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职业教育在新时期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2017-05-24逄文芝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4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人才职业

逄文芝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逐渐紧缺,这也说明了社会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也有所提升,但是随着技能在创新发展,所要求的人才也要得到一定的创新,这就要求我国的职业教育也需要创新的管理模式,那么如何将职业教育与创新管理模式向融合,成为现代教育管理者所重点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体系;地位

前言

伴随着全国教育发展的高速运行,我国教育开始大众化,地方职业院校成为主力军。这就使职业院校中职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职业教育是向社会输送出技能型人才所接受的教育,这使得只有在职业教育有着创新的管理模式,才能使得高职人才得到创新的发展,进而为中国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本文主要阐述出职业教育管理的现状和职业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只有将其关键点做好总结,才能使得我国职业教育创新管理模式得到更好的提升。

1.职业教育管理的现状

1.1管理角度分析

现阶段的我国职业学院管理中,是依照党委进行领导的院长责任制。这使得职业学院中校长是整体的决策者,在校院中的党委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对其学校在行政和學术的管理等相关工作进行负责。

1.2组织构造角度分析

现阶段的我国职业学院管理中,组织构造可以分为教学、后勤和学生三个部分,并且每个部门的建立都是遵循着行政管理模式。但这种管理模式并没有将学院各个部门进行整体融合,而只是各自独立的进行管理,这也阻碍了职业学院的学生综合能力的培植。

1.3教学运行角度分析

现阶段的我国职业学院管理中,教学运行没有把管理和服务进行有效的连接,建立一个以人为本的管理新模式,并且并没有将创造性和积极性发挥到应用的范围内。在进行学生教务管理上,也没有进行特色的课程设置,许多课程与其他大学并无差异,并且对专业课程也没有科学和严谨的设置。

1.4教学质量角度分析

现阶段的我国职业学院管理中,教学质量现存在以下三类问题:其一,学校过分重视学科中的体系完整性,但对教学质量中缺少实践教学,这就导致来了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就业率自然下降;其二,学校没有形成一定条理的教学,在学习模式、学习制度和对课程的选择都没有一定的弹性;其三,职业院校没有自身的特色教学,没有开发本身具有特色的资源,一般采取统一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完全没有预想后期职业教育创新的发展。

2.职业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与市场需求不断接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实现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变化,传统的职业教学体制和课程内容已经不再适于现代化的市场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院校需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加强对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研究的变革创新,促进职业教学更好地发展。

2.1组织构造需要进行改善

高职教育与其他教育存在不同,本身需要有着一定的职业和实践性,这也使得对教学资源需要具备一些开发性,这也要求在组织构造不能单单照搬教育的组织模式,不然定会影响高职院校的效率和职能,进而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要依照企业与社会中的需要,进而为学生提供服务,使其建造一个创新并且贴合社会的全新的组织构造。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提升,使得在教育模式中的工学结合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工学模式主要就是把教学与实践进行紧密的联合,主要就是先依照社会所需的人才,然后再进行对教学计划的制定,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将实践教育落实。这也要求组织构造也要随之提升,使得组织构造与教育模式向符合。

2.2管理理念需要进行改进

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能人才,使得更好满足社会上的需求,所以无论是在教师配置上、专业设立上、教材的抉择上和课程的安排上都以此目标进行人才的培养,也说明了高职院校的职能就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职业教育服务。对于在职业院校学习的选手来讲,学校既是服务的施与者,又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这就使得学生在接受学生教育培养,也是在享受服务。这也说明传统的管理理念过于陈旧,无法适应于新形势下各职业院校的教育改革和相互竞争,这也使得管理理念,有着必然改善的原因。

2.3管理过程需要进行提升

职业教育模式想要得到实现, 就必须要通过一定的管理过程, 以达到最终的教育成果, 这就需要提升其管理过程,将办学的理念落到实处,并在此同时还要结合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要将教学过程与社会实践紧密相连,使得管理模式得以创新发展,完成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2.4管理建设需要进行完善

职业教育主要就是要为我国培养高技能素质的人才,而职业学院也需要这种办学宗旨下进行, 高职教育与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高职教育需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进行,这也需要管理建设不能过于单一进行,要依照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进行师资配备和实践基地等管理建设方面的进行。

2.5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需要完善

为了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必须提高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时效性,做到研究和分析与时俱进。首先,在职业教育研究问题的选择方面,要紧紧围绕职业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做到由问题引导研究,从源头上与职业教育对接;其次,研究人员要时刻关注职业教育课程问题的发展趋势,实时调整研究内容,避免闭门造车;再次,要加强对微观层面的研究,对具体的教学问题和课程设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侧重对职业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和劳动组织形式的一致性研究,以有效提升研究方向的正确性和统一性;最后,研究人员还需分析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根据时代特点,在研究中提出新思维、新方法,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需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保证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实践效果。具体来说,职业教育课程研究人员必须坚持课程改革内容与实际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时刻与实践相联系,理论实施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达到预期的实践效果。研究人员应将理论与实际发展相对照,结合职业院校自身情况进行科学分析,避免出现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与实际教学不符的现象,使理论与实践达到相对统一,保证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在实践中,要想使职业教育课程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就应该进一步加强调查分析,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另外,还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自身优势,让职业教育能够更加切实有效地满足学生的要求,通过优化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进而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整体科学发展。

3.结语

近年来,我国对高职院校的输出人才所更加青睐,这也让人们明白当代的中国需要的不仅仅是只懂得理论的全才,更需要的拥有创新型的人才,只有依靠这样人才,才能把祖国的经济飞速提升。所以现阶段,众多莘莘学子选择了更加偏向教授技术的高职院校,这样一来高职院校的需求就被大大加重了,这也突显出职业教育创新管理模式的重要性,这也使得现代教育管理者,必须要正确看待职业院校中管理模式的问题,提升创新的管理模式,使得我国创新型人才可以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彦莉.关于职业学校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的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01:115-116

[2]向昭颖,张冰松.职业教育适应与选择模型的构建[J].文学教育(下),2017.01:86-87

[3]郑瑾.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对策研究调研报告[J].卫生职业教育,2017.04:85-87

[4]李亚君.台湾技职教育特点的本土性思考[J].中国培训,2017.02:78-79

[5]贾海燕,李玉华,周玉昌.构建会计专业课程文化,渗透学生职业素养教育[J].中国培训,2017.02:106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人才职业
人才云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