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阮元学寿的启示

2017-05-26

养生保健指南 2017年5期
关键词:自警健健康康阮元

阮元(1764~1849),是清代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元老、九省疆臣,道光帝称其为:“极三朝之宠遇,为一代之完人!”他虽然自幼聪颖,但身体羸弱,弱不禁风。公元1791年他28岁那年,在朝廷举行的一次考试中,他得了一等第一名,奉旨南书房行走,参与《石渠宝笈》的编纂工作,并受到乾隆皇帝的召见。此前,阮元的老师是文渊阁大学士嵇璜,阮元乃是嵇璜的小门生。有一次,阮元与嵇璜、刘墉、彭元瑞等前辈在内阁北门相遇,彭指着嵇璜对阮元说:“皆须学!”意即你无论在哪一个方面,都要向这位老师好好地学习呀!这时,刘墉插话说:“第一先学寿。”

“第一先学寿”这句话让阮元震动不小。联系到自己的“惕然自惧”的体质,他知道前辈的话意所在。第二天,阮元专门拜访刘墉,请他题了“学寿斋”三字,作为自己书房的牌匾,在他的居住处“西斋”一直悬挂着,以资自警。后来,阮元又乞请嵇璜为此写了一副楹聯,挂在自己书房中,日夜诵读,加以提醒。从此,阮元身在书斋,不仅仅是治学理政,还探索学寿之道。日后,他对刘墉说:“父母只生我身,学寿滋养我心;想想说说不行,健体心行并进。”道光乙巳年,82岁的阮元还请名家徐士燕为他刻了一方朱文印章“学寿”,无论出巡出游,印章随身携带,做到日日自警。

阮元将学寿的警示和行动付诸于日常生活当中。他忙里偷闲,踏青、散步、爬山、赏花、听鸟叫、看飞鹰,从不间断。嘉庆八年闰二月,他到浙江海宁一带检查海塘大堤,回舟时,也不忘活动身子骨。他特意从临平过半山,徒步上山,眺望桃花。面对漫山遍野的鲜花,他吟诗道:“江南江北花孰多,花多花少皆当歌,千红万紫不来看,花自春风人奈何?”他将自己的学寿之道总结为“八多”:多动、多静、多思、多笑、多素、多水、多蔬、多果。阮元“学寿”后,身体越来越硬朗,治学理政精力充沛,政绩显赫,民誉极佳。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健健康康至86岁无疾而终。

临终时,阮元抚摸“学寿”印章,留给后人最后一句话:“本来,我还会有一些寿数,可惜学寿晚了些!”阮元的这句话令后辈有醍醐灌顶般的醒悟。是啊,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每个人都是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尽管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健健康康到百岁。而健康则是长寿的基石,百岁的保障。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生活中却有些人不太懂得,他们常常忘记了珍惜这笔财富,常干出有损于自身健康的蠢事。对于那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他们不去改变和纠正,还在那里奢侈地挥霍自己的健康,危害他人的健康。善待生命,关注健康,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和答好的第一道人生答题。无论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人,还是年富办强的中年人,以及银丝满头的老年人,在投入社会竞争的同时,都必须注重健康竞争,健健康康过好每一天。

猜你喜欢

自警健健康康阮元
西斋茶廊坐雨
涵养行举自醒的自觉
辽宁省图书馆藏宋刻珍本《自警编》考论
阮元与焦山的不解之缘
阮元信守“一品清廉”
学习贯彻十七大党章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