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厢厮守 之子于归
2017-05-25回声
回声
说起女子专用箱匣,最知名的大概是官皮箱,因为杜十娘一怒,带着一匣珠宝沉入江底。这個箱子满足了世间女子对金玉最全的幻想。箱有四层,第一层是翠羽明珰,瑶簪宝珥;第二层是玉箫金管;第三层是古玉紫金玩器;第四层是夜明珠、祖母绿、猫儿眼等,皆为异宝。
可是,杜十娘沉的不是百宝箱么?有人考证过,这个百宝箱的官方名字,便是“官皮箱”。官皮箱,听起来很威严霸气,但在古代,并非官家专用,更多与闺房的日常生活相关。
官皮箱坊间传说由宋代镜箱演变而来。之所以称“官皮”,是因为一开始的确是官家用品,牛皮所制,类似棺材模样。用来装账册、契约、细软等珍贵物品,方便随官员巡视出游,所以得名。经过演变,官皮箱不仅和“官”不沾边,和“皮”也无甚关系。今日所能见到的官皮箱,虽然也有皮质的,但更多的是实木,且多装饰男女情爱、母婴嬉戏、花鸟树藤等闺阁纹饰。
官皮箱体型稍大,由箱体、箱盖和箱座组成,是旧时女子出嫁必备嫁妆。虽然方方正正,却暗藏玄机。打开箱盖,下方是一个浅浅的平台,可以放镜台、梳妆镜,方便梳妆。平台下方是各式大大小小的抽屉,各有精巧的铜把手。每一个抽屉都可以收纳梳篦、胭脂、首饰等,堪称功能强大的“化妆包”,所以也叫“梳妆匣”。合上官皮箱是一派端庄,打开便是一镜朱颜。讲究的官皮箱还有夹层、暗室,用来存放贵重的物品,功能十分强大。
官皮箱之前,女子嫁妆之中,必备的是镜匣。
铜镜易锈,为了保护它,镜匣应运而生。镜匣,也叫“镜奁”,旧时宁绍一带叫“梳头婆”。相比官皮箱,镜匣一直在变化。
秦汉时期,多为铜奁、陶奁,呈圆筒形,直壁,器腹较深,底有三足,旁有兽衔耳环,带有博山式盖子。它们是梳妆用具,也可以用来贮存美酒和食物,今天看来,有点令人匪夷所思。
江苏邗江出土的汉代九子方漆奁,外黑里红,下有九子小盒,分藏梳篦、毛笔、胭脂、首饰等用品。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卷》中,有两位正在梳妆的女子,身旁除有四个奁盒外,又多了一具镜架,铜镜插挂在架顶上。元末吴王张士诚为其母打制的纯银镜架,架上錾龙须、凤翼、雀羽、兔毫,细如发丝,纤毫毕现,堪称鬼斧神工,是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直到明朝,官皮箱出现。
相比梳妆箱,衣箱显然更为普及,它也是十里红妆中最常见的嫁妆。
和西方的柜式收纳不同,中国古代更喜欢用箱子来装衣服,或许因为箱子更方便运输。明朝宫廷画卷《出警图》描绘了万历皇帝戎装出行的盛大场面,其中就有一个场景是四名轿夫抬着一对朱漆带底座的衣箱。
衣箱多为方形,板式结构,上开盖。正面有铜把手,两侧也有把手。有些会在四角裹上铜叶,避免损伤。衣箱不只是实木,也有皮箱,后期更诞生出竹编箱,常见于民国剧,类似如今的旅行箱了。除了装衣服,衣箱也用来收纳金银财宝、书籍字画。古装片中,还用来运输货物、躲避追杀、栽赃物品……
相传,衣箱在江南地区有一个美丽的民俗。大户人家若是生女婴,便在庭中栽种一棵香樟,待女儿出阁,香樟也已华盖亭亭。便砍下这株同岁的香樟,做成两个大箱子,在里面放入丝绸,就是最好的陪嫁。因“丝绸”谐音“厮守”,两箱丝绸,便是两厢厮守。
谁说古人不浪漫,这两厢厮守,何其瑰丽。张爱玲曾经说:对于不太会说话的人来说,衣服就是一种语言。尤其古代,衣箱里装的大概不是衣服,而是一个世界。盛唐的石榴裙鲜妍惹花妒、明朝月华裙的行动如水纹、民国的旗袍颠倒众生……
对于书香世家的姑娘来说,书箱也不可或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儿时家境优渥,其父极爱藏书,出嫁时书箱多过衣箱。即便婚后遭遇动荡,流离逃生时仍不忘带几箱书籍,南下江宁。
虽然衣箱也可盛装书籍,但相对而言,书箱的材质往往更高级。毕竟书箱承载的不仅是一摞摞线装古书,还有“黄金屋”“千钟粟”的半生荣辱。书箱多为紫檀木、黄花梨、酸枝木所制,也有脱胎漆器。大都造型典雅别致,装饰精细,结实耐用。有的书箱还用朱砂或金粉来描绘。有些书箱四周采用精细竹丝作装饰,竹丝往往劈得比头发丝还要细。当然也有普通的竹编书箱,多半是穷书生使用。
十里红妆,之子于归。闺阁女儿,褪去少女的稚气,带着相守一生的期盼,忐忑不安地走向她的良人,完成身份的转换。箱子锁心思,她们的箱子,是重重期盼,也含着重重心情。无论是胭脂珠宝,还是衣服细软。箱子有几层,心思便转了几折。望君珍重,盼君珍惜,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