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糕妈妈:母婴超级大号炼成记

2017-05-23杨绚然

恋爱婚姻家庭 2017年17期
关键词:丹阳年糕育儿

◎文/杨绚然

年糕妈妈:母婴超级大号炼成记

◎文/杨绚然

李丹阳归纳了她成年后做的三件违背父母意愿的“叛逆”事:医学专业硕士毕业不当医生、死活要嫁给一外地男人、辞职。的确,没有这三件事,也许就没了今天的母婴微信大号“年糕妈妈”。

给自己解套

李丹阳出生于传统家庭,爸爸是公务员,妈妈也是传统的家庭女性,他们像很多父母一样,对儿女未来的期待就是一个词——稳定。

2003年高中毕业时,李丹阳想报考新闻专业,但在此前,伊拉克战争爆发,记者闾丘露薇进入前线,李丹阳爸妈隐隐担心自己天不怕地不怕的女儿未来也像她一样,于是坚决反对。后来,李丹阳遵从了父母的意愿,报考了医学专业,并获得浙江大学本硕连读资格。

李丹阳说,父母的教育一直比较传统,认为女生大学不挂科,工作过得去,找一个工作稳定的老公就够了。“这对我的影响比较大,一直到生孩子。”

李丹阳是一点点突破这种束缚的,而这种改变,离不开她当时的男朋友林威——也是她现在的老公、年糕妈妈的CEO。李丹阳和林威相识于选修的体育课,两个人相恋之后,林威为李丹阳打开了另一扇窗,鼓励她去做真实的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因此,毕业之后,李丹阳第一次违背了父母的意愿,没有选择家乡的医院,而是进入中国平安,从事产品的核保和运营。

这样的工作几年如一日,李丹阳始终有些郁郁不得志,尤其看到以前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学现在都事业有成,她心里的失落感愈发严重。那时候,李丹阳默默为自己想好了退路:回家生孩子。“当时也没有勇气跳槽,现在回想起来那就是一种逃避。”李丹阳说。

后来,在经过大半年的备孕之后,她顺利怀孕。为了更好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她开始看一些育儿书。但在看书的过程中,李丹阳发现,国内的育儿书虽然很多,但真正写得好的却很少,甚至不同的版本说法也有所不同,比如有的书说孩子一岁之内不能吃酸奶,有的说6个月以后就可以吃。也许是出于专业敏感,李丹阳开始翻阅外文材料去考证,并记录笔记。为了让家人统一观点,她还将这些打印成材料发给家里人,甚至会为他们讲解。

本文主人公

慢慢地,爱分享的李丹阳也开始把自己总结的资料发到各种妈妈群里。当时,很多人都鼓励她去写微信公众号。和老公商量后,2014年7月31日,李丹阳在个人公众号“年糕妈妈”上发表了第一篇微信文章。

踩到内容创业的风口

李丹阳并不知道自己会踩在内容创业的风口上,只是单纯地想要分享一些内容。一开始她保持着一周三篇的更新节奏,逐渐聚拢了几千粉丝。当时在宝洁担任华东区域供应链总监的林威有着不错的收入,所以两人并没有太多经济上的压力,因此,在产假结束之后,李丹阳开始考虑辞职经营公众号,这样也可以多一点时间陪陪孩子。

2015年年初,粉丝数开始爆发性增长,李丹阳的更新频率也由一周三篇改为了一周六篇,她招了自己的第一个助理,并开始组建团队。

这个市场无疑是大的,一方面,人们对能节省时间的知识需求会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无论是哪个行业的人,在有孩子之前,育儿方面的知识几乎都是空白的。有投资人嗅到年糕妈妈未来的市场空间和商业价值,想要投资,这其中包括被年糕妈妈睡眠系列文章圈粉的经纬中国投资人,但李丹阳都拒绝了。“那时候觉得并不需要资本介入,糕爸也没有全职加入,觉得做成小本生意就挺好的。”李丹阳说。

后来,从知名主播转行为天使投资人的紫牛基金创始合伙人张泉灵找到李丹阳,并带着紫牛基金创始管理合伙人、猎豹移动CEO傅盛一起在上海碰面,说服了李丹阳接受融资。李丹阳回忆,当时张泉灵说,一个企业小而美是很容易的,特别大也很容易,但从小往大的过程很艰难,这个过程中就需要资本的推动来帮助创业者去加速进程,否则后面会很痛苦。

这一点打动了她,于是,2015年7月,年糕妈妈接受了紫牛基金和经纬的投资。如今,年糕妈妈团队已由2015年年初的二十几人增加到一百六七十人,粉丝数也增长到了700多万。

从内容到电商

年糕妈妈发展到如今,文章阅读量在10万以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找好的选题依旧是团队要持续面对的问题。在这方面,李丹阳的经验是,要保证自己不断更新,跟随用户的喜好往前走,不然用户很快会厌倦。

具体到自己,她说,一方面她会跟进学习国外先进理念,确保文章所讲述的东西是对的,另一方面她也会通过妈妈群等途径关注身边女性在关注的话题。此外,除了育儿领域的东西,李丹阳也会阅读各个领域的大号、鸡汤、八卦等等,来汲取灵感。“写作是一个需要长期练习的事情,要跟上潮流。”

2014年年底,年糕妈妈开始尝试电商。李丹阳说:“这也是用户倒逼的一个过程。文中推荐的方法、所用到的产品,妈妈们希望能够立刻买到,因此有很多用户留言,所以我们决定尝试电商。”一开始他们是将用户导流到糕妈同学的平台上进行销售,2015年开始,因为发现同其他供货商合作无法保证时效,基本转为自营。

李丹阳说,2015年9月拿了天使投资之后,电商的进展就明显快了一些,这也是因为投资人觉得可以在电商上把脚步迈得更大,一方面是因为如果不这样流量有点浪费,另一方面粉丝的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年糕妈妈将原来两月一次的上新改为一周一次,2016年开始改为一周两三次,此外还在2015年年底上线了常态产品。同时,年糕妈妈在广州、杭州、北京和宁波保税仓都建立了仓库。

尽管在转电商的过程中李丹阳也踩了不少坑,例如客服响应不及时、供货商延时发货、发错货,导致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等,但相比其他的内容创业者,年糕妈妈是幸运的,因为李丹阳的老公林威是供应链专家。在电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他辞掉了宝洁的工作,进入年糕妈妈担任CEO,和妻子并肩作战。“我们是内容转电商但没有水土不服的一家。”李丹阳说。未来会探索付费内容,拓展细分品类,而大部分的绘本、玩具等产品,年糕妈妈都会同它们签微信独家或全网独家,防止其他平台恶意竞价。

从一开始,年糕妈妈就坚持不做广告。李丹阳说,有时候她被某个广告商打动,有些动摇,林威都会坚决阻止,因为相对来说广告是赚快钱,并不是长期发展的重点,所以如果有品牌方想合作广告,他们更希望是产品的合作。

如今,李丹阳会带着宝宝参加国外的各种儿童类展会,看到好的产品会同对方洽谈、签订合作。随着电商的进一步深入,年糕妈妈也上线了自己的定制品,主打性价比,包括干湿两用的纸巾、餐具、奶粉盒、儿童睡袋、秋衣秋裤以及厨房用品。李丹阳说,推出定制品也是给自己增值的过程,因为有自己的品牌对年糕妈妈的品牌价值来说是有利的,但也需要承担库存、售后等问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接下来年糕妈妈也会以国内一线电商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包括已经推出的“100%正品,假一赔十,15天包退,30天包换”售后政策。在对产品品质的保证上,年糕妈妈也会进一步升级,跟各大供应商建立联系,丰富原有的体系。

在内容上,考虑到用户越来越多,单个公众号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去年下半年,他们还做了“年糕妈妈教育”和“宝宝辅食日志”,前者有60万粉丝,后者有100万粉丝。李丹阳说,今年他们还会进一步做一些细分内容,希望可以满足从怀孕到宝宝五六岁等不同阶段的妈妈们,给予她们一些科学的建议,实现一站式育儿。

除此之外,年糕妈妈还计划推出一些付费的课程内容来进行多渠道分发。“目前在母婴大环境,内容越来越多,但精品性的课程还是很少,适合大家学习的正确内容更少,因此我们也会尝试一些付费的内容,包括同行业专家根据用户需求一起打造内容。”李丹阳说。

她觉得,创业后的自己变得自信了,虽然相比之前工作忙了很多,但作为一个传播母婴知识的人,她会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陪老人吃饭,陪孩子看书,热爱工作,享受生活……

摘自《创业邦》

猜你喜欢

丹阳年糕育儿
Fabrication of High-Efficiency Polyvinyl Alcohol Nanofiber Membranes for Air Filtration Based on Principle of Stable Electrospinning
孔门十二时辰
年糕
打年糕
李丹阳
年糕
偷偷摸摸育儿
Research on stateful public key based secure data aggregation mode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①
为我代“盐”
育儿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