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2017-05-24罗坤素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4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素养现状

罗坤素

【摘 要】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下,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忽视教学反思等教学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在新课改下,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三维教学目标,从多方面多角度创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素养;现状;对策

信息素养是信息化时代悄然兴起的一个新名词,是指“使人能够更有效地选择、查找及评估传统或网上资源的技巧”。由此可见,信息素养是一种能力,是人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搜集、查找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显得格外重要。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标志着其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而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背景下,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只能接受一些理论化的知识,难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因此,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经验,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阐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对策。

一、传统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如下:

1.重理论而轻实践

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对于信息技术这类课程而言,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教学的内容,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但是,在实际的初中信息教学中,过度正是理论在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很多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压根没有考虑到学生实践操作的内容,而是将理论知识的灌输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模式。众所周知,信息技术课程是比较枯燥而乏味的,而教师这种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更难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强调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当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已经成为新课改对当前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从通俗的意义上来讲,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是以学生“学会、会学和乐学”为核心的。而在教学中,“知识”和“技能”的同步提升,是新课改对教师教学的第一要义目标。但是,就实际的教学而言,很多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教师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基本上只能实现新课改的关于“知识”提升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和是代的发展严重不符,不利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

3.教学评价和反思流于形式

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教学改革和创新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三维教学目标,结合自己教学的现状和内容,进行不断的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找出自己教学存在的不足。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反思往往是流于形式,教师的教学总结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已。正是因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才使得教师一直不能发现自己教学存在的问题,最终难以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

二、 新课改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

针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重理论而轻实践、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忽视教学反思和评价等诸多问题,笔者认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教学的重点,全面提升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那么,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1.培养學生的信息意识

意识支配行动。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言,首先需要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让学生能够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搜集信息,最终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提升。而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呢?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背景下,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何等重要;其次,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具有主人翁的意识,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升。这种主观能动性的提升,是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

2.理论结合实践,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针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教师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需要的就是要改变传统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并在这种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从根本上讲,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提升的过程,也是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过程。因此,只有教师不断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方能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能力和技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3.重视教学反思,不断改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

对于任何一门课程教学而言,教学反思和教学评价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而言,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基本的教学目标,那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就应当认真反思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只有教师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找出短板,积极改进,方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4.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改善学生的信息道德

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信息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各种网络暴力也在以某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并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信息道德培养。为何要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是因为信息道德是保证学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不违背相关的道德和伦理,遵纪守法搜集和处理信息。

总而言之,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下,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忽视教学反思等教学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在新课改下,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三维教学目标,从多方面多角度创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琼.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9(03):34-43

[2]于坤.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B,2012(05):22-29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素养现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