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的痛感与生命的信仰

2017-05-24冰虹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4期
关键词:老狼雪松质朴

诗人雪松对艺术(如诗歌、书法等)总是怀有一种独特的审美感知力,尤其是在诗歌的创作中,雪松总是以一种虔诚的姿态审视繁杂的日常,剥离世俗的烦扰,回归简单、纯朴、本真的生活。近日喜闻雪松的新诗集《我参与了那片叶子的飘落》(漓江出版社,以下简称《叶子的飘落》)出版,也见证了他在诗歌创作领域的又一高峰。

或许是经历了“不惑之年”的洗礼,雪松在《叶子的飘落》的创作上彰显出一种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在对生活的体悟与生命的信仰上,更为本真、质朴、虔诚。他尝试从复杂的现实生存世界中提炼出独特的生命体验,进而置身事外,以一个“旁观者”的视阈审视现实的生存境况,于细微的生活点滴处还原生活的本来面貌,呈现人们本真的精神姿态,展示底层社会的生存图景。这里面有对自然的歌颂,对生活的赞美,对亲人的爱恋……但其中也寄寓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痛思和感伤。

阅读雪松的诗总能感受到一份强烈的画面感,亦或是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他善于将生活经验融入到诗歌的创作当中,以一种质朴、本真的情怀来亲近、观察、体验身边的事物,如石头、阳光、蜻蜓、蝴蝶、羊群、野兔、青蛙等诸多具体、可感的物象皆成为其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正所谓是“俯拾即是,不取诸邻”。如在《体力劳动者》一诗中对装卸工“洗脸”过程的描述,就带有强烈的画面感,借助“洗脸”这一动作将诗中所“遮蔽”的劳动者一天的艰辛工作变得“澄明”,展示了劳动者充满辛酸、焦虑和喜悦的生活情境。正所谓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可以说在这一点上,雪松通过“洗脸”这一简单动作显示了劳动者的存在之真,将此在的劳动者刻画得淋漓尽致。诗言:

一名装卸工在庭院中央洗脸

这是他下班后

每天要做的事情

满满一盆清水

被他用两只大手撩起来

水花四溅

他的嘴里发出

畅快的噗噗声

盈满了整个庭院

他洗得坦坦荡荡

他是一名卖足了一天力气的

体力劳动者

他无愧于这一天,无愧于这一盆水。

这正是作者内在的生活经验的审美呈现,是对生活的敬畏,对生命的虔诚,亦是呈现出了一份诗意的画卷。从诗中亦可以看出,雪松对诗歌的语言有着独特的掌控力,他擅长运用简洁、朴实的语言,但每每细读后却又是最富有张力、富于诗性的。有如《清洁工》中用“追赶”“捡”“吹”“弯腰”“逮”等简洁的词语却是将女清洁工两次捡纸的过程描摹得细致入微。又如在《小学生》中,雪松又生动地展现了一个获得“三好学生”奖状的孩子兴奋的心情,“他太兴奋了,一張纸/让他快乐地蹦跳着/他小小的身体都扭动起来/他被一个土坎绊了一跤/没有被摔碎/爬起来接着跑……”一系列动词的连用,将孩子兴奋的姿态表露无遗,如一幅美妙的画卷。

可知,雪松的诗多是从生活的细微之处起笔,怀着一颗质朴的“生活心”,进而借助简洁的语言形式来还原生活的本真之态。但值得注意的是,从诗集《叶子的飘落》中可以看出,雪松对生活和生命有了一种新的认知和解读,并不是单纯停留于对“生活景”的模式化的赞美、歌颂,反而是以一种多维度、多层次、多视角的“还原”,呈现出对生活的本真面貌的反思和对生命信仰的深度追问。如对死亡的思考,“世间找不到一头寿终正寝的牛/猪被柳条赶着去死,在河岸上/它的小步轻快/水里的鱼仰躺在水面上死/人坐着飞机去死,乘着航天器/把死介绍到另一个星球”(《死》),对老狼悲怆命运的刻画,“一匹被砍光树林的老狼/无法继续它的生活/它呆立河边,波浪一个追着一个/它将被后来者撕碎/像猎物的肉块”(《老狼》),对鸟儿孤独无助的担忧,“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我甚至不忍多看它一眼/它的美丽增加了我对这个世界的担忧/远走高飞吧,遁于密林/这个世界和我/都已不适合再看见你”(《美丽的鸟》)……

显然繁杂的现实横亘在人们的生命中,侵扰了人们本真、淳朴的日常生活。然而在进一步的追问、反思中,诗人深刻地发现了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即在于——“残破的人性”。“在深夜,我试图复原/一个晴朗的草原之梦/复原蛰伏在房间里的那声枪响/复原装饰后面/残破的人性”(《羚羊》)这种人性的贪婪与“残破”也深化了诗人对生活与生命的思考,也使得诗中弥漫着一种浓郁的生命之痛和灵魂之伤,“活着/连续不断地退却/……我来不及开口/因为退却在加速/现在加速变为过去/加速的力量/让我们无法拥有/片刻的安宁/生命在剧烈地摇晃/像一盏油灯/被加速带来的风——吹灭”(《活着》)又如在《划亮火柴》中所述:“我的半生/就是不断地划亮火柴/又不断地/被风吹灭”。这种生命的痛感实质上正是作者内在悲悯情感的切实传达,是基于“此时”的生活经验,将内在的生命体验投射到具体的、感性的物像中,彰显了诗人对生命、生活、世界的整体性的感受。或许,这正是雪松诗歌的独特之处,他将对诗歌的信仰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审视生活的细微之处,揭示生活的本质,抵达生活的真相。有如他所言:“哦——激情而荒凉的心/加重了我对这个世界的担忧”(《秋—碎片》)

诚然,诗歌历来是人们传情达意的载体,如《毛诗序》所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但从雪松的诗作来看,诗人的“情志”不仅停留于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也寄托着诗人的社会价值理想,即借助诗歌来关注现实,深化对现实的认知,回应“病态”的社会现实,蕴含着独特的人文关怀。显然,雪松诗歌所彰显出的独特的艺术力量,正如他的名字一般,“雪中之松”,纯真而又质朴,孤傲而又挺拔,深根于此,带给人们无限的期望。

(冰虹 山东曲阜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273165)

猜你喜欢

老狼雪松质朴
重拾质朴
山有桂子
Is the color scheme in 《Yanxi Raiders》 a “national product” or a“national product”?
老狼叔叔想吃鸡
谁来给雪松传粉
质朴
追寻最质朴的美
雪松为什么四季常青
叼烟斗的老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