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男体背部皮肤拉伸与登山服结构关系研究综述
2017-05-24赵鑫彤吴世刚
赵鑫彤 吴世刚
(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辽宁丹东 118003)
青年男体背部皮肤拉伸与登山服结构关系研究综述
赵鑫彤 吴世刚
(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辽宁丹东 118003)
针对户外登山服装运动时存在束缚和阻力感,为使其物理性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运动功能需要,从青年男体背部皮肤拉伸与登山服结构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模拟登山过程中的三种运动状态,测出青年男体在登山过程中的背部皮肤拉伸的数据,并对以上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得出各部位静态皮肤长度、动态皮肤拉伸围度及长度方向的特征数值,为青年男体登山服上装的结构加放松量设计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撑。并将量化的数据应用在实践中,使青年男士登山服上装的成衣具有更好的实用性与舒适性。
背部拉伸;皮肤变形;登山服结构;青年男体;舒适性
现代人对服装功能性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保暖、新潮或美观,加之户外登山运动的兴起,户外登山服装功能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21世纪的生活新理念绿色与舒适的影响下,人们对户外登山服装穿着的舒适性与运动过程的实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1 登山服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加大,登山运动作为一种健康的有氧运动也越来越得到大众的推崇,成为大多上班族工作之余休闲减压的不二之选,由此产生的登山运动服装产业也正处于蓬勃向上的发展阶段。然而,目前在国内对户外运动服设计与应用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企业只是照搬西方设计,品牌发展模式也较为保守[1]。
2 实验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眼光不仅停留于服装外在的美观性,也切实注重服装穿着的舒适性,这种需求的变化促使服装从业者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但由于人体是一个结构较为复杂的曲面体,附着在人体表面的服装又常常被喻为“第二层皮肤”,其实服装并不像皮肤表面那样具有良好的伸展性(除弹性面料以外),其在静止状态时较服贴人体的结构,在运动状态时未必能满足人体动态的需求,为此这俩因素构成了矛盾体。人体在日常活动中,上肢的运动比较频繁,幅度比较大,在运动时体表皮肤与附着其表面的衣袖之间会产生摩擦和空间位移[2]。所以,如何使户外登山服装在登山过程中的背部既合体又满足运动状态的需求是衣身及袖子纸样设计的关键之一。处于登山状态下,人体背部的运动量是很大的,在人体背部活动的过程中,要使上装具备良好的运动舒适性,就要研究青年男体背部的结构,尤其是复杂性较强的肩部的构造,还要研究登山时的运动特点和上装结构造型与放松量的选择。通过本次的课题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如何使登山服男上装的结构设计更加规范、穿着更加舒适、造型更加的美观。
3 登山服的结构设计理论
服装背部运动量一直是结构的研究内容,青年男体背部皮肤拉伸的变化情况,直接影响到服装结构中加放松量的问题,也直接影响服装穿着的舒适性。登山服作为一种户外服装,就其功能性而言,相比于日常生活服装,不仅要求成衣穿着美观,更要求其具有相当可观的实用功能性,就其结构而言,登山服在结构上要求既满足运动过程对于服装放松量的需求,又要满足人体穿着的舒适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将户外运动作为一种时尚的休闲方式,对户外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舒适,而且要美观。因此国外一些公司越来越重视户外装样版结构的研究。然而目前国内对户外衣样版的研究不多,相关的结构设计理论更是缺乏,理论研究的缺乏决定了本文研究的迫切性。特别是针对某一品牌冲锋衣的消费群体进行深入的产品样版整体结构研究目前还没有研究者做过,因此本文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针对特定品牌,如何使户外衣能更好地满足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就需要通过人体静、动形态的分析来指导样版的结构设计[3]。
4 模拟登山运动背部拉伸实验
模拟登山运动背部拉伸的实验基于青年男体背部在登山时的形态特征的分析,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进行测量分析,以便研究建立男体背部与户外登山服装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且对青年男性背部相关部位处于静止状态进行了尺寸的测量和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背部动态测量实验,总结出登山过程中背部活动姿势引起的背部皮肤变化的规律,得到了背部等主要部位运动变形量及变化趋势,并根据登山时的男体背部活动具体情况加放适度的松量,将其整理成登山服基本原型,以此为登山服背部的形态松量的设定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第一选择实验对象,并掌握正确的青年男体背部拉伸的测量方法并保证测得数据的准确性。第二学习如何使用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与软件。
借鉴前辈使用的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陈东生和王建刚曾经运用马丁人体测量仪等测量器具对30名男性大学生(身高170 cm左右,体型A型)进行接触式人体测量,分别测得腰部、中腹部、臀部、大腿根部、大腿中部、膝盖部等部位静态、抬腿15cm、前屈90°、坐高40cm、自然下蹲动态时相关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部位静态皮肤长度、动态皮肤拉伸围度及长度方向的特征数值[4]。在动态研究方面,以尝试王燕珍、王建萍和张燕的实验理念,以跑步状态下的皮肤拉伸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研究人体动态皮肤拉伸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分析跑步循环动作及下肢角度,将跑步循环分解成3个静态动作——前迈、落地、后摆。重点研究了人体在跑步时3种姿势下的下肢体表在横向和纵向方面皮肤的形变量,通过利用SCAN SMART三维扫描系统,得到不同姿势下下肢不同部位皮肤拉伸数据,初步尝试获得了在跑步运动中皮肤变化的规律,对下肢的运动进行表征,为准确了解下肢在跑步运动中的变化,以及跑步运动紧身装备的设计提供面料选择的依据[5]。
用石膏或是一种可以覆盖在男体背部的膜将其静止状态下的皮肤以模型的形式取下来,测量,然后以服装工效学让实验对象做出三个登山过程中常有的标准动作,再利用相同方法,将其运动状态下皮肤的拉伸情况的模型取下来,对前后的模型进行数据测量,测出青年男体在登山过程中的背部皮肤拉伸的数据,与静止状态下的皮肤状态进行数据对比。运用SPSS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部位静态皮肤长度、动态皮肤拉伸围度及长度方向的特征数值。实验基本流程如下图1所示。
图1 实验基本流程
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到登山服穿着舒适性的问题,服装舒适性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既人体因素、服装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的服装因素是最可控因素,服装结构与人体生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于服装的穿着舒适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章对服装的局部宽松量与人体的局部出汗量之间的相互影响数值进行分析,来研究成衣结构设计中的合理松量数值范围。将多组实验数据记录,利用SPSS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部位静态皮肤长度、动态皮肤拉伸围度及长度方向的特征数值,形成一套数据模型,在普通男装原型版的基础上加放出适用于登山的放松量,形成一套登山服的男装原型版[6]。分析处理的基本过程如下图2所示。
图2 分析处理的基本过程
5 预想结果
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对登山服男上装样版的背部结构进行整体的设计研究,并通过数据汇总,得出各部位静态皮肤长度、动态皮肤拉伸围度及长度方向的特征数值,在普通男装原型版的基础上加放出适用于登山服的放松量,形成一套登山服的男装原型版,为相关企业登山服男上装样版设计提供了一套直接、有效的实用技术。
注:通讯作者:吴世刚,邮箱:wshg138@163.com。参考文献
1.藏洁雯.户外运动服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4
2.管玉.上肢体态变化与服装结构定量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3.姚波.基于静、动形态分析的男冲锋衣结构设计技术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3
4.赵莉.基于皮肤拉伸的男裤结构设计与面料关系研究[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6(4):3~7
5.王燕珍,王建萍,张燕等.基于跑步运动状态下的皮肤拉伸研究[J].纺织学报,2013(8):115~119
6.肖立志.服装局部松量与人体舒适性关系的研究[J].天津纺织科技,2010(4):45~47
B
1671-3389(2017)01-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