
(4)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适时满足儿童的需要。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父母较容易满足,但安全需要有时会因父母的一些不经意的行为而得不到满足,幼儿就会出现一些行为上的变化,但父母往往不知原因。因此,安全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对学前儿童来讲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窗边的小豆豆》中就有一个非常好的亲子游戏。他们是在巴学园里开展的,由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先将每位幼儿的家长姓名写在纸条上,放到抽签用的箱子里,让每位幼儿轮流去抽签,抽到谁就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他,然后一起站在台前。这样的游戏会大大改变幼儿对陌生人的态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安全感。
5. 加强与幼儿园的沟通交流
幼儿园作为学前儿童生活学习的又一重要场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父母有必要多与幼儿园沟通交流,了解幼儿在园表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与幼儿园老师共同帮助幼儿解决。
幼儿园教师作为专门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对在家庭中开展亲子游戏有比较专业的建议,家长可以多与幼儿教师沟通一下,了解教育方式方法,更新自己的观念,让亲子活动在家庭中更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 闫旭蕾,杨萍.家庭教育新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
[2]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四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编辑:胡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