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走出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二)

2017-05-23文徐骏

一带一路报道 2017年1期
关键词:技术标准走出去铁路

文徐骏

(1978-),男,中铁二院科研院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高柏松

(1974-),男,中铁二院科研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杨吉忠

(1982-),男,中铁二院科研院所长,高级工程师。

杨泉

(1989-),男,中铁二院科研院,工程师。

中国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走出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二)

文徐骏

(1978-),男,中铁二院科研院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高柏松

(1974-),男,中铁二院科研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杨吉忠

(1982-),男,中铁二院科研院所长,高级工程师。

杨泉

(1989-),男,中铁二院科研院,工程师。

中国铁路“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着国外同行在技术标准上的激烈竞争,集中体现在中国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对国外市场的适应程度和国际市场对中国标准的接纳程度两个方面。针对中国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走出去”面临的诸多问题,从现行体系优化、导读编制、兼容互通手册编写等方面开展对策分析,并提出国际化战略实施路线图,为中国铁路“走出去”发展战略提供技术支撑。

铁路工程 导读编制 国际化战略 体系优化 标准体系

一、引言

当前,中国铁路面临“走出去”重大机遇,中国铁路相关企业已在境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揽了铁路项目。中国铁路“走出去”推动了中国铁路技术标准融入国际市场,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1)国际铁路技术标准的制定及相应的运用规则为一些铁路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所主导,技术标准已成为这些国家制约国际竞争对手、保护本国(地区)市场的重要手段,中国铁路在“走出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面临国外铁路发达国家在技术标准上的激烈竞争,其集中体现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对国外市场的适应程度和国际市场对中国标准的接纳程度两个方面;(2)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在系统、全面总结国内铁路建设和运营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的,“走出去”之后难免会碰到因国情差异而出现的各种问题,完全照搬中国标准合理性存在一定问题;(3)具体层面,就铁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来看,现有体系分类方法很难全面涵盖本领域的全部标准,表述体系结构时往往选择逻辑性较强的维度对某一子系统进行结构划分,但某些标准构成的子体系则很难划分其层次结构[1-2],如现行《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根据其内容很难明确界定是基础类还是通用类;因技术条件、市场环境、国情差异等因素,现阶段对中外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现有标准体系概况、演变发展历程或具体标准差异进行介绍,国际化战略及对策方面缺乏深入探讨[3-7]。

为此,有必要对中国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走出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全面分析,通过上期中外标准体系对比及案例分析,本文将紧密结合“走出去”面临的问题,重点从改善标准灵活性角度有针对的进行对策分析,以推动中国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完善[8],从而更好地“走出去”,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下文将分别从标准体系优化、导读编制、兼容互通手册编写、实施路线图等方面详细阐述。

二、中国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优化

中国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走出去”面临的问题在“问题”篇已阐述,主要包括国情差异、标准体系中等级和级别维度不强、开放兼容性不足、标准条文过细且多为结论性、资源共享平台缺乏等问题。为此,推动中国铁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走出去”,首先需解决标准体系优化问题,大致有以下两种方案:一是建立与国外相似的国际版标准体系;二是主体维持中国现行标准体系不变,适当优化调整。第一种方案将失去中国铁路标准体系的特点和优点,同时国内和国外采用两套标准也难以解释,因此不建议采用;第二种方案的标准体系既能体现我国特点,又能与国外技术标准对接。因此,优化原则应坚持“以我为主,开放兼容”,同时应紧密结合目前中国铁路技术标准体系现状、标准国际化进程、实施可行性等,以及“走出去”面临的问题,提出优化调整后的中国铁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体系。

2.1 中国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进程

中国铁路建设标准的国际化进程大致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标准相互竞争阶段:本阶段主要对应情况是中国与国外铁路发达国家抢占亚洲、非洲、南美洲等海外铁路市场,中外技术标准之间是相互竞争关系。

标准兼容互通阶段:本阶段主要对应两种情况:一是中国在铁路较为发达的国家(例如东欧等)修建铁路,需要考虑项目中不同技术标准的混合应用;二是中国与国外铁路发达国家均在某一国家修建铁路,需要考虑路网中不同技术标准铁路的互联互通。

标准融合阶段:本阶段主要对应两种情况:一是两个国家双向标准融合,即中国标准与铁路建设国双方经过研究后形成共同认可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开展相互认证,从而达到市场共享的目的;二是多国标准融合,既包括某区域内的国家群体,也包括被全世界国家认可的铁路国际标准。

目前,中国正在实施的绝大多数海外铁路项目属于标准相互竞争阶段,个别项目为标准兼容互通阶段,而标准融合阶段的时机则还远未成熟。因此,目前中国铁路标准国际化战略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地推广中国标准,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尽快抢占海外铁路市场。

2.2 中国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优化调整及可行性

(1)体系分析

现行中国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是在技术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等)的约束下,划分为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TB)(建议随体系优化考虑更改为CR)、企业标准(Q/CR等)三个等级。

在铁路工程建设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均是强制性的,明确了铁路工程结构的功能、性能。而企业标准作为实施层面是推荐性的,企业可以根据所在国具体国情进行调整,并在合同中约定。这种框架式结构可以解决中国标准规定过细和完全照搬无法适应国外国情之间的矛盾,既为企业“松绑”又有利于和国外接轨。

国家标准(GB):属于基础标准,主要是关于铁路公共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标准,以及关于材料、计算等方面的标准,具有强制性。

行业标准(TB):具有强制性,可进一步划分为基础标准和通用标准,均具有强制性。其中,基础标准包括术语、计算、试验类等,对其他标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通用标准有三种比选方案:①编制《铁路工程勘察设计基本规范》《铁路工程施工基本规范》《铁路工程验收基本规范》,每本规范编制时首先按照专业划分,再按照客货共线(普速)、高速客专、城际客专、货运专线等不同类型提出技术要求;②编制《铁路工程××(专业)设计、施工、验收基本规范》,(共有线路、桥涵、隧道、路基、轨道、站场、电力、牵引供电、通信、信号、信息、机务车辆、房建、给排水及环保约14本)、《铁路地质勘察基本规范》《铁路测量基本规范》,每本规范编制时再按照客货共线(普速)、高速客专、城际客专、货运专线等不同类型提出技术要求;③按照运输类型分成五个子体系(其中一个为规划),分别编制《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设计、施工、验收基本规范》《城际铁路客运专线设计、施工、验收基本规范》《货运专线铁路设计、施工、验收基本规范》《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施工、验收基本规范》拟规划《高速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施工、验收基本规范》。方案一以阶段划分为主线,方案二以铁路结构为主线,方案三以铁路运输类型为主线,横向综合分析比较,推荐方案二。它实质上是强调铁路工程结构功能、性能,与国外标准习惯的标准划分相对应,且更为细致,易于将来中外标准之间的对接,同时也避免了方案三带来的标准之间内容存在重复的缺陷。具体如图1所示。

(2)可行性分析

根据推荐标准体系结构图,即可对现行标准进行梳理。

国家标准(GB):关于公共安全、健康、环保、材料等标准均维持不变;

铁路工程建设现行的7本国标包括《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2006)、《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2006)、《Ⅲ、Ⅳ级铁路设计规范》(GB50012-2012)、《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9)、《铁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216-94)、《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50226-2011)、《铁路工程基本术语》(GB/T50262-2013)等,在标准体系表中的等级均应相应下调。

行业标准(TB):行业标准按照级别维度又分为基础标准和通用标准。基础标准可再分为术语符号、试验测试、共性设计三类,基本维持现行标准不变。需要强调的是,新增加《铁路工程设计基本规范》,应对铁路按照运输类型(高速、重载、城际、客货等)进行划分,并提出铁路的各专业(子系统)划分,对铁路的总体功能性能、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均提出明确要求,与欧盟EC指令起到的作用相类似;通用标准从铁路工程建设的子系统和专业分工角度出发,共新增16个标准:《铁路工程线路设计基本规范》《铁路工程测量基本规范》《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基本规范》《铁路轨道设计、施工、验收基本规范》《铁路桥涵设计、施工、验收基本规范》《铁路工程隧道设计、施工、验收基本规范》《铁路工程路基设计、施工、验收基本规范》《铁路站场设计、施工、验收基本规范》《铁路牵引供电设计、施工、验收基本规范》《铁路电力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基本规范》《铁路通信设计、施工、验收基本规范》《铁路信号设计、施工、验收基本规范》《铁路信息设计、施工、验收基本规范》《铁路机务车辆设计、施工、验收基本规范》《铁路房建设计、施工、验收基本规范》《铁路环境保护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基本规范》。这种划分方法与欧洲铁路标准划分为5个结构子系统(基础设施、能源、轨道旁控制指挥和信号传送子系统、车载控制指挥和信号传送子系统、轨道车辆子系统)和3个功能子系统(运行和交通管理子系统、维护子系统、客运及货运服务远程信息处理子系统)的划分相类似,只是更为细化,与其标准对接时比较方便。通用标准应明确各子系统的功能、性能要求,并充分衡量技术性、经济性、创新性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将共性要求抽离出来,对于高速、城际、重载等不同类型的铁路可单独提出不同关键参数和技术要求。标准编制应尽量避免提出实现功能性能的具体实施方法,以避免规定过细过死的情况。

企业标准:按照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管理等分类,基本维持现有标准不变。

三、中国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导读编制

编制《中国铁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导读》可以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向世界展现我国铁路系统齐全、高速铁路领先的技术优势;二是为企业作技术支撑,便于中国企业在海外项目中与外方的沟通;三是归纳整理我国铁路在标准编制过程中的基础性研究成果资料;四是为下一步与国外标准的对接作好准备。

《导读》在中国现行的铁路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编制,其结构见图2。为便于国外工程人员根据铁路类型使用,系列共分为6册,分别是基础分册、高速铁路分册、客货共线分册、城际铁路分册、重载铁路分册、高速客货共线分册(拟规划),其中,高速客货共线我国基本没有市场需求,但国外项目国情差异很大,例如中国承建的俄罗斯高铁要求实现时速400km/h的高速客货共线,在此提前进行规划。分册之间可以出现重复内容,以保证分册的独立性。这种方式对线路的类型划分明确,易于海外铁路工程技术人员理解和使用。

基础分册主要包含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体系、基础标准(术语符号、检测试验、共性设计等);其余分册编制时,按照线路、测量、地质勘察、轨道、桥涵、隧道、路基、站场、牵引供电、电力、通信、信号、信息、机务车辆、房建、环保等编制子册。

导读编制时,应考虑铁路建设国工程人员的思维习惯,以各子系统为主线,将现行勘测、设计、施工、验收等技术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合并整理,并应注意加强对现有条文的原理性详细解释,并编制相应的算例。

图2:中国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导读框架图

四、中外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兼容互通手册系列的编制

编制《国际、国外技术标准兼容互通性手册》系列主要能起到以下两种作用:

(1)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企业“走出去”必定会遇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很多铁路建设国具有一定的铁路基础,中国标准完全输出被接纳的难度很大,面临的更多情况是与国外标准的对接,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种模式,一是在单一项目中不同技术标准混合应用;二是按中国标准修建的铁路要考虑与路网中的其它铁路互联互通。编制《手册》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实施项目中遇到的实际技术问题,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2)为下一步中外技术标准的相互认证和引用做好准备

铁路建设国在铁路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以后,必然有建立自己铁路建设标准体系的需求,而中国标准与国外主流国家标准、铁路建设国已有的标准之间必然有激烈竞争,编制《手册》可以回答中国标准与国外标准之间的等效性问题,可以突出体现中国铁路标准的优势和特点。为下一步铁路建设国与我国标准相互认证或直接引用做好准备。

虽然,从目前海外铁路项目实施情况看,距离中外标准相互认证还有一段距离,市场需求不明显。但是,中国铁路标准应着眼未来,提前布局,开展与欧盟国家(德国、法国、西班牙等)、日本、美国、俄罗斯等铁路发达国家的铁路标准和UIC、ISO、IEC、EN等国际标准的兼容互通研究,并编制《国际技术标准兼容互通性手册》系列和《国外技术标准兼容互通性手册》系列。具体实施时,应结合海外铁路项目具体实施情况,针对铁路建设国具体要求逐步开展,不断补充完善手册系列。

五、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战略实施路线图

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战略方案实施路线图如图3。

图3:中国铁路工程建设国际版标准体系构建实施线路图

(1)铁路标准信息化平台建设

目前,我国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宣贯力度还不够。例如在某国外项目中,外方业主要求提供国内的成套技术标准,但是无法在互联网上找到专业网站下载资料。从推广输出标准的角度出发,应建立官方铁路标准信息化平台,将标准的中、外文版,标准修订和变化,国外铁路建设项目相关信息、国内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等集中发布,有助于提高中国铁路影响力。需要强调的是,在此过程中,应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后因国情不同,会碰到很多新的问题需要开展研究,其中很多研究并不是从零开始,可以采用和借鉴以前的成果。但是,因为缺少信息平台,很多企业需要“背靠背”开始研究,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成本很高。通过信息平台可以为海外项目实施企业提供一个征集标准冲突问题解决方案的平台,并建立与中国铁路总公司、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高校院所等单位的联系,整合铁路技术资源及研究成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撑。

(2)国外标准互认证和国际标准参编

中国标准“走出去”的具体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工程项目中标准应用;2)铁路建设国认证或引用;3)纳入国际标准。在完成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版体系建设以后,应进一步推动标准的相互认证。相互认证首先是开展国家之间标准的认证工作,建议结合目前中国海外铁路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尽快开展中国铁路标准与国外标准的相互认证可行性和实施方案研究工作,可以优先选择亚洲、非洲国家作为突破口。此外,中国应充分利用UIC、ISO、IEC等国际组织成员国的身份,积极参与铁路国际标准编制,争取将中国标准纳入国际标准。

六、结论

(1)针对目前中国铁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走出去”的制约因素(国情差异、体系架构差异、理论差异等),按照“以我为主、开放兼容”的原则,基于中国铁路现状,提出中国铁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走出去”战略实施方案,涵盖中国技术标准导读、中外技术标准兼容互通、中国技术标准体系调整等措施,可为完善我国现行技术标准体系和实施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提供参考。

(2)紧密结合目前中国铁路技术标准体系现状、标准国际化进程、实施可行性等,在“问题”篇基础上,提出优化调整后的技术标准体系。并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三个层面提出具体调整思路,具有一定可行性。主要体现在:1)强调了标准体系的等级维度和级别维度,梳理了现行标准体系调整后国标(GB)、行标(TB)、企标(Q/CR)的等级划分,基础、通用、专用的级别划分均很明确,解决了标准之间约束关系不明确的问题;2)新编了1本行业基础标准和16本行业通用标准,解决了标准内容规定过于明确和细致而造成的不能适应国外国情的问题。

(3)中国铁路取得的成就已经获得全世界认可,随着中国铁路“走出去”进程的不断发展,铁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国际化势在必行。中国铁路在“走出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面临国外铁路发达国家在技术标准上的激烈竞争,中国标准国际化过程应逐渐从与国外标准竞争走向兼容,并最终走向融合,成为国际标准重要组成部分,引领世界铁路发展。

责编:向雯

[1] 孙智,张守健. 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复杂性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2012,45(S2):277-283

[2] 许佑顶,高柏松,杨吉忠,徐骏. 中国铁路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走出去”战略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6(5):116-122

[3] 安国栋.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技术标准研究与探讨[J]. 中国工程科学,2010(3)∶15-21

[4] 张在明. 我国岩土工程技术标准系列的特点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J]. 岩土工程界,2003(3)∶20-26

[5] 刘春青,闫笑鸣,徐世东. 欧盟铁路系统技术法规体系构建初探[J]. 中国标准化,2014(12)∶ 59-76

[6] 郭玉华. 欧洲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体系分析研究[J]. 中国铁路,2015( 9)∶ 52-56

[7] 韩信. 中欧(法)岩土工程标准规范体系差异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2011(11)∶117-121

[8] 吴明友,米隆. 加快构建我国铁路工程建设新的建设技术标准体系[J]. 铁道工程学报,2007(11)∶83-88

猜你喜欢

技术标准走出去铁路
浅析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深海采矿船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订
对特高坝抗震设计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探讨
铁路通信线路维护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无人机在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
GSM-R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