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育如何走出误区
2017-05-22匡桂敏
匡桂敏
摘 要: 相信很多人一谈到中国教育,都会发出不少的感慨,尤其是对应试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带来的压力和问题,那是好评不多、差评如潮.无意一一列举其弊端和负面效应,只是人们在抨击的同时,却是讲归讲、做归做,尾随应试教育的大旗还是不遗余力、前赴后继,其中存在误区多多,不得不予以匡正。
关键词:教育 误区 家长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144-01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我们经常需要接受家长的问询,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家长交流各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家长重视学生学习书本知识重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重于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良好习惯。重于塑造孩子的美好心灵。我认为这是家庭教育的误区,也是部分教师的误区。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的心也是如此!但是究竟怎么爱自己的学生,用什么方式、什么内容、什么导向、什么原则去爱自己的学生、培养并成就学生,这是我作为教师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很清楚、具体的诠释了老师的职责——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此不难看出,教师和家长最首要的职责是“传道”、其次是“授业”、再是“解惑”。这里的“传道”,我以为是传授学生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做人的良好品行、帮学生养成有益一生的良好习惯、教会学生生活的本领,提升学生搏击风雨的能力。鉴于这个理念,我们教师和家长就应该时时处处调整自己的育人导向,从“根”上去育人。
由于我国多年来高考定终身的影响,许多的家长和老师有意无意间把分数看得很重,有意无意间把“授业”“解惑”摆在了首位,而忽略了对于孩子最重要的“传道”,轻者导致了不少孩子课业负担过重,整天在题海里遨游的惨状,重者打造了一代没有爱心、麻木不仁的孩子。其实这是育人的误区!我们应该明白、承认:解决好了“传道”的问题,“授业”“解惑”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孩子定能够成人、成才,定能在社会上游刃有余的生存。相反,如果我们只注重“授业”“解惑”,而忽略了“传道”,孩子身上缺失了太多的能力、美德、技能、素养……那么孩子的未来就后患无穷了!只有我们意识到这点,我们的育人导向、育人原则才会时时处处正确的指导我们。就拿上课来说,如果你的心里装着“传道”,那你的课堂就不会只注重了课本知识里的几个知识点的传授,你就会通过文本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情感熏陶,会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反思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理智、冷静的处事能力……,你会尊重学生的感受,会注意学生的心里变化,会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你会正确的引导他们……同样是一篇课文,你的导向不同,做法就会完全不一样,学生的收获就会明显不一样,作为教师,课本只是我们用来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德育教育、正确的人生引导的一种教材、是我们帮助学生 长知识、长能力、长美德、长心眼儿的一个工具、一个平台,而不是仅仅传授书本知识的一个载体,一旦我们认识到这些,学生从中得到的收益和影響就是我们无法估量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正确的导向对于培养孩子成人成才是特别重要的。
作为教师,我花在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加强孩子们的韧性和素养上的时间和精力远比教给他们书本知识的时间多,我上课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课文来带孩子认识这个陌生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经历自己不曾经历的生活,感受自己不曾感受的情感,在对孩子进行情感熏陶、德育教育、思维训练的同时,教会他们正确的认识、正确的对待处理、这个世界的人和事,从而变得明辨是非、理智、冷静、睿智、坚强!我要求孩子完成作业时,意在培养孩子仔细认真、持之以恒的做事习惯和他们正确、严谨的思考能力,我带领孩子们参加各种各样的大小活动,就是为了经历成功、尝试失败,意在让孩子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坚持才能胜利……同时也是想告诉他们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在这个社会生存,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的生力军,我们不能只把让他们学好书本知识当做孩子成长中的重中之重,比这更重要的是孩子健康的身体、心理,美好的心灵,良好的习惯、乐观向上的性格、理智、冷静、睿智的处事能力,百折不挠的韧性……他们有了这些,那点书本知识还能掌握不了吗?!
作家张爱玲曾经说过:“因为经历,所以懂得。”不要把孩子锁在题海里,不要把孩子定在分数里。让我们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快乐还给孩子、把自主还给孩子吧!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更能经风雨!
参考文献
[1]汪立夏. 教育需要走出的误区[J]. 江西教育, 2013(28).
[2]张瑞芬. 班主任要走出角色误区做一个“有心人”[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4(11):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