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裙下空间变化对其内微气候的影响研究综述

2017-05-24张莹吴世刚

辽宁丝绸 2017年2期
关键词:空气层裙装舒适性

张莹 吴世刚

(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辽宁丹东 118000)

裙下空间变化对其内微气候的影响研究综述

张莹 吴世刚

(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辽宁丹东 118000)

人体皮肤与服装内表面之间的空气层是热湿传递的重要途径,为了得到裙下空气层与内部温度湿度关联性,通过设定恒定的实验环境,选择5种不同面料、采用同一款式的裙装,测试在静态和行走状态下裙装与人体皮肤之间的微气候温度湿度的变化,研究分析空气层与微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期结果将为裙装款式的设计、面料的选择方面提供重要参数和参考依据。

裙下空间;微气候;舒适性;面料性能

服装是人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从根本上讲,服装和纺织品是为了保证包裹身体的物理条件以满足人类生理和心理舒适的需要。因此,服装舒适性的研究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品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

现代消费者对服装的兴趣,不只在于美的外观,更在于舒适的感觉,他们希望服装与所选择的仪态、角色和形象相呼应。服装舒适性研究者认为,消费者正不断扩大视觉感以外的要求,允许触觉、味觉、直观感觉和感情因素影响其购物决策。因此舒适性作为服装的一个关键参数,其重要性不容忽视[1]。

1 舒适性研究的意义

舒适性是消费者普遍的基本需求,因为消费者自身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被看作是改变生活舒适程度的一种努力。服装与人体形成的微小气候层直接与人体接触,其状态参数直接决定了人体着装的舒适性,但目前大部分学者忽略了空气层的影响,认为服装材料是决定人体热湿舒适性的唯一因素[2]。

2 微气候的含义

微气候通常是指为了适应外界大气环境,人体在穿着服装时,在人体与服装之间形成的与外界气候不同的特殊的局部气候。广义上,它是指人体皮肤与最外层服装表面之间形成的空气层,包括空气层的空气温度、湿度和气流分布,甚至包括微小空间内空气的成分等。狭义上,它是指人体皮肤与最内层服装之间的空气层,包括该空气层所包含的空气状态,如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气流速度等[3]。此次研究对温湿度的研究主要以裙内微气候的角度为切入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相关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如铃木幸夫[4]得出在环境温度为低温或普通气温下,空气的相对湿度约为60%时,身体躯干与衣服最内层之间的温度大约在32℃左右,此时湿度稳定在40%~60%,受试者感觉舒适。若外界气温上升至30℃左右时,衣服最内层与人体皮肤间的微气候区温度会上升至33℃以上,此时人会出汗,衣内微气候区的空气湿度也会明显上升,迅速升到80%以上,这时候受试者会感受到不舒服。Lotz[5]发现气温不同于人体皮肤温度时,气流会对人体产生加热和散热两个相对的作用;R.F. Goldman[6]在隔热值的基础上将服装的热阻和透湿指数结合,提出了服装的蒸发散热性能指数;林都德研究表明人体躯干部位服装越靠近外层,衣服内的空气层的气温越低,湿度越大,而服装最内层的空气层越接近最合适的标准气候。目前对影响裙下空间的整体立体状态的因素研究较少,此次针对该方向进行了试验研究,并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裙内微气候平均温度、平均湿度与时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为日后设计制作服装提供理论依据及生产指导,为后续研究做铺垫,具备一定的科学和实用价值。

4 裙下空间实验设计

由于人体表面曲面的复杂分布,服装在实际穿着时会呈现出特定的形态。平面结构完全相同的服装,由于制作面料的性能差异,在同样的穿着状态下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和立体造型。服装在穿着状态下所出现的立体形态,比其本身的平面结构重要的多。人体净体与裙装下表面之间截留空气的间隙称为裙下空间。不论从保暖性或者舒适性方面而言,裙下空间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保暖性上,空气的比热远远大于纺织面料的比热,所以截留的静止空气越多,服装实际穿着的隔热保温性能越好。在舒适性上,只有裙下空间的分布以及大小适宜,才能不限制着装人体的正常活动范围[7]。

以裙装空气层(裙装与人体皮肤之间的微小气候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空气层对人体热湿舒适性的影响,通过标准体型人台上依次穿着面料不同款式相同的裙装,运用非接触式三维扫描技术采集原始数据,经过计算机图形的处理和对比,得到裙下空间的整体立体体积,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得到衣下空间的影响因素。

4.1 实验材料选择

为了分析裙下空间与服装面料性能的关联性,采用具有不同特征的面料制成裙装,测量和表征穿着所形成的裙下空间的差异。通过测试与查阅资料整理和分析实验所需的5种面料特性,包括回潮率、密度、厚度、面密度、组织等,分别从纤维、纱线和织物的角度表征试验面料。

4.2 裙下空间实验方法

为掌握裙下空间体积的变化规律和影响裙下空间变化的因素,通过在标准体型人台上依次穿着面料不同、款式相同的服装,运用3DCamega非接触式三维扫描技术采集点云数据,经过计算机图形处理和对比,立体再现裙下空间的存在,得到裙下空间体积,逐步回归得出影响裙下空间的主要因素,裙下空间与服装面料的性能有紧密关联性。

选用棉、毛、丝、麻、化纤这五种不同面料制作成款式长短相同的斜裙,分别为实验裙子1号、2号、3号、4号、5号。在扫描暗室的地面上标注出人台站位,先把未着装的人台置于站位并调整。开始扫描,得到人台净体三维数据。保持人台站位和站姿不变,穿上1号实验裙子,开始扫描,得到1号裙子穿着状态下的立体模型数据。保持人台站位和站姿不变,换上2号实验裙子扫描,依此类推,得到全部5件实验裙子的立体穿着效果。此时从1号服装开始,再穿着扫描一遍,总共穿着扫描5次,以减少偶然状况带来的误差。使用Rapidform软件处理,用3DCamega系统扫描得到的点云模型,可提取需要的数值。在SPSS软件中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在Rapidform软件中导入着装人台和裸体人台的扫描文件,并使其对齐重合,将着装人台三维模型与裸体人台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减法摩尔运算,提取裙下空间的数据[8]。

4.3 预想结果

经过分析得出可能结论,裙下空间与服装面料的性能有紧密关联性。在相同的穿着条件下,面料不同、款式相同的裙装所形成的裙下空间有明显差异。

5 裙下微气候实验

因为裙下空间内的微气候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舒适性,所以研究变化的裙下空间对其内部微气候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裙下空气层是指位于人体皮肤与服装内表面之间的微小空气层。随着服装热湿舒适性研究的深入发现,由于神经末梢处于皮肤内,而裙下空气层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故成为影响人体热湿舒适性的最直接因素。

5.1 实验条件与方法

仪器采用TR-72wf温湿度记录仪,记录30名青年女性在上午时间段内,试验环境温度保持在27±3℃,湿度控制在45%±5%,室内风速控制在0.1m/s以下,密闭条件,且试验过程中保持这些数据基本不变。在静止和运动状态下测出裙内微气候温湿度,并利用SPSS软件曲线回归模型分析受试者裙内微气候平均温度、平均湿度与时间的关系,得出曲线拟合回归方程。

图1 微气候实验方法

5.2 预想结果

在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下,裙内微气候温湿度的差异较大,静止状态下裙内微气候温度随时间的增加不断升高,湿度随时间的增加不断下降;运动状态下衣内微气候温度随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湿度随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趋于稳定,且受试者在静止状态下衣内微气候平均温度、平均湿度与时间的线性关系比在运动状态下更显著。

注:通讯作者:吴世刚邮箱,Wshg138@163.com

1.张昌.服装热舒适性与衣内微气候[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4~7

2.谷美霞,孙玉钗.不同舒适状态下衣内微气候温度分布研究[J].国际纺织导报,2008(10):78~80

3.谷美霞,孙玉钗,宋长亮.影响衣内微气候舒适度的因素研究[J].山东纺织科技,2008(4):51~54

4.谷美霞.不同舒适状态下衣内微气候温度分布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5.谷美霞,孙玉钗,张莉.服装微气候与人体主观感觉关系探讨[J].河北纺织,2009(1):22~28

6.李创.服装动态热湿舒适性理论及测试技术概述[J].北京纺织,2002(1):47~49

7.于淼,李俊,王艺霈.衣下空间体积与服装面料性能的关联性[J].纺织学报,2012(4):100~105

8.吴义山,徐增波.虚拟试衣系统关键技术[J].丝绸,2014(12):24~29

B

1671-3389(2017)02-18-02

猜你喜欢

空气层裙装舒适性
多孔式通风服衣下空气层的定量研究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主动式改善方法研究
BUST IntoBloom
春绽
盛夏裙装
一种新型送风方式的送风参数对舒适性的影响
空气层对织物热传递影响的模拟分析
高速列车车体轻量化层状复合结构隔声设计
get!五大潮流热点 许你裙装 浪漫姿态
黛安芬、曼妮芬聚拢系列舒适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