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牢还要靠关系
2017-05-22白水
白水
光绪九年(1885年),云南总督唐炯因在中法战争中擅自下令退兵,致使法军长驱直入,一路攻入山西、北宁。慈禧盛怒之下,下旨将唐炯收监,判为斩监候。
唐炯的亲友看到他不在本年度勾决之列,便想办法积极营救他。好在唐炯在官场中人缘不错,在亲友的多方奔走下,李鸿章、左宗棠、丁寶桢等名噪一时的人物都答应帮忙,为唐炯上表乞恩,恳请朝廷“弃瑕录用”。但慈禧余怒未消,奏折一律留中不发。
转眼到了第二年,勾决罪犯的日子临近,各方都已尽力,却没等来一点儿好消息,看来这回唐炯在劫难逃了,亲友便悄悄替他备办后事。唯有他的两个儿子不死心,每天打探消息,冤枉银子花了不少,可还是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后来有位朋友不知是心生怜悯,还是看在银子的面子上,跟唐炯的两个儿子说,唐炯唯一的希望,就看勾决前一天有没有恩旨,但这从来都是小概率事件。到了那一天,果然没有奇迹发生,唐炯的两个儿子灰心丧气,不再心存幻想。
第二天天不亮,唐炯的两个儿子泪眼婆娑地来到刑部大狱和他诀别。监斩的刑部官员已做好准备,单等拿到勾决黄册,立刻开刀问斩。就在刽子手举起鬼头刀那一刻,赦免唐炯的恩旨到了。
其实,唐炯有惊无险,不是慈禧为显示天威难测,才事到临头格外恩典,而是事出有因。原来,慈禧为缓解财政压力,接受大臣的建议,打算在小范围内试用洋铜制钱,若可行,再试着推广。但她清楚洋铜产自云南,而采矿所下的本钱,一向都是由四川盐税拨付。凡是这种只出钱而不得实惠的差事,谁都不愿做,总是找出种种理由拖延。慈禧考虑到唐炯在四川经营多年,又在云南做过巡抚,相信只要他挑头,没有人“赖账”。当然,这也是慈禧未雨绸缪,一时之间的想法,才暂时饶他一命,将其作为“备胎”,究竟起复与否,还要等日后酌情而定。
以往犯有死罪的官吏,如果临刑前有了“恩旨”,只是“缓勾”,没有明确表明无罪的,依旧送回监狱收押。即便减罪,也多是发往军前效力,以观后效。而唐炯是替补干部,属于两不靠,如何安置他,成了摆在负责行刑的官员面前的一道难题。一位在场的刑部司官见多识广,很快想出了一个“有律按律,无律循例”的主意,决定把唐炯重新送回监狱,等待后旨。
主持工作的刑部左侍郎翻遍旧档,竟毫无恰当的案例比照引用,于是拒绝让他回监狱。监狱不收,又不可无罪释放,唐炯进退失据。好在他平时出手大方,没少在狱卒身上使钱,有个和他平时关系不错的狱卒不忍看他受窘,悄悄地把他放进去住了一夜,声明第二天必须搬走。
考虑到唐炯起复的可能性极大,刑部会同吏部最终商量出一个折中办法:由两部堂官具衔,出具了一份公函,让唐炯带到云南府衙面报,就当是无罪开释的凭证,唐炯这才躲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