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诚信
——我国食品安全领域信用监管工作扫描
2017-05-24刘梦雨
◎文/本刊记者 刘梦雨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对于老百姓来说,每天能享受到安全、健康的食品,就是最简单的幸福。何以保证这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落实到位?习近平总书记开出了“四个最严”的处方——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作为食品安全的“守卫者”,近年来,食药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出快手、下重拳,严把舌尖上的安全关,并且把“信用”纳入食品安全监管中,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
——题记
有机蔬菜和水果、巴氏杀菌鲜牛奶、山坡散养鸡的鸡肉和鸡蛋......80后上班族小段每周都会到超市采购日常所需食品。从小段的“菜篮子”不难看出,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相较于“吃饱”,我们更关注“吃好”,绿色、健康的食物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从“放心肉菜”到“网络外卖”,随着国民消费理念日益升级,老百姓对食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对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食品产业中的每个环节都关乎着食品安全,因此筑牢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至关重要。
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民以食为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关系我国13 亿多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抓得紧而又紧。”谈及食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开出了“四个最严”的处方——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作为食品安全的“守卫者”,近年来,食药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出快手、下重拳,严把舌尖上的安全关,并且把“信用”纳入食品安全监管中,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
联动健全完善激励惩戒机制共筑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信用体系
“德法并举是切实保障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主任、国家食药监总局局长毕井泉在今年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上表示,一方面,要严字当头,坚持“四个最严”,推动食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安全保障能力和生产经营管理全面升级;另一方面,要运用创新社会管理和统筹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市场自律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多元主体,推动食品安全事业步入共治与共享互为支撑的发展轨道。
2015年12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关于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翻阅《指导意见》,记者注意到,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分为3个阶段:2016年年底前,主要完成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的顶层设计,完善相关制度,建立企业及相关人员信用信息档案,启动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按产品分类特点探索制定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管理标准,初步构建信用等级评价机制。2017年~2018年,初步建成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信息数据库,完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和信用分级分类管理标准,全面推进信用体系建设。2019年~2020年,建立起国家、省、市、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之间互联互通的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信息数据库,并与相关监管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换、信用结果公开与联合惩戒,初步实现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相关人员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从上述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路线图”中不难看出,信用信息的归集应用至关重要。《指导意见》也明确,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和部署,编制信用信息目录,结合食品药品行业领域的实际情况,加快建设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信息数据库和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加强信用信息收集、管理与公开,开展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相关人员信用等级评价,实现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最大程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对此,去年8月,国家食药监总局特别针对信用信息印发了《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旨在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信息管理,提高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效能,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意识和信用水平,促进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公开,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切实保障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提出,食药监管部门应主动公开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建立信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4月起,国家食药监总局每月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中国”网站推送行政许可事项、监督检查、产品抽验和行政处罚信息等100余万条,加大了信用信息共享、公开,为社会共治格局提供支持。
2016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食药监总局签署《信用互动合作框架协议》;2016年9月,国家食药监总局与27个部门共同达成 《关于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严重失信者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合作备忘录》)。上述文件的印发,在食药“圈儿”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初步构建了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联合惩戒机制,标志着我国正强化对食品药品安全的多部门共治,加快推进食品药品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今后食品药品领域严重失信者将“一处失信,处处受惩”。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这将有助于食药监管部门和其他27家部门打造无缝对接、有机衔接、信息共享、快捷高效、跨部门的联合监管执法合作机制,对于创新政府监管方式,提高政府的监管效能具有积极的意义。希望包括食药监管部门和其他联合执法部门,都能把政府监管的创新和《合作备忘录》的落实衔接起来,切实消除监管的盲区,真正铸造监管合力。”
2017年2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印发对税务等领域信用A级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实施联合激励措施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领域守法诚信企业实施激励的条件,具体明确的5项措施包括,依法依规优先办理行政审批、资质审核、备案等手续,通过“绿色通道”加快审批进度;对于纳入联合激励名单的生产经营者,通过设立优先通道,予以优先解答,指导企业办理相关工作;除有因检查和计划安排外,不再增加日常监督检查频次;推荐参与政府及有关部门、行业组织的重点项目申报、竞标、享受政府补贴及评优评奖等;各级食药监管部门和税务等行业主管部门将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对联合激励工作的宣传力度。这些激励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食品药品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营造诚信社会环境。
今年7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工信部、公安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食药监总局、国家网信办9部门联合发布《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方案》(以下简称《整治方案》),重点治理制假售假、假冒文号、非法添加、夸大功效等问题,这无疑体现出政府根治这一长期困扰食品行业痼疾的决心,食品、保健食品欺诈治理有望破局。《整治方案》明确了未经许可生产食品和保健食品、经营食品和保健食品、进口食品和保健食品行为;食品和保健食品标签虚假标识声称行为;利用网络、会议营销、电视购物、直销、电话营销等方式违法营销宣传、欺诈销售食品和保健食品行为;未经审查发布保健食品广告以及发布虚假违法食品、保健食品广告行为;其他涉及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等5类治理内容。
协作社会各方打造共治共享发展轨道区域合作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群众等社会成员既是安全食品的受益者,同时也可以携起手来共同构建各方参与、严密有序的食品安全社会治理体系,推动食品安全步入共治与共享互为支撑的良性发展轨道。
“政府监管部门要敢于实践行业组织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模式,善于发现和运用有能力和价值的行业协会实施社会共治项目,适时释放监管空间。”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颜江瑛在今年7月举行的“第11届食品安全双年会”上表示。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看来,行业协会在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方面可以发挥三方面作用,包括推进立法,促使执法者与守法者成为行动一致人;建立零售商向消费者传递信任的通道;打通生产商与零售商的绿色通道。
“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生产管理,按相关标准的要求,控制产品生产流程,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不弄虚作假、制假造假;并承担起食品药品追溯体系建设的主体责任,通过建立食品药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药品可追溯;积极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对食品药品原辅料购进、生产过程、产品检验和销售去向等如实记录,实现对所生产经营的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并承诺所记录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可追溯,在发生质量安全问题时,能够及时召回相关产品、查寻原因等。”今年6月26日,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会员企业代表与追溯专业委员会共同签署了《关于共筑中国食品药品安全诚信自律社会的倡议书》,并当场宣读了倡议书。在行业协会的带动下,正有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加入到保障质量、构建食品安全的队伍中来。
要做好食品安全工作,需要方方面面加强合作,一起推动。对此,美团点评集团首席食品安全官钟永健表示,美团点评平台积累了海量消费者对餐厅的评价大数据,其中有很多是对食品安全的差评,依托于这些数据,美团点评开发了“天眼”系统(即餐厅市民评价大数据系统)。
“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毫米级大小的骨牌推倒之后,一层一层传递,会推倒非常大的一个骨牌。餐饮业质量安全也一样,小风险也会酿大祸,大事要从小抓起,我们希望一起努力,发挥自身‘互联网+’的优势,让最小的那张骨牌能够屹立不倒,保障老百姓的食品安全,也为全国食品安全工作的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的提升作出贡献。”钟永健说。
北京大兴的西瓜、天津武清的鲫鱼、保定顺平的桃子、廊坊的白菜萝卜、沧州的大枣……对于北京市民来说,每天餐桌上肉、蛋、奶、菜、水果的“籍贯”都各不相同。拥有超过二千万人口的北京,85%以上的食品来自内地各省市供应。如何确保这些食品的品质?区域联动监管必不可少。
今年7月7日,京津冀食品药品安全区域联动协作联席会议在天津召开。三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围绕在食品生产、药械流通、药品注册等领域扩展合作达成共识,并签订京津冀食品生产监管合作协议、京津冀药品生产流通监管合作协议和京津冀药品注册工作协作机制合作备忘录。将进一步统一监管标准,建立食品生产一体化联动检查机制,探索对京津冀食品生产许可实行互审互查,对高风险产品生产企业实行联合检查、飞行检查、跟踪检查。
同一天,在900公里以外的江苏扬州,长三角区域信用体系专题组第25次例会几乎同时召开。会上,来自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的信用办,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区域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信用联动合作备忘录》,并出台《长三角食药严重失信名单互认协议》。两份文件的签署,意味着在长三角三省一市范围内的食品药品生产商、销售商、餐饮企业,只要在一地被列入失信“黑名单”,其产品将不得在其他区域内销售。与此同时,若企业在某一地被列入诚信企业名单,其在长三角投资兴业,则能享受到政策奖励。不难看出,在全国首个信用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创建区——长三角地区,食品药品是区域内信用联合奖惩的“重头戏”。
“像扬州的‘红黑榜’,可能长三角各个城市都有,但以前的问题是,各自榜单信息并不互通有无。”作为信用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在扬州市经信委信用办处长江凌霄看来,《长三角食药严重失信名单》汇总了长三角区域内食品药品领域的失信企业名单,信息实现了共享。在实现数据共享的基础上,长三角还将建立食药安全信用公共服务平台。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对辖区餐饮企业内使用的食品原材料进行安全检查 中新社 发
近两年来,食药监管京津冀一体化不断推进,“黑名单”制度逐渐完善。2016年12月,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和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石家庄签署《京津冀食品案件稽查联动工作协议》,并宣布京津冀食品案件稽查联动委员会正式成立。去年11月,北京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天津市、河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共同主办了京津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联合应急演练。同年7月,北京与天津、河北围绕京津冀食品药品安全区域联动、食品领域全产业链追溯、药品生产监管、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质量安全保障供应等签署了一揽子协议,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区域联动协作,共同构建更加牢固的食品药品安全防线、提升区域食品药品安全水平。今年,京津冀三地将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在执法信息、违法案件线索、检验检测等方面进行信息共享。
重拳用正言击碎食品谣言多措并举提升百姓“食商”
打针西瓜、塑料紫菜、塑料粉丝……想不到的“新型”食物让人瞠目结舌,心生恐惧;“可燃烧的面条能吃吗”“顶花带刺的黄瓜有毒”“喝纯净水会导致身体矿物和钙质流失”……标题中带有“扩散!”“震惊!!!”的朋友圈“爆文”,常常用不可思议的说法挑战着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感,不知不觉让“舌尖上的享受”变成了“舌尖上的焦虑”。
新华社调查显示,虽然一些诸如“2016年朋友圈热门谣言,2017年不要再传了”此类辟谣文章也有较高关注度,但与此同时,一些旧谣言改头换面后重新传播,动辄“10万+”“刷爆朋友圈”,仍然引起很多人的焦虑。
都说眼见为实,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谣言也逐渐从文字变成了短视频,传播渠道和方式不断更新。
今年2月,“塑料紫菜”风波刚平,“塑料粉丝”风波又起。网上流传的“塑料粉丝”视频中,一名女子从某品牌龙口粉丝中抓出一把,随后用火点燃,在粉丝燃烧的过程中,女子表示烧起来这么快,并且还有难闻的味道,一定是塑料做的。实际情况却与视频中女子所描述的不同,粉丝确实可以被点燃,燃烧的过程中散发出焦煳味而非刺鼻气味,间或有“哔啵哔啵”的炸裂声,燃烧后粉丝变为灰烬。粉丝之所以可以被点燃,是因为其配料为豌豆和水,里面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很容易燃烧。
颜江瑛分析表示,食品安全谣言具有4个特征:
有意编造,别有用心。造谣者罔顾事实,凭空捏造所谓真相,甚至自导自演,炮制图片视频等“证据”,以谋取不正当利益。如今年2月,几段展现“塑料紫菜”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视频中有人称几个福建晋江企业产的紫菜是“塑料做的”,并表示紫菜嚼不烂,劝诫网友“别吃了”,引发一轮“塑料紫菜”风波。
偷换概念,混淆视听。造谣者利用夸张、歪曲的加工手段,模糊事实本原和全貌,频繁使用“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愚弄公众认知。此类谣言因为与事实真相“鱼龙混杂”,较难甄别,也不易取证,辟谣难度较大。
旧闻翻炒,刻意抹黑。造谣者以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为背景,将过去发生的事情掐头去尾改头换面;改变日期“新瓶装旧酒”;将日期模糊或者删除乔装改扮,以此达到相互转发,误导百姓消费的目的。
戏谑嘲讽,负面传播。造谣者对影视片段进行配音配文,制成戏谑嘲讽的图片视频,利用互联网以年轻群体为主、低龄受众猎奇心理重的特点,形成裂变式传播,后续效应在很长时间内都难以消除。
造谣动动嘴,辟谣磨破嘴。谣言为何“屡辟不止”?究其原因,对食品信息缺乏及时的科学解释,以及信息不对称,为谣言的肆虐提供了土壤。记者了解到,国家食药监总局不断加大对食品谣言制造者、传播者的惩处力度,此前“塑料紫菜”等涉谣者已得到严惩。同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增加重点信息展示强度,强化信息查询服务功能。食品药品安全抽检信息现已做到“周周抽检、周周公开”。
“治理食品谣言一定要下重拳,综合运用信息公开、科普宣传、法律追责等手段,不断用‘正言’压缩谣言的空间,提高公众对谣言的免疫力,让公众建立起甄别、抵制谣言的免疫网。”颜江瑛表示,要推动建立社会多元主体共治谣言的长效机制,让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人士、相关企业、新闻媒体和公众形成合力,“五位一体”击碎谣言,形成全链条立体式的治理模式。
“我认为,谣言给消费者心理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行业的经济损失。消费者的信心一旦丧失,受影响的是对行业的信任和政府的公信力,这个损失不可估量。”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说。
从根本上减少谣言,不能仅靠不断辟谣,也要寄希望于老百姓掌握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填补信息真空地带,提高公众的科学知识水平。近期发布的《全国食品药品科普状况调查(2017)》显示,食品领域94%的受访者关注安全知识,但相关知识了解者只有48%。保健食品领域关注安全知识的受访者占59%,但了解者只有18%。 这种高关注度与低了解度之间的反差,反映出科普的不足。
近期,食品药品权威科普网络平台和食品谣言智能预警处理平台上线,为阻拦食品谣言传播增添了一道屏障。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宣传中心与百度百科共建的食品药品权威科普网络平台,通过短视频和词条两种形式向广大网友传递食品、药品、化妆品以及医疗器械最权威、最可靠的知识。平台发布的首批科普视频,包括“如何科学认识亚硝酸盐”“保健食品是不是骗人的”“什么是食品添加剂”等,用通俗、有趣、简练的方式生动地解读了一系列食药安全领域的热门词条,以短视频形式在百度百科秒懂百科视频平台上呈现。“这种短视频快速解读词条的方式打破了原有百度百科以文字、图片为主的内容形态,将权威的知识生动化,有效提升了科普信息的传递效率。”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宣传中心副主任燕辉说。
食品谣言智能预警处理平台则主要依托混合云平台,实现新闻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以及国外媒体网站等谣言渠道的实时监测,在核心的谣言分析引擎中进行分析对比,当发现谣言热点后立即通知相关用户,这就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便捷、权威的谣言查询及科普平台。随着这一平台功能的完善,将实现全网监测、及时报警和联合处置,将为广大企业提供一套处理谣言的快捷解决方案。
示范以点带面创建示范城市让市民体验稳稳的幸福
外出就餐的餐具无需开水烫,小饭桌饭菜质量好坏“星级评定”,买粉皮豆腐可扫码“辨优劣”,“菜篮子”拎得越来越舒心……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山东济南,市民们切切实实感受着食品安全带来的稳稳的幸福。
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从大型食品生产企业到街边零食铺子,从百姓幸福到城市文明,安全的食品不仅是一座城市幸福感的重要源泉,更考量着城市管理的水平,体现了城市管理者对市民切身利益的承诺。
今年6月,在全国“双安双创”成果展览大会上,国务院食安办授予河北省石家庄市、唐山市、张家口市,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潍坊市、烟台市、威海市,湖北省武汉市、襄阳市、宜昌市,陕西省西安市、宝鸡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共15个市(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称号。
“开展食品安全城市的创建活动,是推动地方政府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的一个重要抓手或者工作手段,也是以点带面提高安全监管水平的一个措施。”毕井泉说。
7月13日,广州市公安局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支队举行食品药品犯罪案件涉案赃物销毁大会 中新社 发
记者了解到,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工作于2014年正式启动。三年来,全国已有67个城市分三批参加了创建试点工作。相关城市通过参加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探索落实食品安全管理方法。比如,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实施《上海市食品药品严重违法企业与相关责任人员重点监管及其名单管理办法》,定期将重点监管“黑名单”发送至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加强信用联合惩戒;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发“公众信用信息查询技术平台”,依据平台,能够及时发现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失信信息,根据行政相对人的信用等级情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研究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出台了《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年)》《信用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等指导性文件;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立信用信息公开机制,出台了《食品药品安全诚信信息管理办法》等,为全面推进食品药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往在餐馆就餐,花1元钱买来的餐具不放心,得用开水再烫烫,现在看来不必‘多此一举’了。”山东省济南市民张先生说,“创食安城,让我觉得在济南生活很幸福。”
这样的幸福,来源于相关企业对质量的每一道把关。据《济南日报》报道,在章丘一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一套餐具从沾满食品污垢到洁净如新,需要经过16道工序,长达40分钟的“清理线”。每套封装后的餐饮具上都印有企业名称、电话、生产日期、使用有效期以及举报电话,来源标注详细。消毒单位还配备自检室,对每批次餐具进行致病菌检测,保证完全合格才有“资格”出库。不仅如此,消毒单位还在清消的重要环节,安置了摄像头,通过与辖区卫生部门联网,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
食品安全的监管投入更多了,监管制度更完善了,群众的满意度提高了,参与创建城市的变化有目共睹。有数据显示,与创建前相比,试点城市食品安全监管现场检查的数量增加了28%,食品检验的样本量增加了21%,群众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率达到95%。
外出就餐已经成为越来越多老百姓的选择,数据显示,去年中国餐饮产业的销售额为35,779亿元,同比增长10.8%。对于如此庞大的市场,如何让老百姓在外“下馆子”更安心、更放心,是食药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关心的问题,而食品安全始终是餐饮业稳定发展的基础。
在7月2日举行的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示范企业交流会上,经过三个多月的审核与考察,中国烹饪协会公布呷哺呷哺、洛阳餐饮旅游集团、小南国、冰火楼、九毛九餐饮连锁、老娘舅、外婆家、山东舜和、盛世麒麟餐饮、饭美美等10家餐饮企业和餐饮服务公司为首批“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示范企业”。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表示:“此次‘示范企业’评选活动,不仅能更好的促进健康安全餐饮产业建设,引导我国餐饮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培育健康安全餐饮品牌,还能够发挥品牌餐饮企业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行业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实现诚信经营、依法经营、科学经营,切实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和实现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我们将食品安全理念贯穿到企业运营全过程,大数据应用到数据化备餐中。”湖南冰火楼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道,从2010年起,冰火楼建立企业信息数据库,每天将原料使用情况、客流信息、营业额等数据输入电子系统,通过对数据库中大数据分析,测算第二天需要原料种类数量,并通过电子系统向供应商下单,通过“以销定产”的方式合理管理库存,保证原料新鲜,从而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企业自购快速检测设备,每个门店每天对不同批次原料进行抽检并记录在案,充分保障原料质量安全品质,从源头杜绝食品安全问题发生。
规范外卖食品隐患亟待消除明确责任让便利与安全兼得
炎炎夏日,不想做饭,又懒得出门去饭馆,打开手机,轻轻一点,足不出户,各式各样的美食送货上门,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为老百姓日程生活中的常态。外卖食品干净卫生吗?是不是出自无照经营的黑作坊?“外卖一族”们享用便利美食的同时,也不禁心生疑问。
记者在刚刚发布的2017国人食品安全关注度大数据中发现,在与食品安全相关度最高的50个热词中,“外卖安全”连续三个月上榜。
据《2016-2017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在线订餐市场自2011年一直保持较高速增长,2016年市场规模达到了1662.4亿元,同时,在线订餐用户规模达到2.56亿,相比2015年增长率为22.5%,预计今年在线订餐用户将超过3亿人次。
“太忙的时候,或者像最近这种闷热天气,更不想下楼出去吃饭了,叫外卖是常事。现在用的多了,发现还是有实体店的餐馆外卖有保障。”在北京国贸上班的张先生是使用各大外卖APP的常客,但尽管如此,他在叫外卖的过程中还是遇到过外卖食品有问题的情况。随着网络食品购买力的提高,大量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食品经营自建网站带给消费者便利的同时也暗藏隐患。
毕井泉强调,要严格落实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责任,确保网上展示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真实,这就是确保线下生产经营者必须是实体店,而不是“黑作坊”;要确保送餐过程食物不被污染,因为送餐的物流公司是第三方平台挑选指定的;要确保对消费者提出的投诉得到及时处理,因为消费者是在第三方平台上订餐并结算的。
从选材烹调到配送的各个环节,商家本身的卫生环境、外卖平台入驻标准、快递小哥配送等都有可能影响食物的网络订餐的品质。目前,国家食药监总局正在制定《网络订餐监督管理办法》,围绕各界关注的外卖行业,明确平台对餐饮商户的准入、餐食安全信息透明,和送餐环节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管理责任。
近期,一段全聚德(江苏淮安店)后厨内疑似加工操作不规范的视频被曝光:不戴口罩、用手拿东西吃、抹布擦盘子、配餐期间玩手机……视频曝光后,该店为了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入了淮安市食药监局主导的“淮安透明食药监”系统。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将后厨的加工操作情况展示给消费者,任何消费者均可登录该系统在线查看视频。而此类监管举措源于《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五条:倡导餐饮服务提供者公开加工过程,公示食品原料及其来源等信息和国家食药监总局主导的“明厨亮灶”工程。
目前,虽然国家层面并未要求强制实施“明厨亮灶”管理,但部分省市已相继发布具体的实施方案并陆续实施。
北京: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推进“阳光餐饮”工程工作方案》,提出到2019年年底,“阳光餐饮”工程基本覆盖本市各类餐饮服务单位。
广东:将出台“明厨亮灶”处罚细则。2017年年底,所有学校、幼儿园、中央厨房、集体配餐及大型餐饮企业、企业食堂全面实行“明厨亮灶”,2019年所有持证的餐饮服务企业都要实行“明厨亮灶”。食品伙伴网注意到,在《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第三十二条中规定了“明厨亮灶”的要求。
河北:河北省食药监局推广应用“药安食美”社会共治平台,实现在线APP查看“明厨亮灶”执行情况。目前平台可查看3575家餐饮单位相关内容。
江苏淮安:江苏淮安食药监局推出“淮安透明食药监”公众版客户端,公众通过电脑或APP,可以随时随地查看食堂和餐饮饭店实时操作全过程,包括原料来源、生产过程、检验结果、当日菜品留样记录等。
广西柳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对食品进行检测
江西:2015年5月江西省食药监局发布《“实施洁厨亮灶,治理餐桌污染”工作方案》,要求餐饮服务单位采取透明隔断、开放明档、视频传输、网上晒厨房和设置参观走廊、参观窗口等多种形式,将餐饮单位的操作间、凉菜间、洗消间等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亮出来、晒出来,并且在示范单位“洁厨亮灶”考评表中,列为关键项。
......
随着《“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和《2017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发布,以及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相信后续会有更多的省市加入到“明厨亮灶”工程的建设中来。
黄色、红色、蓝色......在各大城市的街道上,飞驰的送餐车背着各式颜色的配送箱穿梭不已。提升网络订餐的卫生品质,配送环节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关注。
由于我国对配送箱的卫生标准、消毒标准没有专项规定,导致送餐箱的卫生状况在此前几乎是监管盲区。去年“3·15”,就有媒体曝光了部分送餐箱存在卫生安全问题——很多外卖送餐箱已使用一年左右,却从未进行过消毒;送餐箱没有专门的地方储存,与拖把等杂物摆放在一起等。
7月11日,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网络订餐首个配送箱消毒标准,对送餐箱的感官指标、微生物限量指标以及餐饮配送箱(包)清洗消毒方法作出了明确规定。该标准要求送餐箱菌落总数小于100 CFU/平方厘米,通俗地讲就是送餐箱消毒后的内环境应该比纸巾更干净。
在食品配送过程中,如果卫生环境不合格,有可能遭遇二次污染。因此,对送餐箱等配送工具进行标准化消毒是十分必要的。此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制定《网络订餐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时,就明确提出“送餐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使用安全、无害的配送容器,并保持容器清洁”。中国烹饪协会首个配送箱消毒标准的出台,填补了相关领域的标准空白,有助于规范配送工具的清洗消毒,有助于提升网络餐饮配送环节食品安全水平,也有助于保障消费者餐饮安全。
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每个老百姓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食物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和味蕾;走出电视纪录片,实际生活中我们每天一日三餐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食品是否安全、品质能否保证是每一位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
“对中国的食品安全既要有信心,也要看到差距和存在的问题。”毕井泉表示:“存在的差距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是对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必须‘零容忍’。”
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让预防“跑”在问题前面,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下,“舌尖上的焦虑”将成为过去,“舌尖上的安全”成为常态,“舌尖上的享受”成为老百姓每天幸福感最简单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