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普惠主义到行业深耕

2017-05-22

普洱 2016年10期
关键词:芳村思茅茶商

十多年前,我在一家做烘青绿茶的茶企上班,负责销售工作。在非典开始横行的2003年4月份,我拉了一卡车烘青毛茶到昆明与楚雄的广通去卖,并做深度的市场调研,想在哀鸿遍野的滇绿市场上寻找一线生机。2002年是个大拐点,其宣告了云南绿茶黄金十年的结束,而普洱茶正处于喷薄而出的前夜。

市场一片死寂,2003年的绿茶市场比2002年还要惨淡,可我是兴奋的,因为我发现在昆明金实茶叶市场,以前摆满花茶、绿茶与乌龙茶的地方,上架的普洱茶越来越多。一些茶商朋友见我们从思茅来,就问我们知不知道一家叫古普洱的茶厂,说那家的普洱茶非常好。

原来,位于思茅城边的古普洱茶厂在2002年11月份举办的广州茶博会上,100克宫廷普洱茶拍卖出16万元的天价,创下了茶叶拍卖的全新记录。一种长期在港台与海外流传,或者边销藏区不入流的茶类,就这样以爆炸性新闻的形式闯入了国人的视野,也引起了媒体的好奇,连篇累牍地进行报道,深挖各种关于普洱茶的相关背景新闻,以证明普洱茶凭什么。于是,在媒体的深度参与下,“能喝的古董”“降三高的神奇茶品”“神奇的茶马古道”“马背上发酵的普洱茶”等等盘踞媒体版面、吸引眼球的内容,迅速传遍了神州大地。到了2004年,以前主做绿茶的思茅,满城皆做普洱茶。在广东芳村做茶的商家闻风而动,纷纷主营普洱茶,前往云南原产地调货。以前普洱茶只在云南少数厂家生产,而且这些厂家大都以生产红茶与绿茶为主,普洱茶只是遇到客户要了小量生产一点,云南全省的普洱茶产量一年也就几千吨。突然急剧放大的市场需求,遇到可怜的产能,立马使得普洱茶变成供不应求的紧俏商品,市场上老货被扫光,价格哗哗往上涨,老茶率先引领普洱茶投资的第一波大牛行情。在老茶收藏投资神话的鼓舞下,大家转而去追捧新茶,期待放个二三十年,用时间来复刻老茶投资的暴利神话。

于是,通过2003年的酝酿,到了2004年,收藏普洱茶能升值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普洱正式拉开了收藏与投资炒作的序幕,进入了波澜壮阔的财富大冒险时代。其间,虽然在2005年遭遇了“猪圈普洱”这一假新闻的重创,但普洱茶很快恢复了元氣,到了2006年10月份由火热进入了疯狂状态,全国人民都来热炒普洱茶,到了2007年的春天将普洱茶价推到令人咋舌的境地。

2006年8月份,《普洱》杂志就诞生于普洱茶热潮正在迅速酝酿的前夜。在短短大半年间,其目睹了一场“过山车”大戏:2007年4月下旬,一直领衔上涨的“下关、中茶、大益”三大品牌茶品高台跳水;而到了是年6月,普洱茶市场整体崩盘,市场进入了为期三年的冰河期,一直到2009年才初步复苏。2011年随着大益茶与古树茶快速上涨,才宣告整个行业整体回暖,重新走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而到了2013年,古树茶与品牌茶又成为了炒作的标的物,一直到2014年的春天茶价才冲高回落。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普洱茶市场进入了深度横盘时期。这是一场“温水煮青蛙”的危机,一场静悄悄的危机,而行业的深层次逻辑正在发生改变,就像2007年下半年到2009年的危机一样,更大的商机就在危机中聚集与酝酿,等待时机喷薄而出。

普洱茶之所以在2007年崩盘之后能复苏,创造全新的辉煌,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一些行业先行者对细分市场的深耕,以数年如一日的精神培育出全新的市场热点,然后大家纷纷跟进,将细分市场迅速做大做强,从而创造全新的增长奇迹。崩盘前,普洱茶是个普惠主义的市场,只要是普洱茶都不愁卖,2007年下半年以后普洱茶深陷同质化竞争,市场上到处都是货,10元一片到处甩卖都乏人问津。于是大家纷纷举起创新的武器,期望在惨烈的红海中开创一片蓝海,一个个新兴细分市场就这样被培育出来,从而推动行业的复苏。从普惠主义到行业深耕,就是2006到2016十年间发生的最大产业逻辑变迁,一个个财富故事就在深耕之中创造出来了。

芳村可谓是普洱茶财富故事的“集中营”。这个位于广州荔湾区的茶叶市场群,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茶叶的华尔街”。目前已经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茶城”,它幅射着亚洲乃至全球。在芳村,城里隐藏着许多你从表面上绝对看不出来的百万、千万、亿万富豪。这座城里有一万多户茶商,几乎99%的商家都参与过普洱茶的交易。十年来,普洱茶席卷全国芳村也是最大的策源地。是名符其实的创富中心。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芳村开始了大规模的茶叶市场的兴建和扩建,至今仍未停止。可以说,这是一座被普洱茶改变了的“城”,普洱茶改变了这座城里的游戏规则。在炒作盛行的年代里,芳村里除了茶商,就连搬运工、清洁工都会进行普洱茶的买卖,很多没有资本的年轻人,靠着跑街收集和出卖普洱茶的信息都能够攫取人生的第一桶金。当然,在那个年代里,一夜间暴富、一夜间倾家荡产的茶商也不乏其人。不过,经过十年的发展,芳村的“生态系统”也渐趋平衡,普洱茶依然是绝对的主角,被2007年那场大浪淘洗下来的商家们也都开始沉下心来深耕市场,围绕着自己多年来建立的客户群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丰富产品类型。就连曾经的“茶串子”们也完成了财富的原始积累,有些开起了自己的茶叶店,有些做起了自己的茶品牌,有些做起了互联网交易平台……

猜你喜欢

芳村思茅茶商
涞源县上老芳村工作队组织开展“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茶山
Description of two new species of Hemiphyllodactylus(Reptilia: Gekkonidae) from karst landscapes in Yunnan, China, highlights complex conservation needs
在芳村
二十世纪晚期西藏茶商的个人生命史研究
思茅山橙根中生物碱类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区长陈奇调研思茅区综合档案馆建设
图说
广州鲜切花市场最新价格
广州鲜切花市场最新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