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年级数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7-05-24杨安凤

新课程·上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案例语言数学

杨安凤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阅读的理性回归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亟须关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多渠道延伸让学生感受数学阅读的作用,并以此作为数学阅读的起点。

关键词:阅读;小学数学;思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因此,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有效的数学阅读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当下小学生数学阅读的情况不容乐观。

【案例一】

一位三年级孩子家长和我的一段对话:

家长:……现在三、四年级的孩子,在数学学习上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老师:……还要让孩子多看看数学书啊。

家长:(异常惊讶地)看数学书?数学书怎么看?……

【案例二】

笔者对本校四年级两个班数学测查中的数学阅读题解答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小明和小红同时从学校相背而行,小红的速度是65米/分,小明的速度是70米/分。10分钟后,他们相距多远?

二、原因剖析

1.对数学阅读的认识不足

由案例一可反映出,长期以来,人们常常片面地认为阅读只与文科有关,与数学学习关系不大,学生缺乏阅读数学书籍的能力和习惯。

2.自主阅读数学的能力不高

从案例二的反馈统计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1)学生阅读数学问题的能力薄弱

在閱读过程中,读不出要点,那些干扰阅读的因素阻碍了学生的理解。如相背而行干扰了学生对相距这一概念的理解,导致只有16%的学生能理解正确。

(2)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是缺乏的

当我把“相背而行”这个条件直接变成“反向而行”时,竟然有99%的学生是能解决的,可见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薄弱。

3.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小学生缺乏阅读相关数学材料的意识与能力,自主阅读数学的能力低下,依赖性太强。

三、对策与实践

1.培养孩子的数学阅读兴趣是数学阅读的起点

(1)提供材料,让学生体验数学阅读的愉悦

要让学生爱上数学阅读,首先要把数学阅读带进课堂。我利用班级微信群,每天上传阅读材料,如《阿拉伯数字的来历》《数学符号的产生》《最早的尺子》等,让学生对数学书籍产生亲近感。

(2)多渠道延伸,让学生感受数学阅读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相关数学史料,根据知识内容介绍相关数学史料,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如在“图形的认识”教学中通过原始社会石器与陶器的几何形状和图案介绍,了解原始人对简单形状与图案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图形。

在数学思维拓展课中推荐数学书籍。如在学习“间隔排列”这一专题内容时,先从一个侦探故事引入。学生发现黑猫警长就是利用书本的排列规律知识轻松断案的,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数学科普类书籍也成为孩子的最爱。

2.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是数学阅读的主线

(1)多种策略,提高学生解读教材能力

数学教科书是数学学习的载体与主要依据,其语言简洁、抽象,思维严谨,内涵丰富,需要学生通过有效的阅读去领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①以纲导读。

有价值的、简约的导读提纲,是课堂“数学阅读”的前提,它可以使学生在数学阅读前了解读什么,怎么去读?即对阅读的内容、目的、方法有一种基本的了解、尝试和期待。

【案例一】

如在引导学生解读什么是“梯形”时,给学生提供了以下的导读提纲:

找:概念的关键词语是什么?

比:能去掉或换成别的词语吗?

举:能举例说明吗?

想:怎样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呢?

通过构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点击”重点字、词。

②以议促读。

通过读读议议,以达到内化、深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案例二】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

师:看看课本对于“乘法分配律”是如何说的。

生:“乘法分配律”一定要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吗?

师:对啊。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请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再讨论一下。

抓住这个思维灵感的闪现,通过再次讨论研究,结果大家发现:

学生在阅读、交流、反思中,不断丰富阅读材料的内涵,碰撞出更绚丽的智慧火花。

③以动带读。

古人言:“不动笔墨,不读书。”数学阅读更是如此。借助算一算、摆一摆、折一折、填一填、画一画等实践活动去发现、探索、感受、体验文本的意蕴,从而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2)掌握方法,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①自读自问——追索条件。

根据应用问题中问题的需要,阅读追索条件。“学校举行田径运动会,三、四年级有64人报名参加,一、二年级报名的人数只有三、四的一半,五、六年级的报名人数比一至四年级报名的总人数多12人。五、六年级有多少人报名参加学校运动会?”我采用了“自读自问”式的审题方法指导

②重音多读——锁定关键。

例如,一根钢丝长50分米,做一个正方形用8分米,最多可以做几个正方形?对于这类题目,重音读“最多”,让学生认识到“最多”是一个关键词。

3.数学阅读的价值取向是数学阅读的归宿

(1)数学阅读有助于发挥数学教科书的作用

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2)数学阅读有助于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

研究表明,学生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数学能力和交流能力。

(3)数学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总之,阅读是思考、是理解、是收获、是人生必然的经历、是数学教育的重要课题。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案例语言数学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