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

2017-05-24罗宏超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4期

罗宏超

【摘 要】华新小学确立学校课程理念和建设目标,构建“快乐课程”体系,结合学校实际,精心设计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安排,形成较为合理的学校课程结构并得以有效实施。提升了教师课程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内涵发展

【关键词】快乐课程;理念目标;初步成效

沙坪坝区华新小学以“快乐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主题,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和办学品质。践行“新星闪亮,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构建“快乐课程”,致力于建设一支“敬业”“博学”、“乐教”的教师队伍;培养“厚德”、“博艺”、“乐学”的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一、精心设计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安排

基于快乐课程的理念和培养目标,我们精心设计,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结构框架,力图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初步彰显出校本课程特色。构建“三层、四类”的课程体系。三层:面向全体的“三乐”基础课程、面向分层的“四乐联动”拓展课程、面向个体的探究课程。四类:所有课程分属四个门类,分别为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健康艺术、社会交往。(见沙坪坝区华新小学快乐课程结构图)

为发挥课程育人作用,使“快乐课程”落地生根,学校根据学生实际,聚焦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形成了《沙坪坝区华新小学课程计划表》。(表略)

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对基础性课程,学校采用“三乐”课堂教学模式。即“自主学习—静中求乐”“小组互动——众人齐乐”,“展学交流——群乐集慧”。奠定学生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增强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对拓展性课程,学校推行具有校本特色的“四乐联动”教学法。即乐读、乐做、乐艺、乐动。乐读——国学启蒙诵读课程,诗意吟诵课程带领孩子们遨游经典,品味人生。乐做——传统刺绣课程、DTY线贴画课程、快乐衍纸课程、金山小画家课程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乐艺——童画社、快乐小小百灵课程激发孩子们我手绘我心,我心唱世界的梦想。樂动——快乐足球、开心蹦蹦跳课程提供运动的舞台,锻炼身心,快乐成长。对探究性课程,学校探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出发,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快乐课程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快乐课程建设,提升了教师课程能力

1.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学校对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激励全体教师积极投身于课程建设实践,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一是提高了学科课程深度重建能力,通过对学科课程教材的二次开发,对学科课程有新的思考。二是提高了教师校本教材编写能力,教师们从最初的一无所知到学会一步步体系化的编排,走过了漫长学习之路,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2.教师课程实践研究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学校以构建学本是卓越课堂为中心,以课例研修和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为重点。坚持“三乐”课堂教学模式,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开展扎实的实践研究。教师课堂实践能力得到显著增强。谭任君老师在区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制作的微视频作品,在区微视频征集评比活动中均获区二等奖。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晒课活动中,学校获省级优课13节,县级优课23节。2名教师成长为区级骨干教师。

3.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加强校本研修,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校因重建暂时寄居在上桥中学,教师们没有因外在环境变化而放弃自己的教学,在课程建设中坚守自律。课前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学生兴趣和需要,课堂上,密切注视学生的反应,及时地调整教学活动,力求高效。课后,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现状和能力发展水平,不断反思,改进教学。近年来,在区里组织的英语、体育学科等区质量监控中,成绩取得明显的进步。

(二)快乐课程建设,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1.提升学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学校坚持实施国学诵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开发《刺绣》课程,在学习刺绣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审美意识和人文情怀。通过模型制作、小课题研究等科学探索课程,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学校每期多名学生参加市模型大赛分获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小课题探究成为常态,学生以研究员角色去提出问题,和伙伴互助开展研究,教师们打破学科界限,优化组成指导团队,开展自主探究、对比研究,学校连续几年小课题均获得区一等奖,上学期,《草船借箭可行吗?》课题方案入选《让孩子们都来做课题》专著。本期,小课题《冰箱冷藏学问大》在区课题展示活动中也因选点新、实,学生们研究真、深也获得了家长、专家好评。

2.提供多元锻炼平台促进学生自信发展

学校根据教师特长,从发展学生的个性需求,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出发,扎实开发拓展课程。DIY线贴画课程,快乐衍纸课程,快乐小百灵课程、快乐足球等拓展课程为学生自主成长提供锻炼平台,满足了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学校的童画社团的孩子们与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开展联建活动,用稚嫩的画笔画出心中的畅想,创作的《无“核”童画》画册,获得2016年全国结核病防治科普作品评选活动美术类一等奖,重庆卫视新闻联播、重庆晨报、《重庆结防》杂志等相继作了报道。童画社团孩子们参与制作区政法委防邪办制作崇尚科学、抵制邪教的宣传画册。区政法委领导来看了孩子们的初稿后感叹道:“最初,我心里还有点担心,担心孩子们对抵制邪教画画有难度,但看到孩子们的作品后,我完全放心了,我真是没想到,华新小学的孩子们画得真好!”

3.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围绕主题活动月、红领巾校会、班队修身等主题开发活动课程。每月开展主题活动;“出彩红领巾”校会成为孩子们展示自我的大舞台,周一各班轮流承办诗朗诵、德育剧、走秀等课程使孩子们变得多才多艺。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设职业认知课程。学生家长言传身教,对小学生渗透职业体验教育,培养职业意识,帮助他们确立职业目标,做好人生规划。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了学生的生活技能、职业认知和创新能力。

(三)快乐课程建设,推进了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确定了以校长为中心的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系列的课程建设制度,完善了课程评价体系。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三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校美誉度显著提高,教师、学生获奖逐年增多(见2013—2016学年师生获奖统计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连续三年被评为沙坪坝区先进集体。学校先后被评为区特殊教育先进集体、区足球特色学校、区文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