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也有“到此一游”

2017-05-25□吴

老年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沈园题诗嵇康

□吴 莉

古代也有“到此一游”

□吴 莉

每到旅游旺季,“到此一游”就会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此举被视为不文明行为而饱受非议。那么您知道吗?在中国古代,“到此一游”曾是一种文化现象,美其名曰“题壁”,而且还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题壁文化”。

最早记载见于东汉

据《晋书》记载,东汉书法家师宜官,喜欢在墙上写字。有时他去酒店消费,身上没带钱,就在墙上写字以向观者索讨酒钱。酒钱够了,就将墙上的字清除掉,即“或时不持钱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酒,讨钱足而灭之”。

魏晋时期,类似师宜官这样的题壁行为更为普遍,“书圣”王羲之还曾弄出父子“斗字”的故事。有一次,王羲之去都城,临行前在墙上写字,其子王献之待父亲走后,悄悄将字擦掉,在原处写上自己的字。王羲之回来后,觉得墙上的字写得不好,还以为是自己临走时酒喝得太多了。

东坡曾是“题壁控”

在唐朝,题壁文化为世人所接受,如有名人来涂鸦“到此一游”,被认为是一件有脸面的事情。白居易路过秭归,当地县令特地把神女祠的墙壁粉刷一新,还特意先在墙上题诗一首:“苏州刺史今才子,行到巫山必有诗。为报高唐神女道,速排云雨候清词。”

大文豪苏轼更是有名的“题壁控”,《苏轼诗集》中有相当一部分诗是“涂鸦诗”。他最有名的一首哲理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他即兴涂鸦之作,名叫《题西林壁》。

在南宋文人中,题壁诗最凄美、最令人欷 的,当属陆游的“沈园题壁”。陆游在沈园邂逅前妻唐婉,在园壁上即兴写下了有名的《钗头凤》:“红酥手,黄 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到此一游”实卖弄

古人虽然喜欢涂鸦,但很少会写“到此一游”。有的人只题壁,不留名;有的人还会卖弄文采,拐弯抹角地骂人,以示有水平。

魏晋名士吕安与嵇康是好朋友,一次他去嵇家拜访,嵇康恰好不在,嵇康的哥哥嵇喜出门迎接。吕安瞧不起嵇喜,就在门上写了个“ ”字,便回去了。“ ”乃“凤”的繁体字,“ ”字拆开,乃“凡鸟”二字,以此讽刺嵇喜。

历史上,也有人因到处题壁而留下不雅之名。明朝时,有个叫杜庠的进士便因此而遭讥笑。杜庠曾在赤壁题诗:“莓墙椒壁,过辄留题。”人称“杜赤壁”。清朝有位富家子弟杜四郎,比照“善题壁”的唐朝诗人杜荀鹤,号称“杜荀鸭”。不过,他的水平太差,题壁常被人粉刷掉。但他并不生气,还自嘲道:“三十年来尘指面,如今始得一 泥。”

杜赤壁、杜荀鸭这样的胡乱涂鸦只是遭人反感,而《中山诗话》中的“豁达李老”却因涂鸦惹上了官司。“豁达李老”喜欢写诗,但总是写不好。有一次,他在人家刚粉刷好的墙上题诗,主人见了大怒,便去官府告了他。

可见,古代对涂鸦行为虽较为宽容,但也并非不论时间、地点就可“到此一游”。遇到“题壁控”怎么办?古人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在游人喜欢涂鸦的地方,设一“诗板”,专供卖弄者乱写乱画。

猜你喜欢

沈园题诗嵇康
郭沫若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题诗
因为爱情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嵇康 山涛 绝交于江湖,相知于内心
画竹题诗
嵇康
李一氓工作情景与《石头记》题诗
杨长存先生国画选(题诗:陆宝华先生)
梦栖沈园
沈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