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背景下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探析
2017-05-22张宏
张宏
摘 要: 随着医学模式的重大改变,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护人员的人文修养,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医学院校不仅要教会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医学生 医学生关注时代、关心百姓、关爱生命。
关键词:大学语文 人文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188-01
一、前言
随着医学模式的重大改变,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护人员的人文修养,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因此,医护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势在必行。大学语文蕴含着极其丰富厚重的人文精神,是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切实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为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医学院校受到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淡化,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医学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为主导,而对人文社会知识的教育培养涉及甚少,大学语文成“非主流”学科,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技能”通常是关注的焦点,导致医学生“重专业、轻人文”,知识结构单一,这种现象与医疗改革、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对医学人才的要求极不相适应,加上大学语文只是选修课程,而且大多只有32学时,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大学语文教学正常有序工作的开展,使大学语文处于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所以,医学院校不仅要教会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医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教会医学生关注时代、关心百姓、关爱生命。
三、积极探索《大学语文》教育新途径
1.精选教学内容,提高自我审视、自我塑造、自我净化能力
医学院校开设大学语文,首先要有针对性,兼顾专业,积极与专业相结合,紧密结合医学教育特点,选择历代医家的医学典章篇目,主动地贴近医学生、贴近社会,贴近专业,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仁爱精神和医学道德修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李中梓《医家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论述医生应具备的素养,使从医着明了应怎么做,不应怎么做,意味深长,发人深思,让医学生净化心灵,受到熏陶、感染、激励,对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具有现实意义。其次,选取一定数量大家名篇,让医学生感悟经典,梁启超《敬业与乐业》、冯友兰《人生的意义及人生的境界》,培养医学生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的精神。还应注意医学生“内省”、“慎独”的养成,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荀子的“君子博学而且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等名言警句,对培养医学生“慎独”的道德情操,加强自律自省,恪守人生道德防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能力,是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的一项最基本的能力。大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提高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将来面对的是情感丰富的患者,与患者语言交流是最基本的一项任务。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询问症状、告知病情、交代治疗方法、鼓励配合治疗,还肩负着心理疏導、安定情绪、普及医学知识、介绍医护情况、建立信任医患关系等等,这些都依赖于医生的语言沟通技巧。俗话说“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医护人员的语言沟通与交流能力会直接影响治疗及愈后效果。恰当得体的语言表达,会成为紧密医患关系,抚慰患者心灵,激起患者信心,调动患者良药。大学语文对提高和完善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医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广博地阅读优秀大家文学作品,朗读精美的古典诗词,去品味、去感受语言文字的规范及魅力所在,使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修养得以提高和完善。
3.书面表达能力,反映了一个人素质修养、知识结构,医学生作为未来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书面表达能力是其必备的素质
大学语文应责无旁贷,主动地承担起培养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任务。《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规定,为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医疗文书已经具备了法律效力,可以成为诉讼时的有效证据。强化医学生对医疗文书的重视,注重书写及字句的规范性、逻辑性、准确性。不能因为字句不规范的书写,引起医疗纠纷,给自身和单位造成麻烦。因此,规范、准确地书写医疗文书,不仅是医护人员应尽的义务,而且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合法证据。另外,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应具备医学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但目前大部分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较弱,导致医学知识的普及、医学信息的交流、临床实践、实验研究成果等的推广受限,所以,大学语文应注重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练习,为医学生将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塑造健全人格,叶嘉莹说过:“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最好的一面,是保存在我们的古典文学之中”
大学语文的内容,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情感、道德观念,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切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提升自我的思想境界,塑造医学生高尚健全的人格品质,对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医护人员至关重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期洛认为,具有健康健全人格的人应为自我实现的人。“医乃仁术,医者仁心”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道德;“贪念罔生,勿忽贫贱,勿惮疲劳,检医典而精求,对疾苦而悲悯”的价值观念及饱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悲悯。使医学生充分认识到对生命的同情与关怀,对生命的尊重与感恩,更深刻地去关注自身,关注生命,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高尚的生命,打造健全的人格品质,培养为医者的大爱之心。
总之,医学院校的医学生肩负着“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重任,不仅要求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有相匹配的人文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医学生走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
[1]杨蕾.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语文建设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
[2]王英姿.谈医学教育中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J].教育与职业.2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