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欧班列如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2017-05-25

瞭望东方周刊 2017年18期
关键词:班列中欧一带

2016年,中歐班列开行1702列,是2015年的2.2倍,超过前5年开行数量的总和。

运送货物14.6万标准集装箱,进出口贸易值超过95亿元,货源品类由开行初期的手机、

电脑等IT产品逐步扩大到衣服鞋帽、汽车及配件、粮食、葡萄酒、咖啡豆、木材等品类,

涵盖了沿线人民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

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具有安全快捷、绿色环保、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综合优势。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发展迅速,物流需求旺盛,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范围大幅增加,已成为沿线各国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经贸合作水平的重要载体,各国人民互学互鉴、友好往来、促进东西方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

中欧班列缘何能再现丝路旧梦

2013年9月,在中亚,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构想;同年10月,在东南亚,习近平主席又发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唤起了沿线国家的历史记忆,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

回顾历史,古丝绸之路首先是一条商贸之路。在航海时代到来前,丝绸之路是全世界最主要的贸易大通道,“货通天下”带来了全方位的繁荣,沙漠之舟、丝路驼队成了串联起沿线的驿站、城镇的重要载体,催生出发达的古代城邦文明。

古道西风、驼铃依旧,时光斗转,辗转千年。在当前这个崭新的时代,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古老的丝绸之路被赋予了新的生命,电气化货运班列的滚滚车轮代替了驼铃悠悠的商队,串联起融合交融、开放合作的亚欧大陆,承担起丝路使者的历史使命。

紧跟时代,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亚欧大陆拥有全世界75%的人口,60%的地区生产总值,东面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西面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沿线国家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十二五”期间,中欧进出口贸易总额30230亿美元,同比增长33%,双向开放、产业联动效益初显,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正在逐步建立,沿线国家铁路、海关、检验检疫等务实合作,为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如何优化中欧班列

2015年3月28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建立中欧通道铁路运输、口岸通关协调机制,打造‘中欧班列品牌,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建立专题协调机制,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深入研究重大问题,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大力推进品牌建设,不断提升班列运营水平。

一、完善顶层设计。为推进中欧班列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共同编制了《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于2016年10月8日印发实施。《规划》全面部署未来5年中欧班列建设发展任务,确定了中欧铁路运输通道、枢纽节点和运输线路的空间布局,提出了完善国际贸易通道、加强物流枢纽设施建设、加大货源整合力度、创新服务模式、建立完善价格机制、构建信息服务平台、推进便利化大通关等七大重点任务。这是中欧班列建设发展的首个顶层设计,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欧班列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打造统一品牌。为提高班列运营效率,促进内部良性竞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市场配置,大力推进统一品牌建设。2016年6月8日,中欧班列统一品牌正式发布启用,统一品牌和标识的中欧班列分别从重庆、成都、郑州、武汉、长沙、苏州、东莞、义乌等八地同时发出。6月20日,统一品牌中欧班列首达欧洲仪式在波兰华沙成功举办,习近平主席与波兰总统杜达共同出席见证,中欧班列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这标志着中欧班列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三、提高服务水平。比如,建立了全程物流服务平台,优化运输组织、提高运行质量,降低运营成本,中欧班列全程运价较开行之初已降低了30%以上。围绕西、中、东三条运输通道铺划了时速120km的国内中欧班列专用运行线,协调哈铁实现了国内运行图与宽轨段运行图贯通,全程运营时间不断缩短。积极推动“三互”大通关改革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主动探索将铁路运输模式纳入“安智贸”合作框架,中欧班列通关便利化水平稳步提升。

如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欧班列迅速发展壮大,运量大幅增长,货值显著提升,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成为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收获,有力促进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

一、成为新时期联通亚欧大陆的实体纽带。截至2016年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近3000列,运行线路达39条。其中,2016年开行1702列,是2015年的2.2倍,超过前5年开行数量的总和;运送货物14.6万标准集装箱,进出口贸易值超过95亿元。货源品类由开行初期的手机、电脑等IT产品逐步扩大到衣服鞋帽、汽车及配件、粮食、葡萄酒、咖啡豆、木材等品类,涵盖了沿线人民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中欧班列的发展壮大,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中欧及沿线国家间的经贸投资联系。“十二五”期间,中欧进出口贸易总额30230亿美元,同比增长33%;中国对欧投资大幅增长,2016年在欧盟28国投资逾350亿欧元,同比增长77%,双向开放、产业联动的效益初显。

猜你喜欢

班列中欧一带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中欧班列运营及发展情况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 000列
建筑师行迹中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