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青春有关

2017-05-22王淼

普洱 2016年10期
关键词:普洱茶普洱气息

王淼

白云苍狗、岁月如梭,从2006~2016十年光景恍恍一过,从懵懂少年到成家立业,人生便已定格。对于时间的理解和感悟,脑海里总会浮现出朱自清的《匆匆》一文,文中写到:“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时间是留不住的,它从我们生活中这些清淡的生活琐事里流逝,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它一定的时间,而我们能做的只有在这平凡的生活中和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去做值得的事情,这样才不至于使自己有过多的悔恨。细细想来,似乎我这些年的时间都是渗透在茶水之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慢慢累积,从来没有停止过,而让我一入茶门深似海的契机,还要从2006年说起。

记得2006年的某一天,我刚高中毕业,准备到昆明上大学,那是一个闷热的午后,遇到一场突如其来的雨,躲进街边的新华书店避雨。在书店的新品推荐区摆放着的一本杂志吸引了我的注意:封面上深色的背景中盈盈一盏琥珀色的茶汤,红艳明亮、熠熠生辉,我拿起杂志捧在手上细看是《普洱》杂志的创刊号。而当时那种惊喜的心情到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楚,终于有一本主题如此鲜明、完全讲述与普洱有关的专业杂志了。以前读到的茶书大多枯燥,历史性和学术性比较强,而《普洱》以杂志的形式出现,图文并茂且内容多元有趣,更注重与普洱有关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具有人文气息,阅读起来非常的轻松。后来到昆明上大学了,杂志依然一期不落的买来看,当时对于普洱茶仅仅是爱好,买杂志也更多是为了缓解“思乡之情”。当时每一期新杂志一到手最先看的是“佳茗佳人”这个专栏,因为受到这个专栏的影响,大学一学期结束后我考取了茶艺师资格证,内心里期望着能像书中那些美人一样举手投足间流露出古韵风雅,眉眼笑靥中沁润着茶样的洒脱芬芳。

我也不曾想到毕业以后兜兜转转一圈,却把茶做成了一生的事业,普洱茶由一开始的兴趣爱好,渐渐变成了生活习惯。虽然这十年之中与茶有过若即若离,但从未间断过的就是看每一期的《普洱》杂志,记得杂志从最初的双月刊变成了月刊;记得时下普洱茶界的焦点热点都会成为杂志的独家关注;记得杂志每一期都会挑选一个特别的主题来讨论……假如每个月不看普洱杂志,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理念,已经年复一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的生活。虽然现在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很多,每天打开手机刷微信微博,感兴趣的内容就像潮水一般涌来,但那些关于茶知识的碎片良莠不齐,仍需要自己一一分类筛选。虽然网络的速度很快,但是我依然执着于《普洱》杂志的纸质文字气息,这是一种习惯。已经习惯了阅读被用心整理好的有规则有体系的知识,那些与普洱有关的内容通过杂志的选择与编排后,每一篇文章都是深思熟虑后的呈现;每一个观点都是反复论证后才发布;每一条图文都有它独特的影响力。通过看每一期的杂志,常常会被里面那些与茶有关的新鲜观点所吸引,因为图文并茂,所以看关于茶的历史也不会觉得枯燥,而一些学术性较强的文章也闪烁着睿智的光,许许多多与普洱有关的天地自然、人情世故通过杂志的排版呈现出浓郁的人文气息,伴着油墨书香变幻成我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普洱》作为一本专业性很强的杂志,十年的坚持又实属不易;时代不停地朝前走着,我希望十年的光阴于它来说只是一个开端。每一期杂志都看得出来它对这个行业的用心和努力,它用自己的开放和包容,把那些历史中的平凡或传奇都在这个舞台上淋漓尽致地演绎着;把那些茶人和故事在杂志中平淡而坚定地叙述着,我想这才是我们读者想要看到的,属于普洱最真实的展示。十年从不间断的阅读,我觉得《普洱》杂志有一种独特的磁场,它透过不同的视角和方方面面的解析,让我发现了茶其实有无限的延展可能。一本地道的本土杂志能够持续不断地燃起我对普洱茶的信心,激发起我透过普洱这扇门去了解外部世界的热情,学会以不同的视角来关注这个行业的发展,这才是我所看重的一本杂志最可贵的东西;也才是值得我用十年青春來支持它的理由。

猜你喜欢

普洱茶普洱气息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自然的气息
收藏普洱茶对市场供需量的影响
普洱茶怎么泡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
普洱茶叶加工大赛
普洱茶膏抗小鼠衰老的保健作用
“普洱”音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