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混合种植研究进展
2017-05-20刘萃鹤
刘萃鹤
摘 要:不同水稻品种混合种植是一种新型的栽培模式。本文综述了水稻多种混合栽种模式的应用现状,比较不同栽种模式的优缺点,分析混合种植的抗病、抗草、抗虫实际效用,对混合种植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水稻;混合种植;抗性;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085
近年来如何利用水稻混合种植来增加田间物种的多样性,从而达到控制水稻病害的问题是国内外专家研究的热点课题。所谓的水稻混合种植即将2种或者2种以上的不同水稻品种在同一稻田中进行混合种植。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水稻混合种植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当前水稻混合种植的研究进展,并探讨水稻混合种植对于防治病害,减少成本,增加产量的可能性。
1 混合种植模式
混栽是在水稻种苗的培育阶段将不同品种进行一定比例的混合,而在栽种的过程中与单一品种种植一致,所以机械化生产的可行性较高,对于大面积生产比较适用。间栽模式主要是利用不同品种水稻植株的高低以及对光照、土壤和其他因素的需求在田间形成立体的植株群落,使得不同品种水稻都能够得到优势的资源,从而达到提升产量的效果。总体来看,混栽比间栽优势较为明显。
2 混合种植模式的相互作用分析
抗性互作效应。在水稻混合种植领域,朱有勇将抗病性较强的杂交水稻与抗病较差的地方水稻合间栽后,地方水稻的病害发病率明显下降,表明水稻混合间栽对于水稻病害的控制效果较为明显。在抗倒伏性研究方面,Revilla—Molina等研究表明,抗倒伏性较强的品种与抗倒伏性较差的品种混合种植的过程中,能够明显地提升抗倒伏性较差品种的抗倒伏性。研究资料表明,间作植株根系较深,分布层次较广,所以对抗倒伏性有一定的增强。
产量相互作用效应。混栽模式不仅能够增强水稻的抗性,还能提升水稻的产量。滕飞等在研究表明,不同品种的混合间栽都能不同程度提升产量,根据其实际研究表明,增幅最高可以达到14.9%,增产效果明显。潘国君将不同抗病性的早粳稻进行混合种植,发现混合种植产量明显增加,并且最高增幅可以达到12.0%。从所有的研究资料表明,混合种植相对于单一品种种植,混合种植具有明显提升产量的效果。然而对于水稻混合种植的产量具体提升的不同品种配合问题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
3 水稻混合种植技术研究
混合种植品种选择。对于混合栽种的材料选择上,袁烨根据稻瘟病的防止情况,将不同抗病性品种进行混合种植,在其试验中,将高度、生育期一致,但是抗病性不一致的品种进行混合栽种。发现稻瘟病发病几率明显下降。总体来说,间栽与混栽存在诸多不同,混栽各品种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并且品种间相距较近,在植株的高度选择上,应该选择高低相近的植株,这样有利于自然资源(光照、水量等)的正常供给。不论是种植、收割等也都比较方便。
不同品种混合栽种的比例。水稻的混合种植并不是随意选择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随机组合,要达到增产并且能够抗击多种病害、虫害、草害的效果,就需要对不同品种水稻的品质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当前研究的文献研究发现,大部分研究中基本都是采用抗性較强的品种作为主栽品种。四川省农科院抗性较强的品种与抗性较差的品种分别以1:1,2:1,3:1,4:1,5:1的比例进行混合栽种,发现其对于稻瘟病防治效果具有一定规律,在同一条件下,抗性较强品种占比越多,那么稻瘟病抗性越强。
种植方式的选择。目前国内对于水稻混合种植研究基本上是采用育秧移栽的方式,对于直播或者机械化播种研究较少。我国多年以前就开始进行移栽方式下混合种植的研究,以云南腾冲为例,该地在2001年开始推广多种混合栽种技术,根据近些年来的种植成果表明,混合种植能够明显控制稻瘟病,对于穗苗瘟的防效达到69.3%~96.8%,对于叶瘟的防效达到76.5%~94.3%。在混合种植的机械化方面,在国内研究较少,但根据大量研究表明,间栽模式的机械化难度较大,而混栽能够机械化生产,达到较好的种植管理效果。
4 水稻种植发展展望
水稻混合种植是当前新型的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来防止病害,实现水稻产量增长的实用型技术。但是目前对于水稻间栽或者其他技术模式的完善混栽研究较少,并且主要研究集中在对混合种植水稻的抗性上,在其他方面研究较少。笔者认为完全混栽模式具有较强的大面积、机械化栽种的优势,并且在对病害、倒伏等的抗性上都有较好的效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袁烨,刘国华,陈立云.作物混种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
2008(S1):381-385.
[2]杨静,施竹凤,高东,等.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研究进展[J].遗传,2012(11):1390-1398.
[3]张先平,孙敏,邓根生.水稻多品种混合间栽控制稻瘟病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2004(03):62-65.
[4]程乐根,李安德,胡峰云,等.水稻异品种混播栽培技术初探[J].湖南农业科学,2008(03):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