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7-05-24罗军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4期
关键词:书本知识实践性教学内容

罗军兰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中心小学 广东 惠州 516000)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02-02

作为一个教育作者,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旧的教学格局,设法为学生搭建创新桥梁。

一、创设和谐的教和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首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想放开学生的“手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首先认定自己不是教学的绝对“统治者”,而是与学生互助、互促、的合作伙伴。教师应设法引导学生一起进入有目的性的学习氛围中去。在教和学的活动中用较亲切的、民主的口气与学生进行商讨。如:“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谁还有更好的见解?”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心坦诚地和老师共同去讨论、探究。

其次,营造相互合作的氛围。通过学生的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激发群体能动作用,提高个体学习动力,从而对问题作出创造性的见解。如在教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13-7=?对,首先让学生放手自己做,做完后在小组内讨论计算结果。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解题方法: 1.用摆小棒的方法从13根中一根一根拿走7根过剩下6根

2.把7分成10和3,10-7 =3,3+3=6

3.把7分成3和4,13-3= lO,10-4 =6

4.用学过的加法求减法,因为7+6= 13,所以13-7 =6

5.先用13-10 =3因多减了3,所以再加上3,3+3=6

6。出现了倒减现象,因3减7不够减,用7-3=4,再用10-4=6

让学生各自谈出想法,尤其第5和6种方法会使学生很诧异,但通过验证这种方法都是对的,在肯定都是正确之后,再共同评价哪种方法较简便。这样,学生相互交流了学习方法和思路,同时给创新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二、精心设计,诱发学生对知识的“再创造”

数学是一门科学,它本身就蕴含着思维和创新。作为教师如只停留在教材表面的结论上,机械地把结论传授给学生,而忽视了触类旁通、标新立异,那就等于给学生关闭了思维和创新的闸门。因此,要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导设,在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巧妙地诱发、点拨,从而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如在学习了“乘法的意义”后,学生掌握了加法与乘法的关系。而在学“除法的认识”时,先让学生回顾一下加与乘的关系,再让学生思考“减法与除法有无关系”接着出示一题“在20里每次减去4,多少次减完?”学生通过减计算出5次减完。此时教师诱发点拨“可用除法计算吗?”,学生很快发现20÷4 =5(次)。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自己出题验证一下。多数学生验证后发现了规律:求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相同减数的次数,用除法计算较为简便。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一个“再创造”的机会,总结出书本上没有的结论,并增强了学生创新的信心。

三、精心设计和适当开放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创新的载体

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l)教学内容要具操作性。操作实践是创新的核心和精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多让学生画一画、折一折、摆一摆,从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操作力。(2)教学内容要具思考性。教师每提出一个思考性的问题,都会在学生内心激起波澜。如在讲乘法口诀之前,可出示一道题:9+9+9+9+9=?, “誰能马上说出得数?”,这时教室里很静,学生在思考。接着又说:“我不用计算能马上说出得数”“不止这5个,再添上一些,只要告诉我是几个9相加,都可以。”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了起来,他们急于知道其中微妙,这时启发学生:“你看定算式有何特点?”“是连加且加数都是9”,“9比10少几?”突然一个学生兴奋地说:“老师我知道10个9相加得数是90”“你是怎么想的?”“因9比10少1,10个10是100,10个9就是10个10减去10个1,就是90。”“你真聪明。”“如有更多的9相加有何规律?”一个学生说:“我发现1个9比1个10少1,2个9比2个10少2……,几个9就比几个10少几,也就是几十减几”,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

2.适当开放教学内容:(l)从学生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编排、设计部分教材内容。如在介绍“元、角、分”时,可先看1元钱的价值:“一元钱能买什么?”“你见过的一元钱有什么样的?”认识“元”后,知道了1元= 10角,再认识“分”,此时涉及“分”的联系可以省略不练。基本认识人民币之后,可做小商店购物游戏,让学生在购物过程中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实际价值,并了解货币等价交换问题。还可做大钱兑换零钱的活动。如拿1张10元的能兑换几张5元的?几张2元的?几张1元和几张5角的?等等。从而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这样的内容设计能使学生感到知识的真实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发现和创新。(2)可充实一些实践性内容。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去体验实际生活与书本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学书本知识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实操能力和创造兴趣。如在讲: “米、厘米”时,究竟1米、1厘米有多长?学生只凭想象是很难接受的。如用活生生的现实,再现一个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效果就很好。如:让学生伸开双臂两只手间的一段大约是1米,小学生食指的指甲盖宽大约1厘。接着让学生测量教师门、窗户或黑板的长和高。学生不但认识了l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还了解到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提高了操作能力。(3)适当留一些实践性作业。改变作业布置从几页到几页的陋习,适当加一些实践性作业,如“回家找一下你家哪些物品的外形是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去访问一下几种蔬菜的价格”“用土豆或萝卜削制长方体、正方体”“排列一下你家人的身高”等,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之,我们必须从每一个教学环节抓起,真正把学生当做知心朋友,千方百计为学生搭建创新桥梁。

猜你喜欢

书本知识实践性教学内容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给作文时思路阻塞的学生开个“处方”
创造物理情境打破知识和应用的瓶颈
实践性教学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