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党建,如何破难
——杭州打造“红色集群”的探索和实践
2017-05-24
◎本刊记者 徐 艳
特色小镇党建,如何破难
——杭州打造“红色集群”的探索和实践
◎本刊记者 徐 艳
这是一片梦想的热土、创新的摇篮,这是一个人才的高地、创客的空间——
梦想小镇、云栖小镇、基金小镇……自2015年浙江开启特色小镇建设以来,杭州市先后谋划建设了各类特色小镇100余个,其中19个小镇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占全省的1/4,涉及信息经济、旅游休闲、文化创意、金融健康、高端制造等产业领域,通过近两年培育,特色小镇内新兴产业初步集聚,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创新要素加快汇聚,制度供给推陈出新,已经成为杭州经济转型、创新驱动的亮点平台,中财办、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在杭州举办了全国特色小镇建设现场会,总结推广杭州经验。
被《纽约时报》称作“母鸡妈妈”和“严厉教官”的张洁,是华旦天使投资CEO、个推联合创始人。怀里抱着她的二娃、站在梦想小镇春日阳光里,杭州创客圈大名鼎鼎的“花姐”就这样“两不误”地接受记者采访,“我们家方毅18岁就入党了,曾经是华星时代广场联合支部的书记,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党的阳光雨露,记得蔡奇任杭州市长时,我们还作为浙大学生创业代表受邀参加座谈会。”
2015月5月,张洁和方毅在梦想小镇创立“湾西加速器”,去年“个推”C轮融资超7亿元,他们的照片挂在小镇党建服务中心的创业导师墙上。
一位小镇的党委书记这样感慨道,如果说,当年安徽凤阳小岗村是体制机制的创新,那么特色小镇是发展形态的创新。
特色小镇党建,难在这里是“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新型空间,高端要素集聚,新业态、新群体和新组织大量涌现,既有前沿性、又有紧迫性。
为此,近年来,杭州市紧盯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结构调整的新动向,着重从完善组织网络、促进事业发展、创新工作方式、强化队伍保障等方面寻求突破,逐步探索一条与经济社会和特色小镇发展新趋势相适应的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形成了余杭梦想小镇党委、西湖云栖小镇党委、上城山南基金小镇党委等一大批特色小镇“红色集群”。
徐晖摄
难点之一:发展快、分布散破难办法:“一核多堡”完善组织网络
位于云栖小镇的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定位于以基础科学研究与前沿技术创新为目标、以博士生培养为起点的民办高水平科研教学机构。2016年12月10日正式成立,由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担任院长。
“有党员的地方就应该有党组织!”作为无党派人士的院长施一公教授,十分重视并积极倡导在高研院成立的同时建立党组织,“一定要发挥党组织在高研院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017年1月20日,经小镇党委同意,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党支部成立,全院目前全职在岗的11名行政人员中有8名党员。首任支部书记杨文涛来自中国科技大学,曾经担任学校的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具有丰富的党务工作经验。
“高知群体、青年群体集聚的特色小镇,两新组织规模以小居多、变动较快、党员分布较散,这是小镇党建的难点所在。”在梦想小镇,杭州市委组织部新经济与新社会组织党建处处长陈豫林对记者说,“我们着力构建‘一核多堡’的组织网络,有效推动党的组织扎根基层。”
针对特色小镇空间聚合又相对开放的特征,注重运用区域化的理念,以扩大有效覆盖为目标,区域建党委,统筹领导特色小镇党建工作,采取大单位带建、小单位联建、区域分片兜底建等方式灵活建立党组织,建立形成集群式、嵌入型、全覆盖的党组织网络。目前,除旅游休闲、文化传承、航空运输等不涉及两新组织党建的特色小镇外,杭州共建有特色小镇党委29个,领导管理两新组织党组织339个、党员8400余名。
根据特色小镇入驻单位类型多样、隶属关系多元的实际,打破体制壁垒和传统的党员管理方式,杭州市通过创新联动模式,推动不同体制、行业的党组织形成资源整合的党建共同体。山南基金小镇党委构建“山南红色联盟”区域党建平台,打造以基金小镇党群人才服务中心为原点的党群活动圈,通过“支部+社团”等方式开展线上线下活动,成为小镇党员的温馨港、人才的加油站。余杭区梦想小镇党委通过创新组织设置、创意支部生活、创优服务帮扶、树立创客先锋、创设环境基础等“五创”举措,推动党建孵化与创业孵化同步,累计集聚创业项目910余个、创业人才近8700名,融资总额达34.5亿元,孵化创业党支部8个,吸纳党员105人。
难点之二:介入难、难深入破难办法:党建+“认同”促发展
“服务特色产业难,深入难,这里每时每刻都在呼唤党建创新!”坐在小镇党群服务中心,云栖小镇党委书记吕钢锋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这里是当今世界最新最前沿的产业集聚群,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海归人才的比例很高,党建如何深入、引领发展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老的灌输式的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
“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是云栖小镇利用互联网、智能化形成的一个党建+的服务品牌。
特色小镇两新组织中集聚了大量初创企业、新兴产业,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较强。立足于增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党组织资源整合的优势,创新搭建“一站一会一团队”平台,强化“零距离”全方位服务,营造亲商、安商、稳商的良好环境。“一站”就是在特色小镇设立融党群服务、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站,通过下沉市场监管、民政、社保等条块资源,为两新组织提供一站式、标准化服务。“一会”就是建立政企对接会,邀请业务部门与入驻企业面对面沟通,了解发展需求、落实扶持政策、解决实际问题。“一团队”就是采取志愿报名和组织选派的方式,以特色小镇青年党员、企业骨干、专业人才为主体,充分吸纳条块力量、社会资源,组建民生类、经济类等特色服务团队,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集成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上城区南星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斌达认为,我们要树立一种党建文化的自信,党组织团结凝聚党员群众不仅要增进利益认同、情感认同,在特色小镇和两新组织中尤其要注重增进价值认同纽带,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完善人才发展环境、深化人才服务,努力当好服务发展的“店小二”。
“在党组织的引领下,现在基金小镇很多年轻人争着入党,党员指标街道都向小镇倾斜,优先发展小镇党员。”南星街道党工委组织员蒋晓伟告诉记者。
难点之三:人员、经费之困破难办法:强化保障机制
大多数新经济新业态企业在初创阶段,企业的主要精力集中在经济效益上,对党建工作缺乏关注和投入,从而导致党建工作经费来源不足、党建活动阵地匮乏等问题,这也是特色小镇党建面对的困难。
“党务工作力量相对短缺,特色小镇虽然高素质人才集聚,但熟悉党建工作的高素质党务工作者并不多。特别是近年来未来科技城、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区域信息产业、互联网金融的爆发性增长,党务工作人才的数量、质量明显跟不上形势需求。”余杭区委组织部的调查显示。
对此,杭州市加大对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力度,落实职业化培养、规范化管理、同等化使用,让党务工作者有成就感、安全感、尊严感,以增强党建的力量保障。注重从特色小镇管理机构或龙头企业党组织书记中选任特色小镇党委书记,从街镇党员干部、特色小镇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中选任党委班子成员,建立党费返还、财政补助、企业自筹为主的党建经费来源渠道。
“我们的员工平均年龄只有30.8岁,每周就有一项发明专利产生,要实现数据强国梦,我们看中的不是物理空间,而是产业发展的环境。”云栖小镇的数梦工场党总支书记、执行总裁郑志松是西湖区的党代表,他今年的党代会提案是关于统筹特色小镇产业布局的建议。
据了解,杭州市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人选。目前,市县两级“两代表一委员”中有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59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