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贺龙:用兵就要爱兵

2017-05-20梅兴无

文史博览·文史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炮洋楼锅巴

梅兴无

著名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这样描写贺龙:他的口才很好,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但贺龙在士兵中建立崇高威望的原因,口才只是一个最微不足道的表象,其自身的军事才能与个人魅力才是根本。贺龙数十年一贯坚持的“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理念,及“要用兵就要爱兵”的带兵实践,也是深得将士之心的重要原因。

1928年春,南昌起义后的贺龙脱下皮鞋穿草鞋,回到湘西老家洪家关再举义旗,拉起了3000多人的队伍。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部队受到挫折,9月底,转移至湖北鹤峰堰垭附近的高山野林之中。经过整顿,队伍只剩下了91人、72条枪,共编成9个班。

洪家关一带的后方基地被敌军侵占,人员补充、物资供应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没有粮食,战士们常在野地里找野菜充饥,几天吃不到一粒盐,喝不上一口稀饭。有一次,炊事员想方设法弄到指头大的一点盐巴,给贺龙专门炒了一碗有盐的辣椒。贺龙尝了一口,便将那碗辣椒倒进大锅里。炊事员上前阻挡,贺龙笑着说:“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嘛!”

1935年9月,红二、六军团集结在湖南石门白沙渡、磨岗隘一带整训,贺龙到连队检查工作。他来到11团3营9连的伙房,灶上放着一筲箕饭,饭上有锅巴,他抓起一块锅巴放进嘴里吃起來,细细嚼着。陪同的团政委杨秀山不禁纳闷起来,刚才不是吃过饭了吗,是不是没有吃饱啊?他迷惑地望着贺龙,贺龙频频点头说:“嗯,这锅巴挺焦的,没有沙子,很香啊。”杨秀山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贺龙是检查米淘得干净不干净,有没有沙子,饭香不香。

1936年7月,时任总指挥的贺龙率红二方面军长征进入漫无边际的草地。起初战士每人每天有3两青稞面充饥,可没过几天就完全断了粮。指战员们只好挖野菜、刨草根吃,到后来连野菜和草根也挖不着了。有的战士因过度饥饿,走着走着就倒下,再也没能站起来。贺龙神情严峻,走到他的枣红马跟前,爱怜地抚摸着它的鬃毛,强忍内心的痛苦,做出杀马的决定。贺龙爱马如命,可是为了保住战士们的生命,只有牺牲马的性命。警卫员们知道情况后,都伤心地哭起来。贺龙内心比他们更难过,但他说:“人对马亲,马也对人亲;我们爱马,马也爱我们。可是,战士、战马不可皆得啊!”

1949年年底,贺龙指挥10万大军直插秦岭山区,与二野、四野大军,对国民党胡宗南溃军形成南北夹击攻势。秦岭山脉到处悬崖峭壁,只有一条川陕公路。贺龙看到汽车经过时卷起大量尘土,路边行军的战士忙不迭用手捂住口鼻,连忙叫停车,命令各部队在安排行军序列时要人车分开。贺龙说:“我们坐车,战士走路,他们本来就很辛苦,再让战士们吃土怎么行啊!要用兵,就要爱兵。安排行军序列,要尽量把汽车团放在前面,让车队先走,部队后走,把人和车错开。”

1952年,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的贺龙听到反映,重庆北碚某部两名军官为自己盖了一栋“小洋楼”,而附近高炮连战士却住在漏风漏雨的芦席棚里。他当即约副司令员李达等一起到北碚进行暗访,情况果然属实。山岗上,高炮连的芦席棚中,没有通电,没有通自来水。贺龙走进一个芦席棚,棚里很黑,白天都需要点煤油灯。

走出芦席棚后,贺龙给高炮连全体战士恭恭敬敬地鞠了一个躬:“我贺龙对不住大家。我有官僚主义,到现在还让你们住在漏风漏雨的棚子里,我向你们道歉!”他指着对面的“小洋楼”愤慨地说:“现在国家百废待兴,经费这么紧张,我们的高级干部给自己盖‘小洋楼,却让保卫他们的高炮连战士住芦席棚,太不像话了!”当即下令两名军官一个星期内把房子腾出来,让高炮连搬进去住。

1955年,贺龙到青岛第四海军学校视察。中午,学校请贺龙到饭堂用餐。偌大一个饭堂全腾了出来,师生们都聚在院子里,蹲在地上围成一个个圆圈吃饭。贺龙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他一声不吭地向蹲着吃饭的学员们走过去:“给我一个碗,我就在这里和你们一起吃。”一旁的苏联高级顾问见了,大惑不解地说:“元帅怎么能和士兵蹲在一起吃饭呢?这在我们苏联是绝对不允许的。”贺龙听了,哈哈一笑:“顾问同志,这可是我们中国军队的传统啊!”那位顾问看到贺龙真的蹲着和战士一块吃饭,耸了耸肩,只好陪着贺龙在院子里吃了一顿饭。

猜你喜欢

高炮洋楼锅巴
救命的锅巴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高炮的故障分析及排除
人影作业高炮的故障分析及排除
渔父·威尼斯水城
浣溪沙·镇远东城移民区
六盘水市人工影响天气高炮作业点安全射界管理
救命的锅巴
故宫里为何有一座“洋楼”
Rice Cris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