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合作 花开丝路
2017-05-23史瑞
文:本刊记者 史瑞
园区合作 花开丝路
文:本刊记者 史瑞
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郊区的东方工业园大门。(本版图片/视觉中国 供图)(张翅 制图)
东方工业园一家制鞋厂招工,排队等待面试的两名当地女青年正在交流。
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向南驱车40公里,有一处现代化的工业园,园区大门上写着“东方工业园”几个巨大汉字,这里是中国企业在埃塞投资的工业园。
20多岁的迪米斯是园区一家鞋业的管理骨干,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他的中国名字叫“上海”,“在这里我掌握了制鞋技术,还去中国东莞培训了一年多中文。”如果没有中国公司在埃塞投资建厂,他很可能还处在失业状态。
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显示,我国正在全球50个国家建立118个各种类型的产业园,其中有77个散布在“一带一路”沿线的23个国家。东方工业园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企“走出去”在海外建立产业园区的一个缩影,与其他园区一样,从一开始就践行着“互惠共赢”的宗旨:就近取材,降低生产成本,开展以技能、语言为主的多种培训,带动就业提升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成品销售不仅带来收益还创造出口创汇。这些合作园区不仅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平台,也是产业集聚的平台、多层交流的平台,在“一带一路”倡议落地中,承载着越来越重要的节点和支撑作用。
从合作园区读懂互利共赢
2016年12月9日至10日,一场以“国际产业园区合作发展”为主题的论坛在西安召开。论坛发起人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主席吕建中表示,星罗棋布的产业园区正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纽带和引擎,重塑国际间产业发展的合作模式。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参与境外产业集聚区、经贸合作区、工业园区、经济特区等合作园区建设”。合作园区正成为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产业布局的重要承接平台,国际社会也正透过合作园区这一窗口,读懂中国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
同样是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显示,合作园区带动了各行各业的中资企业“走出去”,其中轻工纺织类企业占30%,建筑建材占15%,机械电子占10%,资源生产加工占11%,商贸物流占20%。对于企业而言,合作园区无疑是“走出去”的公共平台。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左小蕾表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中,尤其是中小企业可能会遇到一些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选择参与海外产业合作园建设,抱团出海、集群式“走出去”是一个重要尝试,也是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市场至关重要的一个模式。
构建“串珠状”经济合作格局
“在‘一带一路’这个国际合作平台上,园区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刘卫东表示,“一带一路”将采取“点轴带动”发展模式,即通过核心城市节点,连接综合交通运输干线,并以其为发展轴线,带动经济带的发展。这个“点”就是园区和节点城市,它是经济合作走廊的基础,是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最核心所在。根据相关规划,我国将选择30至50个节点城市,根据自身发展优势和功能定位,建立农业、工业、旅游等产业合作园,形成“串珠状”经济合作格局,以产业园为支点“点轴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生态将重焕生机。
目前,在“点轴带动”发展思路下,“一带一路”未来发展轴线已进一步细化为包括中俄蒙,新欧亚大陆桥,中伊土、中巴在内的9大经济走廊,沿各经济走廊将建设重点产业园超20个,其中包括位于新欧亚大陆桥沿线的产业园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新城经济特区”;位于中俄蒙经济走廊的“满洲里、二连浩特和绥芬河(东宁)、吉林延吉(长白)重点开发实验区”;位于中新(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中马钦州产业园”“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印尼—中国综合园区”“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区”等,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除已公布的瓜达尔港、关丹港外,还包括西哈努克港、雅加达港等近10处。
“园区经验”的示范意义
产业园区被认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经验,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国内工业园区经验开始向全球复制。近年来,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提出希望与我国共建合作区,来增加就业和税收,扩大出口创汇,提升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升温的企业“走出去”浪潮推动了相关政策的出台。自2006年起中国政府开始批准建立“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10年来,合作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数量逐渐增多,分布日益广泛,影响逐步扩大。”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处长陈忠表示,合作园区的建设既是中国创新对外合作模式、促进对外投资转型升级的需要,也契合东道国的引资需求和发展关切。
学者们也表示,在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国园区经验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说极具示范意义。
责编:彭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