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凡岗位上的创新能手
——记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9队刘广军

2017-05-22本刊通讯员吴义明许峰

中国设备工程 2017年9期
关键词:作业区大庆油田能手

本刊通讯员 吴义明 许峰

平凡岗位上的创新能手
——记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9队刘广军

本刊通讯员 吴义明 许峰

创新能手刘广军

“刘广军师傅发明的这个毛辫子吊装工具真好用,原来需要两个人2小时的工作,现在我自己40分钟就完成了。”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9队的井场上,一名采油维修工对拿在手里的革新产品赞不绝口。

采油维修工口中的刘广军是这个队的一名采油班长,他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技校毕业生,逐步成长为采油高级技师、油田公司采油技能专家、油田公司“创新创效明星”、黑龙江省“创新能手”,并且拥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综合性专家工作室——“刘广军工作室”。多年来,他从小处着眼节约,修旧利废创造实际效益。他用自己的汗水,谱写了一曲石油事业的赞歌。

刘广军作为一名油田工人,深刻理解采油工作的艰辛。无论何时,他都将“节约”二字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他眼里,那些淘汰下来的旧螺丝和零件将来都能派上大用场。“修旧利废精神”这个当年“老会战”们留下的传家宝,在刘广军的身上得到继承发扬。

为了减少材料费支出,刘广军带领员工大力开展修旧利废工作,把作业区在生产过程中收集到的可利用零部件进行回收,将这些别人眼中的“破烂”分门别类放到自制的长方形铁皮盘里。在经过修复后,他将这些零件利用到机泵维修、电器设备维修、抽油机井配件维修等项目上,一个成本六七百元的旧阀门,花三四十元就修好了;报废的长螺丝改成短螺丝继续使用。刘广军通过集中维修,每年可修复闸门、设备上百件,节约资金近10万元。

近年来,聚驱井的数量不断增多,而聚驱井毛辫子断裂的现象时有发生。过去维修班员工更换毛辫子既费时又费力,需要两个人2个多小时才能完成。看到这种情况,刘广军先后研制了液压毛辫子加工台和毛辫子吊装工具两项革新成果。现在制作与安装毛辫子仅用1个人40分钟就能完成,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刘广军不断的研制出革新成果,解决生产难题,每年都有新的技术革新成果在厂、作业区获奖。

刘广军不仅是一名创新创效的好手,还是一名无私奉献的导师。青年员工在刚刚步入工作岗位时,技术水平都比较薄弱。刘广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每年都与青工们签订导师带徒合同,结成师徒对子。在教授徒弟的过程当中,他经常与徒弟们一起探讨岗位工作中的问题,为他们讲解故障处理的案例,还将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先后开展了“维修操作经验与技巧”等专题培训课程。在他的培养下,徒弟们的技能水平不断提升,在作业区举办的大赛中取得了诸多殊荣,现如今已经有15名徒弟走上了管理岗位。他这种无私奉献传播技艺的精神,赢得了广大员工们的尊敬和爱戴。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刘广军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一直努力钻研,不断创新,用他的毕生所学,为油田培养可用之才,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自我。

猜你喜欢

作业区大庆油田能手
《大庆油田》
广告索引
大庆油田设计院有限公司
我国铁水联运港口作业区 布局优化研究
艰难创业 气壮山河——纪念大庆油田开发建设60周年
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作业区安全隐患监测方法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动物都是搞笑小能手
五好能手
施工期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分流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