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党员干部道德修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2017-05-20兰欣茹

新农村 2017年2期
关键词:解决路径道德修养党员干部

兰欣茹

摘要: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是当前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农村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情况还有一些不足,为此,应坚持个人、家庭、朋友、组织共同发力,推动农村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的提升。

关键词:农村;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现状;解决路径

道德修养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从严治党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农村党员干部身处基层,同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接触,其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党的形象。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言行举止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综合外在反映,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则是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与否、农村工作能否和谐推进的关键因素。所以,如何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水平,就成为我们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并予以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政治课题。为此,我们深入无极农村,就基层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1 无极农村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现状

近年来,无极县各村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县有关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的文件精神,积极探索提升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整体来看,当前农村党员干部奋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线,虽然条件艰苦、工作繁杂,但他们展现出了共产党人吃苦在前、冲锋在前、以农村的全面发展为己任的光荣形象。同时也有一些党员干部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一些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理想信念有待坚定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发展的考验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极为严峻。一些农村党员干部由于缺乏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各种利益和诱惑,他们没能坚守原则和底线, 做出了损害人民利益、集体利益的行为,如有的随意贪占扶贫资金,有的虚报冒领,有的吃拿卡要,有的优亲厚友,这些行为最终影响了本村本地区的政治生态,丑化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降低了党员干部整体的凝聚力、向心力。

1.2 理论水平有待提高

理论知识是每一名党员干部最基本的知识组成部分,理论成熟是政治成熟的基石。可以说党员干部学习和掌握理论的深度,直接影响着党员干部的思维视野及思想高度。在当前“两学一做”的大背景下,90%的党员干部能主动参加学习培训,主动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党章、党规、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党员干部存在学而不用、学而不会用、转化不够的问题,他们虽然学了,但是对学习的内容缺乏思考,多数只是知道学了什么,很少知道为何而学、如何学以借鉴、学以致用,这种学习的结果是入耳不入脑。再加上这些党员干部对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背景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因而他们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往往束手无策,遇到诱惑往往左右摇摆。

1.3 腐败思想有待遏制

改革开放以来,无极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也不例外,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了上层建筑的变化,少数思想不坚定的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及工作行为受到了影响,滋生了“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等错误的思想意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力反腐、正风肃纪,大部分基层党员干部都能自觉遵守党法党纪,但仍有个别党员干部心存幻想,还想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权钱交易,时刻觊觎制度的漏洞,不想奉献、唯利是图、金钱至上,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吃拿卡要,吃了,拿了,还满嘴是理地说“群众让咱吃饭是看得起咱,不吃对不起群众”。这种思想及行为严重影响着我党在农村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而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1.4 服务观念有待改观

一些农村党员干部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存有官本位的错误思想,认为自己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而是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的“官”,因此服务意识淡漠。如:在个别农村,党员干部不按政策办事,在工作中讲私情不讲党性;少数党员干部扮演“双面人”:有领导时,热情似火;无领导时,面对群众,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少数党员干部目无法纪,办事独断、暗箱操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无从落实;一些党员干部成为“离职人员”,他们在本地或外地做生意、务工、甚至在地方私营企业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几个月甚至半年都难得到村委会办公,人民群众想见他们一面都很难,办事就更不用说了。

2 农村党员干部在道德修养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村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出现问题,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2.1 个人方面

自律意识差是阻碍农村党员干部道德修养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100%的党员干部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也明白要提升道德修养水平,需要学习基本理论、党史知识、传统文化等内容。可在实际工作中,91%的党员干部却是今天买书,明天上网,最后因为种种借口放棄了自己订立的学习目标。一个目标还没有实现,过几天又立了新目标,可最终几乎是同样的原因又没有实现目标,长此以往,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没有得到提升。

2.2 家风方面

不良家风是党员干部道德修养提升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家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长辈的行为举止、思想情趣与思想观念影响着孩子道德修养的形成与发展,基层党员干部也不例外,他们的道德修养水平与家风关系密切。调查发现,农村党员干部的家长是群众的占比高达78%;书香门第出身的党员干部不足20%。受小农意识、市场经济影响,这些家庭成员们中庸、怕事、贪财、无原则、守旧的思想根深蒂固,这直接阻碍了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的提升。

2.3 朋友方面

滥交友是影响党员干部提升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因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党员干部的朋友对自身的道德修养影响巨大。道德修养水平高的朋友会让党员干部如虎添翼、展翅高飞,道德修养水平低的朋友则会让党员干部身陷囹圄。实际生活中,少数党员干部交友范围太广,朋友泛滥成灾,如有的党员干部交了许多酒肉朋友,有的党员干部与自己辖区内的企业老板们称兄道弟,有的党员干部与“危险人物”关系密切……,这样的朋友很危险,容易让党员干部迷失方向,失去原则,滑入岐途。

2.4 组织方面

重“硬”轻“软”是基层组织影响党员干部道德修养提升的重要原因。农村党组织承担的工作繁重,硬性指标方面如组织、计生、社会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就已让基层组织疲于应对,对软性任务则疏于监督管理,而提升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就在软任务行列之中。组织重视不够,相关的培训、学习、实践活动就会减少,管理力度就会减弱,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就难以提升。

2.5 制度方面

虽然我们在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制度和实践途径,但从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角度来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普遍存在注重革命传统教育,缺乏弘扬时代精神的教育;教育方法比较老化、单调,局限在听讲座、看电教等吸引力小的形式,效果也不太好,只入耳却不入脑、不入心;管理与考核存在形式化倾向,基本上是只要参加就能通过。

3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的路径探索

道德修养不只是“坐而论道”的理论,而应是“起而行之”的行动。新形势下,提升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应坚持个人、家庭、朋友、组织共同发力,协调进行。

3.1 个人应该慎独

慎独是种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道德自觉和自由,是一种比较高的道德修养方法。慎独意味着个人在无人监督时,在做任何事情都没有被发觉的独处情景时仍能按照标准行事,监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党员干部培养慎独能力,就要提高道德认识,通过学习接受道德知识、践行道德要求,逐渐形成个性道德品质。只有消化吸收了道德知识,才能提高道德分析、判断和评价能力,才能正确地区分现实活动中的是与非、善与恶、道德与不道德的界限,使个体道德修养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个体慎独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3.2 家庭和谐美满

和谐美满的家庭是党员干部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支撑。家风正,党员干部在从政过程中就能做到理直气壮,不为亲情所累。家风淳,党员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必然得以强化。党员干部培树好家风,关键要把握三个重点环节:一是“帶”,良好家风,需要党员干部以自身一言一行影响和带动家人,党员干部“正己”的过程,也是实现“修身”的关键;二是“管”,良好的家风是管出来的,党员干部要摆正党性与亲情、家风与党风的关系,不仅要对自己严,还要对亲人严,守好家中的“廉洁门”、筑牢家庭的“廉洁墙”;三是“育”,通过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影响,形成家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不断提高德行,培育优良的家风。

3.3 朋友圈干净清洁

朋友的正能量是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因素。党员干部要自觉净化朋友圈,决不能把商品交换那一套搬到与朋友的交往中来。在与朋友交往时,党员干部应做到三个“坚决”: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大政方针,坚持原则,常修为政之德,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与好朋友共同进退;坚决抵制各种落后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蚀,恪守老实做人、清白为官的道德底线,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永葆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与酒肉朋友划清界限;坚决做到“夙夜在公、心无旁骛”, 敢于担当,不受朋友干扰,关键时刻拉得出来、顶得上去,能够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

3.4 组织关爱监督

党员干部道德修养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组织的关爱和监督。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

教育。要通过多种方式强化思想教育,为党员干部提升道德修养夯实思想基础。 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把从严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紧密联系党员干部思想状况和工作实际,加强经常性培训和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组织观念、纪律观念,打牢他们心系群众、为民服务,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思想基础。教育方法要灵活,针对党员干部的不同岗位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如邀请优秀教师或党员干部面对面授课、网络微党课、文艺表演、实地学习考察、交流式研讨等,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寓教于乐,入耳入脑,深入人心。

管理。要按照党内政治生活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党章和党内各项制度规定。通过严格的日常管理使党员干部在平常工作和生活琐事中不断改造内心世界,提升思想觉悟,锤炼党性修养,磨砺道德品质,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立,时刻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养成慎独慎初慎行慎微的好习惯。

监督。要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基层组织要采取多种方式了解和掌握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情况,注重从重大事件中考察政治品德、从日常工作中考察职业道德、从生活细节中考察社会公德,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规劝谈话等挽救措施。

(作者单位:中共无极县委党校)

猜你喜欢

解决路径道德修养党员干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党员干部要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