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远心境鉴照下的纯赤执念
2017-05-22芦苇岸
芦苇岸
“我始终认为,如果是好诗,他们总会自己找到出路,并被表达出来。”这是英国诗人希尼曾经答记者问时的即兴之谈,却不经意地道出了诗歌存废的一种可能与扭结的秘密。长期以来,在汉语新诗写作中,往往是,诗到分行为止,至于诗歌本身从内部获得动力的性能问题,几乎很少有人像希尼这样保有清醒的认知。但当然,这也不能成为中国诗人妄自菲薄的理由,因为制度化语境下的“诗意”被“工具化”的悲哀一直就是一个秘而不宣的“传统”,诗人们已经习惯被外在导向牵扯而对“诗的出路”越俎代庖。因此,很多诗歌,分行结束,生命也就终结了。倒是在一些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诗写者的诗歌里,会表现出一种新奇的有味的内部生态。比如诗人杨美宇,因长期处于一种“地下层”的写作状态,而生活经验的丰厚和不停行走的人文浸染,使得她传递的“诗意”却始终是“活态”的,保持著一份情绪和识见的足实来。
“叙述方式”的自动言说与诗意殖生
读她的诗歌,总有一种故事生成的期待和字面下的暗河旋涡激起的涛声隐隐地传来,然后将我们带到“生活的别处”,冥想和无意识瞬间会占据所有的空间,甚至连时间都会停留在一个情绪的场域里,只有精神还在发出唆唆的穿行之声。比如她的《寂寞的舞者》,起行就很“在场”,我通常把这类诗歌归结为“有事儿”的诗歌。作为诗歌的想象,在语面上,让位于“说出”的动机,那么好了,一首诗有了“被表达”的基因,不正是如希尼所言的有了“在自找出路”的可能吗?
就诗歌写作本身,最理想的一种形态是“诗即说出”,那种出神入化深入浅出甚至于顾左右而言他的意味似乎更具诗性本质——自由自在。可事与愿违,具体到表达的格调上来,当下需要诗人绞尽脑汁遴选的塑造的“意象”在逐步淡出诗歌的语言系统,使得“泛泛的叙述”独占鳌头,想象苍白和平铺直叙简直就像孪生的两个怪胎死死附着于当下汉诗的肌理,于是,一种“走样”了的诗歌打着流行旗号在“现代性”的“庇护”下大行其道,让人有口难辩。好在杨美宇的诗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那种让“说”的状态堕落为浅表的小感觉叙述,而有着既坚守了诗歌意象,同时又不失足够的铺展宽厚度的一种自在行为。这也就是她的诗留给了我如此印象:总在一种危险的语境里滑行,诗情感饱满,文本质地绵实,她提供了一种别于浮泛抒情的突兀的甚至是有些不顾一切的叙述方式,这是自由书写状态的景观,当然,潜意识的收放与控制力并未缺位。
她诗歌的“叙述方式”表现在《寂寞的舞者》是这样的。“腰肢是软的,像山泉盘绕曲折的石岸/像开满花朵的小径,在黄昏的水气中蜿蜒”。其中叙述作为一个特有语境的整体设计,是让位于想象的,魏人王弼的《周易略例·明象》篇里有句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着。”到后来,诗歌发展逐步靠近“象即意也”这个观念了,罗兰·巴特在诗歌美学著作《符号学美学》一书中,把索绪尔的语言学改造为符号学,所指即“语言符号、图像符号,以及象征符号”的复杂性的人本经验。然而,当下的诗人,似乎连对待“象征”的耐心都已经没了,尽想着给读者端出一些不用“动脑筋”的分行体来,似乎以此可使诗歌红红火火,摹想着自己的诗名像唐宋时期那样旋即“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可惜折腾来颠覆去最终却依然未能得到读者赏脸,只是加速了诗歌形象在大众心目中的朽坏烈度。
诗歌是小众的艺术,须得按本有的方针操办,杨美宇没有表现出那种“改造”诗歌的野心是明智的,她忠于诗歌的基本原理,写着可感而摇曳的分行。她的《铁轨》具有想象的初心之魅,简单中植入的情感经验与环境伴生的感染力来自于“象”与“意”的自动媾和,一个女人坐上火车顺着长长的没有尽头的铁轨抵达爱情的“壮举”被镜头化,也因此能化平淡为奇妙,如果这个“故事”是被流水账似的小感觉泛泛而叙,即便最后抖了一下包袱,也不会生出什么动人的力量来。所以,她的选择是对的,当下诗歌有没有“传统”不可摧毁?答案不置可否,最起码“意象”这个祖宗传承的玩艺儿就是威力无比的好东西。她写火车,写站台,甚至是静态的鲁院,都表达一种“向远”的心境,因动人所以诗意沛盈。在新作《我们应该互道早安》中,她“以一支玫瑰”赋予“意象”以温暖可人的宽博情意,说出的“早安”自然折射了她作为诗人梦想给予世界真爱的执着与本真,而《女人与小孩》,则从母性视角洞悉日常,把狰狞现实写得富有人文内涵与人情生趣。这,就是“诗歌本质是发现”的尝试在她的分行思维里产生了积极作用。
不难看出,她的诗歌经验,来源于生活与阅读。儿子归家,她“象”之以“归巢”,表达家事的喜悦:“归巢,儿子/抖落一路又一路风尘/我们的家安在/枝叶繁密的树顶/在馨香的暗夜/我们可以点亮星星”。是不是很有些归有光的意味,抑或是海子似的天真之心?她写早春,写南方的雨,写逛街,拉杂的生活被她赋予感性的诗情,读来总有灵光一闪的新奇。而在阅读人物时,她的思考力度就自动加大,比如写《秋日读萧红》《我的》《写给父亲》这样的诗歌时,她的叙述就变得不顾一切,展现了一种难以克制的忘情。她总是希望在叙述的缝隙里捕获一些碎片化的闪光点,并视之为自己诗歌的光源而一往无前。
“内在经验”的自传书写与自言自语
对于16岁就公开发表诗歌的杨美宇来说,人生历练本身就是诗,从她的创作年表看,算是少年成名,有趣但也暗合了当代多数中国诗人的成长轨迹,据她说,自1991年到2001年之间,几乎停止未写。这其中的隐秘其实正是诗歌的藏“奇”之处,当诗之思,转化为诗人的生活细节,呈现为日常的饮食起居时,很多的内在经验,就会起兴于无形。19世纪俄国思想家斯特拉霍夫说:“作家不听命也不受制于任何人,他们只听从自己的心灵与良知。”相信美宇十年的蛰伏,不会是“哀莫大于心死”,而是冰川游移于海面下的潜行,即便是“死灰”,也一定在期待复燃时刻。所谓老而弥坚,在诗歌中,即更能显见灵魂的深耕。
在她的作品中,“内在经验”的代表性诗作如《与一首诗对视》,就赋予了精神修为以形象化的诉求。诗一开始,即便隐喻,也开门见山。“拨开纷乱的棘丛/清理淤泥和陈年的败叶”的现实际遇,这或许正好映照了诗人的当下——空白十年的莫名,“拨开”与“清理”的主动性证实了诗人对来自外界的复杂经验的排斥。“你试图开辟山泉与花朵的小径/洗净石头,埋下花种/年复一年,不知不觉你已交付一生”。作为对诗意人生的坚守,“埋下花种”的理想主义被诗人付诸“交付一生”的执念,显然,灵魂境界更为她所期望。
通读她的诗歌,不难发现,诗人的写作不以虚无为底背,也不以悬空的抒情为挡板,而是在叙述的想象中,小心翼翼地推进,亦如脚踩老屋的花园小径,每一步都带着春色,同时,每一次生命的呼吸又都张扬着落英的悲悯,缓缓地淌出灵魂之歌。她的诗歌,如显影液,将她在俗世生活的坚守冲洗出来;将她的自然参与意识,时光忧患意识,和灵魂守正的真诚姿态立象于字里行间;将她密切关注的市井生活,以及对所热爱的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相亲相爱塑造与展现;将她以诗意的视角对城市记忆与人文精神思考等向度深切的进行回望与探知。
“呼吸翻卷的风/沐浴雷霆”这是她在《你要到尘世》中的自我形象诉求。站在一个诗人的诗歌生命看,“到尘世,活着/爱一切”这一句完全可以看做是她为自己的精神内核与人生境界的立言。她的诗不回避现实,尤其是作为“小我”存在的真实与真情,几乎贯穿了她的诗写整体。“入世”的积极姿态,增加了她诗歌的硬度与亮色,用时也为“内在经验”强力的诗歌提供了样本意义。而在表达上,她以“你”替代“我”,构成一种对话式的丰富与在场,让原本单一的线性书写多了一层二元空间。这种自我告诫的“自言自语”,因为少了外在的文化诱因而直接作用于语言意识的峰谷,可信度更强,也更有意味。
“自然简洁忠于自己力求探求生活和生命的哲理。”这是她的诗观,笃定简洁、质朴、属于一个人的“最真实的悲喜,以及对人生与命运的长久思索”。她善于“以小见大”,寄予自己如布莱尔那般从一粒沙粒里看到天堂。是的,她一直试图以一首诗打开世界。也许是受地域或人文环境的影响,很明显,她的诗有着西方后现代主义与表现现实主义的双重因子,依然是“自证”的口吻,入诗即入世,但很艰难,“沿词语的山坡,气喘吁吁”,当然也可以大汗淋漓,或者千疮百孔,诗语情语顿然生成,然后坦陈,诗里有美和宁静,那么,诗性人生当如是。这条秘密花园的小道上,携手求真问道的同伴,一切虚构的真实产生的浪漫都被一种情调裹挟着向下推动,在《以一首诗打开世界》里,妙趣、兴味、真义、思想,甚至道德律,都在转换的场景中得到相应的安顿。那一对燕子,如伊甸园的亚当和夏娃,隐喻着一个属于诗人独有经验里的“创世纪”。
如果说每个诗人都受启于《圣经》,本着一颗“圣经之心”,试图开创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地——花园也好,大地也好,星辰大海也好,总之,这样的想象有了活性价值,产生了积极的生命建构意义。
可能,她的诗在格局上受制于视野的开阔度,表现出思考精深度上的力有不逮。但是,如果阅读的眼光较真于“风雅颂”的开端,那么,她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她写旁僚,写家亲;写近游,写远观;写独处,写群声;写华光,写失落;写俯瞰,写仰望;写实在,写虚拟;写精神,写命运……这些“风”的部分散落在她诗歌的情绪中,小巧,但可触,恍若春来百花,卓有风姿,饶有兴味,每一首都有一个指纹控制的密码,属于她的身,更属于她的心。
当然,更为可贵的是,在《余下的时光》中,她把自己安排得好好的。这是一首丰收之诗,幸福之诗的愿景。她沉浸其中,寫诗,存粮,谈情说爱……俨然勤耕苦读的欢乐季。这与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同期声的“理想和鸣”。隐含其中的向上品质提升了诗人的精神纯色,一个一生都心系“爱情”的人,永远不会被俗世的烟尘湮灭,也一定有着更高意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