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与英语教学
2017-05-24肖冬霞
肖冬霞
有专家指出“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不是金钱和权力的竞争,而是心理素质的竞争。”我们都知道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培养少年儿童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为每个教育者的共识。在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明显阻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社会上一些对教育认识的偏差,也使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学校教育除了开设心理健康课外,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刻不容缓的。下面我就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深入解读文本,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心理积极发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好文本教材,挖掘里面隐含的信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同时,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学习“Family”这个单元时有一课是介绍父母的工作,听过很多老师讲课,老师大都让学生带家庭的照片,用英语介绍一下自己的父母,有很多学生就不愿意说,不是他们不会,而是他们觉得自己父母的工作不好,怕被同学们笑话,有的孩子就产生了自卑心理,有的会嫉妒条件好的同学,有的甚至对老师产生不满,甚至是敌对情绪。我在教学本课时,我就拿来了一个魔术口袋,口袋里有图、有单词,让学生从魔术口袋里抓,抓到什么就说什么,要把抓到的内容串成一个小故事,看谁的故事最有意思,学生都很感兴趣,争先恐后,故事也是千奇百怪,从现实到童话,既锻炼了学生的知识应用,又拓展了文本教学,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成就感。还有在学习“Weather”单元时,其中有一课是Jenny的爸爸在沈阳出差,早晨起床看到外面下雪了,就给女儿打电话,问北京的天气怎样,最后还不忘提醒女儿记得穿雨衣。我上课时,先让学生观察爸爸在哪里?是什么时间?爸爸看到下雪了先想到了谁?提醒女儿干什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了解了课文的内容,我又告诉学生,在父母的心里孩子永远是最重要的,不管身在何处,最牵挂的都是孩子,想想我们自己又想到了父母几回?通过学习,对学生渗透了亲情教育和感恩教育。只要我们有心,处处都是教育契机;只要我们用心,学生的心里一定充满阳光。
二、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莱辛说:“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选择寻找真理的能力。”老师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教会他们学会学习,在教学单词时,我注重培养学生用“归类”的方法进行识记,在情境中学会应用,还有“巧妙加工的策略”,例如,我让学生用联想、谐音、拆分、重组等方式,结合学过的单词记忆一些难词、新词,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自己也会应用,还创造出一些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的自信心也增强了。
三、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
许多学生不愿说英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敢说,怕说错被取笑,存在焦虑心理,想说不敢说,害怕被老师提问,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要克服这些现象,其前提就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消除学生心理的恐慌、焦虑和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愿,让他们积极投入到教学中来,才能快乐地去学习,才能收到好的学习效果。首先,教师要从言语、行为和神态方面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努力营造一个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其次,课堂上可以根据需要插入一些音乐、游戏、英语幽默故事、电影情节,使学生感到学习外语轻松有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比如,在講How are you?Im fine,thank you.这个句子时,我给他们讲了一个笑话,一个人在国外出了车祸,腿被压在了车下,警察问他“How are you?”这个人脱口而出“Im fine,thank you.”于是警察走了。接着我告诉学生当你不舒服或不好的情况下该怎么说,学生对这个句型运用得就非常好。
四、巧设环节,合理评价,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1.及时表扬,榜样激励
余秋雨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吝啬表扬,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问题,让好的学生能够摘到果子,让差的学生也能摘到果子。树立身边的榜样,让学生觉得榜样就在身边,只要努力,自己也能成为榜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创设情境,扮演角色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模仿秀”“课本剧表演”“电影配音”“歌曲大家唱”等活动,在表演的过程中,他们编、导、演等各种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让英语老师脱离英语教学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是立足本学科的任务和学科特点,有心、用心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能力和行为的发展,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为了所有孩子的健康成长,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让花儿开得更美!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