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的荒腔走板
2017-05-25李小建
李小建
石牌村,广州最大的城中村,毗邻广州最繁华的珠江新城,外面是光鲜亮丽的都市风景,里面是密密麻麻、乱搭乱建的农民房,似迷宫一样。当年仁科和阿茂刚来广州时曾租住在这里,住了一两年,他们还是会迷路。因为房租便宜,石牌村里三教九流都有,小贩和城管或许是街坊,刚毕业的大学生和IT白领住在同一栋楼里。打工仔、发廊妹,各式各样的人同住在这个城中村中,嘈杂、喧闹却又相当和谐。仁科和阿茂,从海丰小城一头扎进喧闹的广州石牌村,当过贩卖打口唱片和盗版书的“走鬼”,也曾穿着人字拖在城中村里晃悠过,在梦幻丽莎发廊洗过头。
“以前我们住在石牌村,一出去都是发廊,而且那段时间我是处于不洗头的状态,我一个星期去发廊洗一次头发,顺便带一张唱片去发廊放音乐。”仁科谈起《梦幻丽莎发廊》这张新专辑时如此解释。这张专辑做得也非常有意思,透过印着“梦幻、丽莎、发廊”的三扇推拉玻璃门,望进去,除了简单的长凳和沙发外,只有一道粉红色的帘子。和全中国所有县城、城中村里的发廊一样,这帘子背后的“空间”其实一望即知,却又诱人猜想,湿漉漉的,有些艳俗、暧昧。翻开这道玻璃门,内页的隔纸被挖空成两个镜框,藏在里面的CD就成了发廊里的“镜面”,令人莞尔。用广东话说,这专辑设计得“有点搞”。在国内,很少人敢将专辑封面设计成这样,当然也很少有人敢于像五条人乐队这样唱歌。这种显得荒腔走板的恶俗审美趣味,真实得有些诚恳,它贯彻的是五条人一直以来的“土法炼钢”的先锋性,俗、粗野,但真实、有趣。
《梦幻丽莎发廊》可以看成是《广东姑娘》的续集,离开了家乡海丰小城,五条人眼中的风景从乡村、小城转移到大城市。而五条人标识性的“海丰话”方言演唱,在这张专辑中也变成了“广东普通话”,虽然听起来还是不太好懂,但比起原来看歌词都听不懂、让人抓狂的“海丰话”好多了。阿茂说:“因为内容变了,这张专辑里的一些故事发生在广州,包括我们在广州说得最多的都是普通话,有时候是粤语,这些题材你再用海丰话唱的话那就刻意了,反而用普通话是合理的。”
《很多很多》就是一首用普通话唱出来非常有趣的歌。歌里出现很多有趣的对话场景,其中有一个别有一番意味。“节假日的时候购书中心门口,摆地摊走鬼的小贩很多很多,很多很多。一个城管跟一个走鬼说,今天生意不错,卖了很多哦,很多很多。”在这里,城管和小贩不再是死对头,一个不再追,一个不再跑,反而在街上拉起了家常,显得非常热络。这是市井里的人情味,比冰冷的“城管”、“小贩”类的标签、符号更为丰满、真实。据五条人说,因为很多城管和小贩都住在石牌村的,大家都是邻居,下了班之后混得非常熟,有时候城管会走到小贩身边通知他赶紧撤,因为大部队要来了。“很多很多”,对于物质、精神都非常匮乏的这些“小人物”来说,既是彼此的祝福语,也是自我满足的安慰剂。
《梦幻丽莎发廊》这张专辑内容最大的变化,用五条人的话来说,就是有点“新闻民谣”的味道。细听下来,这张专辑里很多歌,比如《初恋》《阿虎》《热带》,有“社会新闻”和“法制新闻”头条的即视感。这些歌杂糅的是新闻素材、五条人的亲身经历、观察身边人的故事,当然有些也来自于观影经验。比如《热带》中的杀人犯刘德龙“有了经验之后他开始杀人不眨眼,再捅死一个去银行取钱的人,抢了钱之后买了一辆摩托,现在的刘德龙不再是个正常人”,这部分情节就是取材于贾樟柯的电影《天注定》里枪击银行取钱人的王宝强。在这张专辑里,五条人呈现的是一个更为广阔、复杂、多元的世相。他們在调侃、戏谑的荒腔走板中注入严肃的思考和对人生、生命意义的追问。
前些日子读胡兰成《今生今世》,书中有言,所谓中国文明,即是“路上有风景,人家有笑语”。路上山川无限,风景欣然可爱;人家笑语晏晏,人世悠悠无尽。中国文明是植根、茂盛于民间的。中国人的精神向来是乐观,也是善于苦中作乐的。中国人既无西方人生来就带着的沉重“原罪”感,死时也常将丧事当喜事办。七仙女与董永“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那一穷二白的杨白劳过年也要给喜儿扯二尺红头绳,图个喜庆;且不说那英雄壮士,即使江洋大盗,在被砍头时也会豪言“老子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在五条人的歌声里,县城的风景、城市的风景、人世的风景,如一幕幕世俗风景画般,真实、平淡、质朴,甚至不避艳俗、庸常。而这些风景中的人,无论道山靓仔、李阿伯、春天小姐,还是走鬼、城管、发廊妹,都鲜活明亮,活得蓬蓬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