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2017-05-22刘育明
刘育明
摘要 土地整理是优化土地利用、补充农用耕地、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一个重要措施,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还可以在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相关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我国的土地整体工作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巨大。基于此,本文从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建设意义出发,结合我国土地整理工作的现状指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希冀给予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一些帮助和建议,进而促进我国土地整理工作更加科学、更加环保的进行,并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土地整理;生态环境;问题研究;重要意义;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 X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363(2017)03—0014—02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逐步提高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许多行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各行各业的发展过程之中,对于环境的破坏程度有了明显的增加,尤其是工业的发展不仅极大的给土地、水、空气等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还严重的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因此,能够对土地问题进行一定控制的土地整理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又因为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并不能科学、有效的进行,基于此,对土地整理工作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对于土地整体工作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同样也有着非常深远的重要意义。
1研究土地整理工作中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意义
对于土地整理工作来说,其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可以使土地项目在进行整理过后,能够在保证土地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而不是以破坏当地自然环境的方式来提供土地质量。然而,我国大部分土地整体项目的负责人员在进行土地整理工作时,并不重视土地整理可能带来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无法实现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的应有效果,更会对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土地整体工作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土地整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具有十分现实的重要意义。
首先,只有加强土地整理工作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才能真正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和耕地质量,才能更好地实现当地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国内外大量环境破坏事例表明,任何不遵循大自然规律的行为都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因此只有在保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来进行土地整理工作,才能大幅减少因生态环境问题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才能使土地整理工作少走弯路;最后,“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建设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民主管理为一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在此建设过程中,土地整理便是一种极为有效的促进建设工作更好进行的方法,尤其是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的土地整理工作,更是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2当前我国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及其影响
2.1当前我国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分析
对于我国来说,由于在生态环境方面尚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大多数土地整理部门都并不重视土地整理工作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目前我国十分缺乏专业的分析评价论证人才,尤其是在生态评估方面的人才更是十分稀少,因此在进行土地整理工作时并不能严格按照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来制定一套较为科学的整理方案,这就使得土地整理工作往往漏洞百出,很容易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第二,我国在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力度并不高,因此,在面对土地整理工作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时,工作人员往往由于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而无法及时的进行补救;第三,许多企业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不惜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人为破坏;第四,同样由于国家缺乏在土地整理工作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重视,我国尚未具备一个能够专门对土地整理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部门和机构,因此便给了许多土地整理部门可乘之机。
2.2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
一般来说,土地整理工作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第一,对于当地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土地建设过程中,由于土地整理工作会涉及到大面积图的开发与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往往会对周围生物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如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造成植物景观的单一性等。第二,对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土地整理工作中的水利工程建设、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与梯田建设都会给周围的水网造成影响,而水网的变化便会使周边河流水生动植物的正常生存受到影响。
3加强土地整理工作中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措施
3.1优化土地整理设计,完善土地整理方案
科学、长期的设计方案是保证土地整理工作有序、顺利、合格完成的根本,因此在加强土地整理工作中生态环境建设时,首要的举措便应是优化土地整理项目的设计方案。首先,在设计方案时,应将项目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列举出来,并采用最少问题的方案来进行土地整理工作;其次,应提前建立一个有效的生态环境问题预防方案,并派遣专人进行监督与管理,保证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加以解决;最后,应建立健全土地整理人员管理方案,防止因人为失误而造成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发生,将土地整理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3.2强化资金筹措机制,实行多元投资模式
土地整理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投资较大的工程,因此必须需要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支持和多方协调。首先,国家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土地管理资金筹措机制,促使土地整理部门能够拥有足够的资金来进行土地整理工作;其次,土地整理部门应加强与各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为自身拉取更多的资金,同时也应充分运用信贷资金,实行一个多元化的投资模式;最后,国家应逐步加大对于土地整理工作的重视,促使其走社会化和产业化的道路,鼓励并帮助土地整理工作更好的进行。
3.3加强专业领域研究,提供科学理论支持
国家相关研究人员应逐步加大对于土地整理工作中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力度,从而有效为其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支持。一方面,国家应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除了加大对专业土地整理人員的培养力度外,还应努力培养更多在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建设领域的专家;另一方面,国家应逐步将土地整理工作的生态环境建设列为一个专业学科来进行研究,构建一个集评估、预测、解决为一体的土地整理生态环境问题研究体系。
3.4加大资金引入力度,构建专业人才队伍
对于土地整理工作来说,其质量主要由管理、技术、人员等3个方面因素直接影响,而其中加强土地整理技术和提高人员素质便是提高土地整理工作质量最为有效的方法。首先,土地整理部门应积极运用各方资金来不断完善自身的土地整理技术体系,保证在面对任何生态环境问题时都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解决;其次,应不断引入更加专业负责的土地整理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工作的效率;最后,应逐步引入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使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都能充分应用到实际的土地整理工作之中。
4结论
土地整理是一个涉及面广、长期艰巨的任务,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忽略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在保证生态环境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进行土地整理工作,才能真正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才能使土地整理工作的最终目标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