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
2017-05-25叶子彤
●叶子彤
四、楹联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谓『楹联』,从学术概念上应称之为对联。从纯文本意义来说,它是一种以独立使用的两个字语对偶、声调对立的语句,用作表情达意的文学体裁,称为对联文体;然而,对联文体与各种社会习俗场景相结合、与各类艺术形式相结合, 形成了内容十分丰富的一种文化现象。
对联作为一种文体形式, 与其它诗文体裁一样可以承载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任何知识、观念与体验; 另一方面,对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更是涉及中华传统文化领域的诸多方面, 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群众性、时代性。因此,『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 具有标志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凝缩与升华。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楹联, 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相互渗透、融合,密不可分。
这一点, 我们不妨可以从楹联的溯源上,从若干不同的层面来予以阐述。
首先,是对联与古代哲学思想。对联的基本特征是字语对偶和声调对立, 这是对联文体的质的规定性。简言之,对联的灵魂与精髓就是对仗。 其实,『对联』这个名称本身就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 这是其它任何一种文学形式不能比拟的。 『对』,有对称、对比、对立、对等、对偶、对仗、对流等重要意义; 『联』,也有联合、联系、联袂、联盟、联结、联想、联缀、联通等多种涵义。『对』、『联』两个字放在一起,本身就组成一个矛盾均衡的、和谐完美的有机整体,体现和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
大千世界,宇宙万物,很普遍地存在着对称的法则,例如,人之双臂,车之双轮,门之双扇等,乃至人之生死离合,物之大小长短,天之昼夜阴晴等对立统一的客观存在,必然会反映到人们的脑海里, 最终通过语言或文字的各种形式把它表现出来。 中华民族的先哲们正是从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入手,体悟出万事万物的规律,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将对称、 均衡发展之美引向极致。
《周易》通过八卦的形式,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用以占卜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周易》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阴阳之间相互对峙又相互依存,有阴就有阳,有阳必有阴,缺一不可,遵循着对立统一、对称均衡的准则。 道家创始人老子,也认识到世间万物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对立和转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中揭示出很多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有无、难易、高下、前后、重轻、长短、兴废、荣辱、祸福、攻守、胜败、进退、美丑、真假、生死等,都是客观或主观中的对立统一体,它们既相互对立,有时却又相互转化。
儒道两家的这些哲学思想, 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意识中, 影响着每一个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称、均衡的观念在语言文字中的体现,最终产生了对偶、对仗的修辞方式, 从而为对联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南朝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 丽辞》中指出: 『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载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 』意思是,自然所赋于的形体,上下体一定成双,不是孤立的,这是造化之功。 因此创造文辞,运思谋篇, 要考虑高低上下的匹配, 自然构成对偶。
其次,是对联与古代民间习俗。春节是中华民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 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逛庙会等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其中的春联,则是对联家族中的一个门类, 贴春联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烘托节日气氛的形式,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文化习俗。贴春联,在我国是一种覆盖面最大、动员人数最广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没有哪一样活动,能像贴春联这样普及天南海北、千家万户,可以说是没有被遗忘的角落。而春联则由古代用以禳灾祈福的『桃符』直接演化而来。尤其是从汉代起,桃符的内容由画神像逐步演变为书春词,或写『逢凶化吉』之语,进而又发展为题写含有对偶句的『桃符诗句』。 随着这种非诗非骈文的文字的继续演化, 当独立使用的对偶句文字跃上桃符板, 就标志着对联的产生。 所以,桃符——门神——祈福禳灾之辞——春联,这就是对联起源、产生的基本脉络之一。可见,对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中华文化中的民间习俗密切相关。 对联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立项名称,也正是『对联习俗』。
第三,是对联与汉语言文学。对联的本质特征是对偶,那么追溯对联文体的起源,就势必涉及对偶修辞。 汉语言文学中的对偶修辞, 是由汉字作为方块字的特点所决定的。汉字以它悠久的历史、形音义三位一体的表识功能, 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字体系。只有这种独特的方块字,才能创造出对偶句,进而产生出对联。任何外来语系都不可能出现形音义三位一体的对偶形式。由此可见,对联,只能属于中华民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是『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零一四年教师节, 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参观名为『尊师重教、筑梦未来』的主题展览时,语重心长地警示人们:『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 』为什么? 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党员干部、 每一个文学艺术工作者、每一个教师、乃至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种文化自觉,有一种传承、弘扬包括楹联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担当!
最近一段时期, 各地的宣传部门都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主动地运用楹联文化、弘扬楹联文化。 例如,为各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撰写楹联, 提升文化内涵,引发呐喊,激励奋进等等。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廉政建设中,楹联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 在三门峡市连续举办五届全国廉政诗词楹联大赛引领下, 一大批以廉政建设为主题的楹联赛事,在全国各地此起彼伏,遥相呼应; 一大批以廉政建设为主题的楹联作品,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由此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廉政楹联』文化现象, 正融入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流。
例如, 湖北曹克定为三门峡甘棠苑所撰之联: 『累也知民,渴也知民,愿化甘棠千丈树; 劳而有己,苦而有己,始牵百姓一番情。 』联语朴实无华,却诠释『甘棠遗爱』的人文典故,蕴涵『为民济世』、『耐劳吃苦』的思想内容,含仁怀义,抱德启智,结句更富有感心动情之风采。又如,北京生吉俐的联作: 『摆正自身,到底官为父母?民为父母? 读通准则,定然朝葆清廉,暮葆清廉。 』上联以设问之修辞手法,躬身自省,不忘为人民公仆之初心;下联则以重字修辞手法, 渐导善诱, 坚定永葆清廉之信念。所有这些,不仅体现了这些主办单位高度的文化的自觉与文化自信, 也说明为大众所喜爱的楹联文化所具有的鹤立鸡群的魅力。
楹联文化的这种魅力, 首先体现在她所具有的强烈的亲和作用。 楹联这簇中华传统文化的奇葩, 是各种文学形式中最具群众性的、最为大众化的,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传得开。楹联的种类多样,如春联、胜迹联、厅堂联、格言联、婚寿联、哀挽联、谐趣联、嵌名联等,它说的是群众的话,讲的是群众的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离人们最近,影响也最深。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写春联、贴春联,更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 最瑰奇的全民性文艺活动。透过春联内容的变化,可以从中看到社会发展进步的每一个脚印, 以及人们社会观念和价值认同的逐步变化。例如,封建帝王时代的『天恩春浩荡; 文治日光华』,民主革命时期的『斧子劈开新世界; 镰刀割断旧乾坤』,抗日战争时期的『事事打起精神,布成新气象; 人人拿出力量,收复旧山河』,新中国建立时的『天新地新,历史开新纪; 山笑水笑,人民展笑容』,抗美援朝时期的『抗美援朝,万民有责; 保家卫国,全户光荣』,改革开放初期的『锐意创新,四化宏图惊世界;立志改革,九州生气恃风雷』,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八规治国九州美;一梦兴邦万里春』、『反腐惩贪,谁扬三尺剑? 崇廉尚洁,我护九州春』,及至今年的『听大国强音,三呼必胜; 看小康健步,一往无前』『十三亿决胜十三五; 第一春先登第一程』。 先赏析这副联:『十三亿决胜十三五; 第一春先登第一程』,联语以精巧的重叠数字作修辞,令人拍案叫绝。这些联作,无疑具有超捷的时效性,一看就是写在当下、写在眼前,写我们的祖国、写我们的人民、写我们的军队,写我们的战略,写我们的目标,写我们的梦想,写我们的未来。这些春联贴近人们的生活,富于时代气息,读来亲切之感油然而生。
其次体现在她所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 联以载道,联可育人。 联言志,联为心声。 一副好的楹联,就是一个哲理,就是一个格言,就是一个闪光的座右铭。 这是因为凡是佳联妙句,一定蕴含丰富而深刻、积极而高尚的思想,这种思想可以吸引人、感染人、启迪人和教育人。 毫不夸张地说,一副好的楹联, 它的教化和导向作用可以跨越时空, 甚至可以跨越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赢得一代又一代人的青睐、 崇敬和向往。 所以,千百年来人们运用楹联这一文学形式,创作了一批批惩恶扬善、警世规人、催人向上的传世之作,点亮了一串串人生的指路明灯。
第三体现在她所具有的多方的整合作用。楹联不是孤立的艺术,也不是自我封闭的艺术,而是开放的艺术,是与一切语言文字艺术都有关联性。所以,中国楹联学会七代会以来,提出『大团结、大楹联、大繁荣』的发展思路,所谓『大楹联』就是融合各种艺术形式,包括书法、绘画、诗词曲赋、音乐、曲艺、摄影、吟诵等多元化发展,乃至涵括新闻、印刷、广告、旅游、网络等跨行业发展。楹联所发挥的整合作用,有的是起酵母粉的作用,有的是起催化剂的作用,有的是起调味品的作用, 与其它一切姊妹艺术一起形成合力,带来新的气息和新的生机。正是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中国楹联学会相应成立了书画艺术委员会、诗赋委员会,最近还成立了国学教育促进会、 古琴文化促进会。
这就是楹联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处的的地位与作用, 她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表符号』。
五、『把楹联写在党旗上』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我国的楹联文化事业出现了生机蓬勃的发展形势, 无论是楹联创作、楹联理论研究、楹联教育,还是楹联与诗词曲赋书画等文学形式多元化融合发展等诸多方面, 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楹联创作方面,全国性的各种征联活动几乎每天都在进行; 楹联理论研究方面, 整理制定了《联律通则》, 编撰了《中国对联集成》《清联三百副》, 连续举办了十二届楹联论坛,分别以『对联学理论体系之建构』『少数民族地区楹联文化现状及其发展』『全国楹联流派风格研究』『楹联名家研究』『楹联与国学』『中国对联探源』『楹联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主题进行学术研讨; 在楹联教育方面, 已有一百五十多所中小学被命名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 五百多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楹联教师』称号,在最近召开的全国楹联教育工作会议上, 又表彰了十佳楹联教育校长;此外,各地创建楹联文化城市的工作也不断地推进与深化。 『楹联习俗』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中国楹联学会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团光荣称号。
回顾起来, 我想其间有两个可以成为具有里程牌意义的重要的发展节点。
一是, 二零零五年楹联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以『新春使者送春联』节目形式推出的十八副春联, 引起了社会的热烈反响、一致好评。晚会主题『盛世大联欢』。各省支持人配对,以其风土人情为素材。二零零四年年十二月十七日, 我们于晚上九点去中央电视台接受任务。 又从外地抽调六位联家连夜进京,进行创作,不断打磨。例如,刘太品为山东、山西配对:『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 』这副春联写得生动有趣,自然熨贴,气势磅礴。又如,刘庆华为河北、河南配对:『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 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 』这组联既写了眼前风景, 又有历史纵深感, 语言通俗而韵味深长。 这个节目与《千手观音》引起轰动。
著名文艺评论家、 时任广电总局副总编辑的仲呈祥在《人民日报》撰文称之为是『这台晚会的一大创新』,他说『本来,从总体设计上看, 这个节目主要承担的是「串联」任务。 但实际上,由于献春联者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个性鲜明的表演, 也由于每副春联蕴含的地方人文、 自然景观和精神风貌,它远远超越了「串联」任务,而成为了这台晚会中最具文化品位和艺术特色的一大亮点』『不仅呈现出大团结、大联合的盛景,而且强化了春节氛围,提升了整台晚会的文化品位。 』《光明日报》刊出评论员文章, 将这一盛景描述为『春联的复兴』。 《北京青年报》以《春联复兴发出强劲的『中国声音』》为题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春联的复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取得的突出成就,展示了社会转型与变迁中的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春联的复兴不是偶然的, 作为一种生动活泼的汉语载体, 春联既抒发了中国人内心的欢欣鼓舞, 也向世界发出了强劲有力的「中国声音」』。 之后,连续十一年中央电视台春晚都有我们春联的一席之地,每当看到片尾出现的『中国楹联学会』字幕,作为楹联人就有一种喜悦、一种成就感。随后,楹联又逐步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清华大学,登上中国美术馆、国家图书馆等大雅之堂。
二是,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亲自为我们营造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崭新氛围。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菏泽召开的干部座谈会上,给市、县委书记们念了河南内乡县衙对联: 『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并指出: 对联以浅显的语言揭示了官民关系, 封建时代官吏尚有这样的认识, 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比这个境界高得多, 以此教育我们的干部树立廉洁奉公、以民为本的理念。二零一四年春节前夕, 习近平总书记在各民主党派迎春茶话会上,又引用两副春联:『骏马追风扬气魄; 寒梅傲雪见精神』、『昂首扬鬃,骏马舞东风,追求梦想;斗寒傲雪,红梅开大地,实现复兴』,为全国人民带来新春的美好祝福。二零一五年十一月二十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 引用了胡耀邦同志对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 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并称赞说这副对联体现着胡耀邦同志的『劳动人民本色』。正是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 楹联文化不断融入当今社会的文化主流。 二零一四年春节期间,根据中宣部的提议与部署,中国楹联学会与中央网络电视台, 成功举办了以喜迎马年新春、歌颂美好生活、实现伟大中国梦为主题的春节春联征集活动, 短短九天征集春联近十二万副, 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好评。这项活动已经连续举办四年,二零一五年羊年春节春联征集活动的主题是『迎春送祝福,网聚中国心』,二零一六年猴年春节春联征集活动的主题是『万福送万家』。二零一七年鸡年春节『春联来了』全球春联征集活动,主题为『春联里的中国』。 通过网络春联的征集、传播和普及,把中华民族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精神面貌展示出来,万副对联送万家,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民俗文化的方式诠释出来, 把人民群众最新最美的春联文化创造成果呈现出来,把春节这一中国传统民俗活动的文化元素体现出来,营造欢乐、喜庆、祥和、浓郁的节日气氛。
我们楹联人现在经常讲: 『我们赶上了一个楹联文化复兴的好时代』。 二零一四年四月, 中宣部有关领导同志多次召集我们研究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要使在中华大地上一切传统文化因素都要活起来』的要求,总书记不但给传统文化定位,明确讲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基因, 是中国人深厚的精神追求,是我们的精神标识,还要让他活起来。这是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当时就结合纪念党的生日九十三周年和纪念抗战胜利, 以及优秀共产党员、 劳动模范、时代楷模、最美家庭与最美人物的发布等具体工作任务,运用写小传、写楹联、写诗词的方式进行歌颂、纪念、宣传。 这一做法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进而明确提出『把楹联写在党旗上』『诗词飞扬党旗飘』的行动口号与目标,并提出中国楹联学会要成为党的宣传教育战线上的正规军、常规军和主力军。 无论是『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活动,『百联百诗颂党恩』纪念七一活动,还是春节百佳春联征集活动等,楹联文化一直发挥着引领与主导作用; 《国殇》《五一劳动礼赞》等大型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走笔楹联诗词, 礼赞伟大祖国》等专题文稿,以及《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等,都凝聚着楹联人的心血与贡献。
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 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代表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旗,铭记着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引领中华民族前仆后继,浴血奋战,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改革开放,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壮举。
党旗,是人民的旗帜。 她永远飘扬在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族人民的心中, 指引着中华民族昂首挺立,沿着自己的道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实现复兴、腾飞的伟大梦想。
『把楹联写在党旗上』,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把楹联写在党旗上』,是共产党人高度文化自信的庄严誓言。 『把楹联写在党旗上』, 就是要广泛动员人民大众运用楹联的文学形式,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史迹的缅怀、事业的热爱、成就的赞美、未来的憧憬。 将具有千余年历史、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对联元素及其所阐释的理念、所表达的心声、所蕴含的文化自信与自觉,融入党旗中,这无疑是一次创举,以文化自信的千钧之力,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将进一步推动社会实践、引领时代潮流,传递正能量,增强凝聚力,坚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信念,激励共产党人永葆政治本色, 召唤人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篆 刻
●张 华
护花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