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呈现问题还是发现问题

2017-05-23蒋森

关键词:历史课堂问题导学应对策略

蒋森

摘 要:问题导学,旨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也有助于丰富教师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本文通过观察历史课堂中教师“呈现问题”和学生“发现问题”的异同点,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历史课堂;问题导学;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68-1

问题导学,就是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搭起一个思维的平台,通过问题重组教学内容,协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让学生的学习与原有的经验、知识建构产生联结,从而,丰富已有的知识并获得新知。“问题导学法”符合建构主义倡导的“把学习回归到学习的主体,让学习者有主动参与知识建构机会”的理念。它以“问题”为载体,以教师之“导”为主线,以学生之“学”为核心。问题设计,就是在确定了明晰的教学目标,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做好问题的预设,即把知识、方法、情感等教学目标化解到问题中。

一、“问题导学”第一步:教师的精心设问

教师首先要依据课标,明确教学要求,确立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中,要有思维含量和有一定的价值。其次要有层次性和系统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问题时,在问题的难易度上,一般由易到难,体现一定的梯度。其三、要有启发性。启发性问题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其四、要有开放性问题,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易引起广泛的参与和讨论。

观察片段一:在必修二专题五第三课《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一课的课堂教学中(课程标准为: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教师在教学情境的支撑下,设计了以下7个问题:

1.斯大林模式有哪些弊端?(上节课知识的复习)

2.面对这些弊端,如果你是苏联领导人,你会如何改革?(开放性问题)

3.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解决了哪些弊端?还存在什么问题?

4.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措施,解决了哪些弊端?还存在什么问题?

5.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措施,解决了哪些弊端?还存在什么问题?苏联局势急剧恶化,迅速解体的表现?

6.根据以上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解体的根源是什么?(3~6题是本课知识的建构)

7.我国在建国初期也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体现在哪里?后来出现了哪些问題?解决的方法是什么?(横向比较)

二、“问题导学”第二步:教师的激发和追问

学生的生成性问题。一般可分成三类:疑惑、质疑和进一步探究。疑惑是指部分学生或许没有听懂、或未能理解知识的内涵和知识结构。这可以通过进一步创设情境来解释说明,还可以通过课后辅导来解决。质疑则是学生在思考后,在知识建构中产生了思维冲突而提出的问题,思维含量高。这就要考验教师的“功力”了。此时教师有三种途径来处理,或直接释疑、或化解为探究性问题通过合作讨论来解决、或放到下节课(这样教师就有充足的时间来做足功课了)。而进一步探究式的提问,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可参照“质疑”类问题来处理,若离教学目标太远,最好还是课后交流。

观察片段二:同样以上面一课为例,在教学实施中,学生的生成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苏联领导人是否知道这些弊端?(疑惑)为什么三代领导人的改革都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疑惑)阻挠改革的是哪些人?(质疑)

2.苏联领导人为什么仍然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而不重点发展轻工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质疑)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怎样?(进一步探究)

3.西方的和平演变为什么会起作用?(进一步探究)

4.为什么苏联解体时,国内未发生大的动荡,而是非常平静?(进一步探究)

上述基于这一堂课的两则观察片段,说明了教学过程不是单一的、静态的和封闭的过程,而是不断发展、生成的动态过程。片段一的问题构建的“是什么”的实体思维。片段二的问题则在此基础上进入到了“为什么是”的过程思维,体现了随着学生疑惑的出现,片段一的预设问题所构建的知识被质疑,课堂进入了“非预设”状态。学生的思维层次在这时有了提升的可能和冲动,情感体验也处于发展的准备中。这时学生会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则在引领和追问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构建和学科思维、学科能力的提升。

三、“问题导学”的第三步:教师的引导和评估

其实分析一下片段二中的部分问题,它们仍在课程标准的要求范围内,却是从学生的角度提出的问题,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发展。如果学生没有发现这些问题(即课堂生成性不足)怎么办?是不是不讲这些问题呢?

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状态、对学习规律有比较准确的评估,对问题情境的营造和学生思维的引领有比较成熟的策略。这不是要求教师把学生“拐”到教材的既定答案中,而是要促使学生成为一个探索者、发现者。教师应成为学生思想火焰的点火者,在为学生而存在的历史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与历史中的人和事的“互感”中共鸣。

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持续阅读和写作,训练自身的学科能力,提高对历史课程理念的理解,磨练语言表达,提升自身思想的高度而增强课堂驾驭能力。这样的教师在历史课堂中,才会从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和学习的规律出发,激发和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更加全面认识历史事件,勇于提出质疑,寻找史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形成持久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增强学科思维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志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6(05).

[2]贺千红.例谈历史学科课堂提问的“过程”目标[J].历史教学,2014(19).

[3]李峻.品读诗情画意,倾听历史回声[J].历史教学,2016(09).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问题导学应对策略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