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教育与临床学生职业素养形成
2017-05-22巩建鹏
巩建鹏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背景现状,调研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结合医学生未来职业的特殊性,在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使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符合人文教育规律,从而探究临床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临床学生 人文教育 职业素养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128-01
随着社会对医生的职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医学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按照医生职业化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进行教育和改造,同时在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促进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尤为重要。从而使医学生既有扎实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又有深厚广博的人文社科知识和高尚的医德医风。
一、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背景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素质和职业修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为适应医疗卫生行业的需要所具备的医学专业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医德修养和人文素质。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提出: 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七个方面。《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确立了“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的原则、病人自主性原则和社会公正原则”为医师职业精神的三个基本原则。医学教育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具有优良医德医风、高尚道德情操、精湛医疗技术和广博人文知识,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职业素养是医学生成长的根基,需要学校与社会协作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使其成长为履职尽责、精业勤业、让人满意的医务工作者。
二、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
1.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有待进一步明确,教育体系不够健全。一是医学生对基本职业素养的认知,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与时俱进。二是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偏少,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规范性,与医疗行业要求相一致的理论教材和实践经验不足。三是我国当前对于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培养方式和手段较为单一,注重理论教育,缺少有效的多形式的实践途径。
2.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的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等对于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制度,也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标准。很多高校开展医学职业素养教育工作,却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流动性大,开设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讲授多,实践技能培养少,导致医学生的专业知识不扎实,临床技能、动手能力差,不适应社会对医务人员的需求。
当前社会对医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医学院校应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人文教育在医学生职业素养形成中的意义
医疗卫生行业是民生关注的焦点行业,除了“看病难、看病贵”外,还有医德医风建设、医患矛盾突出、医务人员职业素养缺乏等。所谓医生职业化,就是要求医生承担一些原则性很强的责任,其宗旨是:病人利益优先,个人利益居后,病人主权,社会公平。医生的职业化是医患关系的核心要素和本质所在。然而,现代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当今诸多医疗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我国的医学教育过分关注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临床医学生只关心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愿花时间学习人文知识。 由此导致,有些临床医学生人文素质较低,人文精神缺失,不能转型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医学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属性,并且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营造浓厚医学人文环境是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必然趋势。在医学教育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提高临床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医学人才,使临床医学生提高竞争力,更好地融入社会,成功就业。这不仅是一项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实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同时对促进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四、培养临床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
1.适应时代发展,将人文思想与医学教育相结合
贯彻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医学教育原则,形成以拓宽专业口径、增加创新适应力、提高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以医学专业教育为基础、以通识教育为主体、以养成教育为目标,确立科学的人文教育思想体系,培养临床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道德品质、不断创新的精神、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真正实现临床医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
2.创新培养方式,在实践中培养临床学生的职业能力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增加与职业培养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按照行业标准,将医疗行业的工作流程引入校内实训、临床见习、专业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准职业教育环境中进行实践培训,把职业规范内化为自身职业素养,渗透到思想中去,转化为爱岗敬业的意识。提高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鼓励医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使他们亲身感受和体验人文精神,达到培养临床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人文教育目的。
3.转变职业素养认知,健全临床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人文课程体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构建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并重的教育体制,修订完善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将人文素質课程纳入医学学科教育体系中。同时优化课程结构,增加相应的人文选修课程,把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必修课为核心,以选修课为延伸,以专题讲座为提升;增设基础性医学人文课程,开设综合性医学人文课程,确立医学人文教育核心课程,通过加强临床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引导,将职业素养教育系统化,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郭航远,霍勇,马长生,钱菊英.医生职业化培养[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谢元锡.大学生职业素质修养与就业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