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滁州市干部心理压力调查报告

2017-05-20瞿红霞

新农村 2017年2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新常态干部

瞿红霞

摘要:新常態、新阶段下,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时代发展的新任务。干部心理压力源主要来自工作、生活和社会环境这三个方面。压力既可以鼓励人进步,也可以把人压垮。应充分鼓励干部发挥压力的正性作用,将压力的负性影响降到最低。

关键词:新常态;干部;心理压力

Abstract:Only when government officials have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can they finish the task of the development better at the stage of the new normal. The source of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mainly comes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work, life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pressure can not only encourage people to progress, can also overwhelm people.We should encourage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bring the advantages of pressure into full play,and reduce the disadvantages to the minimum at the same time.

Keywords: new normal;government official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时期,而我市目前正处于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即及启航“十三五”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常态、新阶段,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时代发展的新任务。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滁州市委党校课题组从新常态这一背景出发,针对“干部心理压力”主题作了问卷调查、个别深度访谈,对干部心理压力状况、影响因素及心理压力调适作了分析研究,以期为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供一些参考。

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课题组选取市委党校各类培训班的学员作为调查对象,这些学员来自滁州市8个县市区各个单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共发放问卷92份,回收问卷92份,其中有效问卷86份,有效率为93.5%。个别深度访谈了15人。

2 干部心理压力现状与相关因素分析

2.1 干部心理压力现状

干部心理压力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工作、生活、社会环境。工作压力方面, 65.1%的干部感觉工作压力较大,其中18.6%的干部感觉压力很大,难以承受。同时,50%的干部认为,今后工作压力还会有所增加。在调查中,大部分干部感觉任务重,工作时间长,疲于奔命,每日工作时长超过8小时的占75.6%;65.1%的干部认为,干部晋升中存在人脉关系、领导喜好、论资排辈等不确定因素也是工作压力源之一。39.5%的干部认为自我个性与公务员职业的矛盾是压力存在的原因之一,因为干部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政府和国家,一言一行都要更理想和谨慎,这阻碍了干部的自我个性和情感的发展,给自身造成了心理压力。另外,新常态背景下,对政府各部门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各部门承担的公共责任也越来越大,这种责任很自然的转移到各级领导者身上,转化为心理压力,很多领导者存在“本领恐慌”,造成心理紧张,因此,知识和能力不能适应目前的环境和岗位也是压力产生的原因之一,占比达38.4%。调查还发现,29.1%的干部会将工作压力转移至生活中,让工作压力进一步成为生活压力源。

生活压力方面,感觉有生活压力的干部为96.5%,其中感觉生活压力较大或者很大的有31.4%,而46.5%的干部认为今后生活压力还会增加。工资收入不高是干部生活压力的主源头,60.5%的干部反应工作收入是生活压力大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特殊的社会角色和工作环境,干部们必须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应酬中,无暇顾及配偶、子女、父母的感情,从而使一些干部在内心里存在一种愧疚感,导致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不稳定,家庭不和谐,甚至出现一定的危机。这种来自家庭的压力也给干部的心理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社会环境压力方面,有97.7%的干部感受到社会环境压力,其中,47.7%认为环境压力较大或者很大,而62.8%的干部认为今后社会环境压力会增加。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是一切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导致我国利益格局重大调整,利益群体重新分化组合,各种利益群体和利益集团不断出现,使得利益主体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利益诉求意识的觉醒使得各种利益阶层矛盾和冲突呈现日益明显和激化趋势。52.3%的干部认为整个社会利益格局调整引发的问题是自身社会环境压力大的主要原因。其次,干部认为突发事件是另一压力源,比例达40.1%,因为突发事件的发生一般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和社会性,一旦发生,蔓延迅速,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并很快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甚至出现媒体和网民炒热的不负责任的报道,这些都会让干部对突发事件心存畏惧、“怕出事”。另外,由于目前我国社会的政治体制、社会机制正处于转型期,一些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不够健全,干部在发展与责任的双重压力下,还要再分出相当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来应对我国特有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感受人际关系压力的达38.4%。

2.2 干部心理压力与相关因素分析

调查显示,干部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和社会环境压力与性别、年龄和职位等级密切相关。从性别上看,男女干部对压力的反差较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女性干部相比男性干部,工作生活上会更有压力,心理也较脆弱、承受力较差。然而,结果却相反,调查发现,男女干部感受“工作、生活、社会环境压力较大”率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见表一)。虽然遇到工作、生活、社会环境压力时,男女干部都会出现失眠、不安等不适,但45.5%的女性干部认为,压力会产生正面影响,会给她们带来工作生活的动力;而只有34.7%的男性干部认为压力会产生正面影响,64%的男性干部认为,压力会产生负面影响,会影响健康和情绪。

從年龄上看,干部感到“工作、生活、社会环境压力较大”率存在着明显差异(见表二)。

从行政级别上看,不同级别的干部感受到“工作、生活、社会环境压力较大”率也存在差异(见表三)。

3 干部心理压力调适的对策和建议

压力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一个人有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是一个有上进心、有事业心、负责任的人,压力可以转化成动力,有利于工作和发展。另一方面,当压力超越了一定的限度,就会让人承受不了。所以,压力既可以鼓励人进步,也可以把人压垮。应充分鼓励干部发挥压力的正性作用,将压力的负性影响降到最低。

3.1 完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科学考核评价干部

一是科学设计考核指标。按照工作单位、工作类别和性质、职务等不同的要求,建立科学的差异化的实际考核指标体系、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减少一些不切实际的考核指标和一票否决权。尤其要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各级干部的业绩。

二是注重考核结果的使用。考核工作的目的是改进工作,提升工作水平和质量。这就要求考核的结果能够真正反映出部门工作或个人工作的“短板”,找到“短板”“对症下药”,工作就可以得到改进和提高。另外,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依据和用人依据,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

3.2 完善用人选人机制,减少干部升迁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

调查发现,用人选人中的人脉关系、论资排辈等不确定因素是造成部分干部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完善用人选人机制,真正做到干部选拔的透明、公开、公平、公正。要让那些踏踏实实、正直廉洁的干部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大胆地工作,让实干善干苦干创新干的得到刮目相看,加大公开、公正选拔和使用干部的力度,以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把对心理素质的考查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既要考查和衡量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的情况,又要注意了解和掌握干部的心理素质,看他们面对名利得失、承受工作压力、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态度和表现,选拔与岗位职责要求相符合的干部,避免出现上岗后无法胜任工作而产生巨大心理压力的现象。

3.3 建立干部心理健康培训机制,提高干部心理素质

一方面,通过定期讲座、专题培训、外出学习等增强干部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干部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另一方面,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培训机构应尽快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课程体系,使其成为干部教育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1]郭玉琴.当前我国公务员心理健康教育刍论[J].郑州大学学报,2010(9):34-37.

[2]马建青.论党政干部的心理素质及其促进[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10):28-32.

[3]李景华.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与管理对策探讨[J].政治与社会,2008(10).

[4]王 阳.公务员职业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2008(9).

[5]陈永华等.中外公务员心理健康研究及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11(11):212-216.

(作者单位:中共滁州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新常态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警察心理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