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德育
2017-05-24姜尚发
姜尚发
学生的生活空间一般都由三部分组成,即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学校德育就是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因素,抓住时机,采用机动灵活、多样、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我们的德育工作应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人和事中寻找教育的素材。我们成立了家长学校,家校联合,齐抓共管。例如,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遵守学校的纪律,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讲究卫生,爱护公共设施;讲文明,有礼貌,尊敬师长,感恩父母,团结友爱,互帮互学,助人为乐,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等等都是具体的爱国行为。只有这样,德育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教师的教导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德育的目标就是教会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让学生接触生活、亲近生活,接受生活的磨炼,在生活中理解人生的真谛,养成良好的品德;同时,生活又是阶段性的,每一阶段都有其不同的内容和侧重点。因此,为每一阶段的生活设定一个主题,以主题化的学习、生活实现小学一至六年级德育的逐渐深入,体现“与时俱进”的德育要求,使小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在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与正确的道德行为。同时在学生的所有时间和空间,有意识、主动地对其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各方面施加有益的影响。这就是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内涵。
一、明确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内在的联系
(一)认识
认知是对道德的认识,认识是否正确,关系极为重大。如视挥霍为慷慨,视节约为吝啬,视暴躁为直率,视“哥们义气”为友谊,视反映情况为“出卖朋友”,视庇护错误为“忠诚”表现等。因此,掌握科学知识,增强判断能力,提高道德认识,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前提条件。
(二)情感
教師要平等对待他们,把微笑带给他们,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他们喜欢把老师的赞誉、夸奖看做是自己积极行为的奖励。所以,学生遇到困难时,要多鼓励引导、顺势利导,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三)意志
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是要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分阶段地组织实施,从小事做起,首先要确定行动目标,如一周的目标、一月的目标、期中的目标、一学期的目标等,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在德、智、体、美、劳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小学生。
(四)行为
我们从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入手,在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下,通过目标引导和训练强化逐步形成。在养成教育中,学校既严格要求,又通过说一说、听一听、看一看、议一议、想一想、练一练、做一做等活动,让学生在反复强化中达到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相统一的目的。
二、把握教育契机,挖掘德育内涵
课堂中蕴含着许多德育因素,需要教师把握教育契机,利用教育资源,在自然和谐的气氛中实施德育。赫尔巴特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所以,任课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内涵,成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我们学校围绕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创建,讲文明树新风和感恩教育等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实施“五自”教育,从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自律、自护、自强”能力入手,开展“弘扬奥运精神”“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和“我的中国梦”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道德在生活中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开展多种活动
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做一个好老师对学生的一生至关重要。随着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要求教师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敬家长,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同时我们胶州市教育体育局还制定了《胶州市师德规范“十不准”》,并结合每年开展的“师德活动月”活动,对教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师生互动、家校互动,达成共识,进而转化为师生自觉的日常行为。家庭作为学生生活最重要的环境之一,我们还组织了“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向家长汇报学校的近期工作、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与家长交流教书育人的思路,努力使学校育人的理念、做法在交流中得到认可和支持。为了弘扬民族精神和传承民族文化,开展了节日读书活动,如,清明节、端午节、五四青年节、儿童节、教师节、重阳节、父亲节、母亲节等系列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到各个节日的内涵和意义,从中受到教育、陶冶情操、振奋精神。我们还利用寒暑假,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到敬老院为老人们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等等。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感恩社会。
学海无涯,教海无边!学校德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在呼唤着我们去努力探索,它在昭示着我们不断地创新。我相信,师生互动、家校互动,人人参与,必将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扎实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