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凝土结构原理》实验教材建设

2017-05-22赵强魏春明刘士彬陈建华

科技视界 2017年4期
关键词:原理实验教学教材

赵强+魏春明+刘士彬+陈建华

《混凝土结构原理》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具有设计实践性强、注重科学试验和工程实践的特点。根据《混凝土结构原理》课程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的特点,我校建筑工程学院于2008年开始在土木工程专业开设了《混凝土结构原理》实验课程,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已经比较成熟。但是随着近年来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和实验设备的改造更新,原有的实验指导书已经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因此,编写一本适用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混凝土结构原理》实验教材是非常必要的。

1 混凝土结构原理实验教材的现状分析

《混凝土结构原理》实验教材作为实验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实验设计、学习实验原理、方法和实验仪器设备使用的最主要工具。原《混凝土结构原理》实验课程中所用的教材,只是简单的实验指导书。该实验指导书编写于2008年,受到当时实验室试验仪器和设备的影响,编写较为简单,起点较低,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指导书只是简要介绍了实验方法,使用的仪器设备,实验步骤。近年来,随着《混凝土结构原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实验室建设的完善,新仪器设备的引入和新试验技术的发展,使得现有教材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实验教学的要求。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因此,编写一部以我院实验条件为前提、同时兼顾混凝土结构施工和试验前沿技术的实验指导教材迫在眉睫。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又可以较为系统的介绍混凝土结构试验和施工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2 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

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一实两创”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实验教材作为实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混凝土结构原理实验教材的编写,自始至终贯穿了实践性、综合性、系统性和创造性的要求。

2.1 “一实两创”思想为指导 ,制定实验教材内容

以“一实两创”为编写实验教材指导思想,即以先进的实验教学条件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线,在注重基础实验、基础技能训练的基础上,突出综合与设计实验等创新内容。通过混凝土梁的弯曲破坏实验、剪切破坏实验等,结合电液伺服实验设备、动静态电阻式应变设备的应用,不但扩展了教材的宽度,同时也加深了实验的深度;使实验更贴近结构设计和施工实际,加强与科研和实际应用领域的衔接,以适应学生未来实际工作的需求,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

2.2 优化实验教材体系框架

本次编写的混凝土结构原理实验教材,增加了实验室新增加载设备、测量仪器和使用方法的相应理论与实验内容,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取消两项单项实验,将剩余的实验整合为一项大的综合性实验,让学生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根据实验规范、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的要求,自主设计试件、编制试验方案、编制实验费用预算等。将混凝土结构原理课程教学内容与科研和实验应用有机结合,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3 以电厂建筑专业为主,兼顾其它专业的需求编写实验教材

混凝土结构原理实验涉及到的理论内容很多,可供选择的实验题目也非常多,在现有教学条件和教学课时下,如何更恰当的选择混凝土结构原理实验项目就显得非常重要。此外,选题时还考虑到了学生的专业特点,使学生所做的实验题目反映了学生的专业需要。如我院电厂建筑专业是以建筑结构为基础的专业,对梁、板、柱的實验要求较高,而输电专业对基础的要求较高,工程管理专业对实验制作和实验方法了解和掌握即可等等。

3 教材的主要内容

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共分九部分的内容,分别为:学生实验须知;绪论;混凝土结构实验技术;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混凝土结构实验仪器和设备;混凝土梁、柱实验原理;混凝土结构基础试验;混凝土结构构件试验;混凝土结构拓展试验等。与原有教材相比较,增加了实验室新增加载设备、测量仪器和使用方法的相应理论与实验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教材还开创性地增加了拓展实验内容,这些拓展实验内容都超出本科教学的范畴,适合研究性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更加接近工程实际。

4 小结

在混凝土结构原理课程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时刻注意处理好知识体系和内容继承以及创新的关系,保留了经典的混凝土结构原理课程实验,确保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此基础上,拓展了实验内容,及时反映了新技术、新手段和新设备的发展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邵永健,段红霞,方有珍,翁晓红.应用型本科《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材建设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0(6):74-77.

[2]赵强,陈建华,陈景彦.混凝土结构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实践[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1-33.

[3]王新颖,陈建华,赵强,白俊峰.输电实验教学内容及方法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5(24):409.

[4]魏春明,赵星海,秦力,肖琦.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5(18):48.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原理实验教学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