倷好,小骚年
2017-05-25郑晶心
郑晶心
树山守
彭锐1980年出生于南京,4岁时随家人在徐州生活,18岁到苏州读书至今。虽然没有直接在乡村生活的经历,但是对乡村并不陌生。小时候每年清明、中元节、过年前,他都会回乡祭祖。每次回去除了祭祖,奶奶总是带着他到村子里会见各种“亲戚”。这让彭锐对乡村产生了一个很深的印象——整个村子的人都姓彭,基本上都是“亲戚”。乡村,就是一个同质社会,以血缘和宗族为纽带。虽然爷爷奶奶这一辈已经走出了村子,但这里才是他们的根。
因为专业的关系,彭锐去过很多乡村,做过很多乡村规划,乡村对他来说是另外一种生活的空间和可能。第一次见到树山,留给彭锐最深的印象就是它的山水田园,他把它总结为“三山环抱,一谷梨花,一溪蜿蜒,十村珠嵌”。树山的宝贝很多,比如树山三宝——“云泉茶、翠冠梨、古杨梅”,比如“苏南第一温泉”,但是他最爱的还是树山的“年兽”。
“年兽”的体型不大,蹲坐着大约1.2米高,半圆的耳朵,微笑的嘴巴,整齐的牙齿以及蜷腿收起的尾巴,无论怎么看都不像传说中凶猛的年兽。
原来,这3尊年兽是给村里一位明代戈姓的大将军守墓的,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后来,树山村民将它们保存并放置在村口,以守护村民岁岁平安。
在树山村的山上,还有一种摩崖石刻,这石刻很特别,是“唯和呈喜”四个字,它们上下左右,合用一个“口”字,构思奇巧。当地的村民非常喜欢这石刻,当作“图腾”布置在村子的各个角落,祈求喜顺合乐。
看到这年兽和石刻,彭锐也非常喜欢,在做完树山村的文创乡村规划后,他和团队的伙伴想把“唯和呈喜”和“年兽”结合起来,变文物为文创,做成树山村的一款伴手礼。
彭锐有个发小叫张亮,大学毕业后在无锡做了14年的广告设计。彭锐一个电话召唤来发小,先带他到村子里转了一圈,又将他带到苏州科技大学的HIM实验室。HIM是遗产信息模型的意思,这个实验室具体所做的就是将一些文物的遗产实物,如佛手、古董、牌坊、古建筑或者是一条古街,通过3D扫描的方式形成数据,最后通过3D打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形成最终的成果。也就是说,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去做遗产保护。
这一次,张亮便在这里看到了大大小小用3D打印出来的“年兽”。这时,张亮才明白,彭锐和小伙伴们没有采用传统做工艺品的方法,而是通过三维扫描仪把“年兽”数字化,然后3D打印出来后通过逆向工程开模定塑。彭锐请他来,是做产品设计和包装的。
多年的兄弟感情加上张亮本身对这个“年兽”很有眼缘,所以毫不犹豫就加入了他们的团队。很快,用数字化的方式,他们优化了模型。产品材料的选择上,他们采用的是范螽铸剑发现的古法——琉璃(流蠡)淬火重生,不到一个月就做出了树山村第一款“伴手礼”——树山守。
给“树山守”起名之前,彭锐他们重新整理了《长洲县志》,找到了這个地区的记载及对年兽的记载,然后他们将原来凶猛的“年”字换成了“树山”的村名,把“兽”换成“守”。这款“树山守”物象上是将“唯和呈喜”和“年兽”叠加,在意象上被赋予了“秉唯和呈喜、守家国天下”的全新内涵。
带着这款“树山守”,彭锐参加了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赢得了各方的好评。
僚好,小骚年
2016年5月一天,张亮又一次去彭锐家玩。彭锐的儿子拿着“树山守”问他:“干爹干爹,这是什么?”张亮耐心解释了一番后,孩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这个年兽好厉害,如果能做成玩具就好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看着小朋友满屋的奥特曼、熊本熊和哆啦A梦等玩具,张亮想,为何不能给孩子做一款来自本土乡村的公仔呢?
彭锐和张亮立刻决定去做这件事情,以“年兽”为原型打造一款荫宠,让更多小朋友通过这个萌宠了解它背后的乡村故事。他们找到苏州大学的赵智峰老师和他的柒设计团队,很快就创作出了萌版的“年兽”。
萌宠“年兽”与“树山守”相比,一样有半圆的耳朵、微笑的嘴巴、整齐的牙齿,但特点更鲜明了,眼睛瞪得更圆,牙齿多了两个尖尖的虎牙。彭锐非常喜爱,起名的时候,他建议就用苏州话“僚好,小骚年”来命名,意思是做给少年们的乡村礼物。
产品出来后,恰好那时苏州科技大学要在树山村召开“乡村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在彭锐的力荐之下,“树山守”和“小骚年”在这次大会上完成首秀——除了提供志愿者服装和会议纪念品,还在平行会场做了一次乡村文创孵化展。参会的国内外嘉宾都赞誉有加,来自美国的城乡规划泰斗Richard T.Legates教授更是开心地对着镜头用中文说出了:“倷好骚年!”许多媒体也进行了报道,一时间只要搜索“小骚年”就会跳出树山村的信息来。
这时彭锐他们才发现,原来这个小小的“年兽”竟然有这么神奇的力量,不经意间玩出来的事情很有可能会变成树山村的IP,为这个村子做更多的事儿。于是他们开始用“小骚年”形象帮村民卖“树山三宝”中的杨梅和翠冠梨,设计了标准像和售卖棚;做“小骚年”主题表情包推广树山乡村旅游;用黏土捏了“小骚年”家族准备做定格动画教小朋友说苏州话;把“小骚年”印在了“美丽乡村,千人健康行”的运动衣上,并将产品义卖捐给“春苗工程”;用“树山守”帮村里的云泉寺和镇上的莲华寺研发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背云和珠串;把树山乡村双创中心边上的自行车棚改造成了文创情景展厅;中秋节的时候,他们还联合“中国巧克力奶奶”季顺英大师研发出了具有金木水火土5种中国味道的“小骚年”巧克力月饼。彭锐的老朋友朱胜萱也找到了他,两个天马行空的水瓶座男人决定用这个IP给落户树山村的原舍·云泉温泉美宿做一系列有温度、有个性的伴手礼,让客人留得住、带得走……
他们的创意之路并没有结束,一方面,他们以“年兽”为原型继续研发新的文创产品,做出了“无乡土,不潮流”的潮牌系列,他们把它叫做S3。S3,就是“树山守”三个字首字母的组合,产品包括卫衣、帽子、杯子、多变公仔等。此外,他们还特意找到当地的代工厂,实现了“本土IP+本地企业”的闭环式发展。
通过半年的努力,他们开发出了“树山守”完整的3条产品线:雅系列的“圈山守”(树山古名圈山,后因“圈”字苏州话音似“树”,就改名叫树山了)、萌系列的“小骚年”和潮系列的“S3”。
彭锐希望通过“树山守…小骚年”等系列文创产品向大家展示乡村IP的可能和力量,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喜爱,并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创造乡村文创“一村一品”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