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业机械化道路探索与政策建议

2017-05-20阿布来提·达吾提

农业与技术 2017年8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政策建议

阿布来提·达吾提

摘 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运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产量降低农业成本的技术手段。在我国建国初期,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才有了起步。不同时期农业机械的发展模式不同,集体化时期由于人民公社形式的生产合作组共有生产资料,大中型农业机械发展较快;而土地承包责任制开始生产资料也私有化,该时期小型拖拉机由于其灵活性和低成本的特点发展讯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人口的减少,大中型农业机械的生产率优势开始显现,农业机械也逐渐朝着大型化发展。本文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道路探索入手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道路探索;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S2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083

1 我国农业机械化道路探索历程

1.1 创建起步阶段(1949—1980年)

在建国初期,我国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做出了整体的规划,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在当时的集体经营环境下,支持和鼓励农民自发进行农具改良,进一步增加对农业技术、农业设备以及农业人才培养的投入,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有利的政策和资金保障。也正是在这时,我国的农机制造业开始从无到有进行发展,不断涌现出许多大众性的农机制造厂商,为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奠定工业基础。

1.2 体制转换阶段(1981—1995年)

农村实行家庭聯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经营逐渐解体,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开始减少,为农民提供的优惠政策也开始减少。1983年国家开始允许农民自主购买和经营农机,这标志着农业机械化的主体由集体转变为了农民个体。为了迎合农业机械化生产组织方式和生产主体的转变,各种中小型农机不断涌现出来。而大中型拖拉机和配套农具保有量停滞不前,机具配套比失调,田间机械利用率低,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缓慢。

1.3 市场引导阶段(1996—2003年)

20世纪末,农村开始出现了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现象,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日趋严重。1996年,我国农业部为农民提供了小麦跨区机收的服务,这大大提高了联合收割机的使用效率,为解决我国个体农户与大型农业机械之间的矛盾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新道路,在市场的引导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道路基本形成。大型农机的生产再度增加,农机市场不断活跃起来。

1.4 依法促进阶段(2004年至今)

2004年我国颁布实施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随后党中央也发表了各种重要文件,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要求和行管政策措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购机补贴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农民购置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也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设备的创新发展、结构的优化以及农机社会化的进程。2004年以来,我国的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增长了2.7%,农业机械产业的年产值环比增长了20%以上,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到2007年我国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40%,这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更高的层次,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已经成为农业经营的主导。

2 政策建议

2.1 完善农机补贴政策,营造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大环境

在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农机补贴政策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继续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不断完善农机购置补贴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规范农机购置补贴的操作程序,利用好政策的积极引导效应和市场机制作用,继续支持农民购置农机,对于农机生产企业还要加大扶持,促进其生产出更加节能环保的新型农机产品,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可持续发展。

2.2 突出重点,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

对于粮食作物的生产,必须要进一步加大机械化程度,并且要在种耕收每一个环节上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全面覆盖。还可以建立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利用农业机械化发展较好的地区进行宣传和推广,形成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导向。还要注重发展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化,这一区域的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基础。在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推进中,要不断加强农民对于农机的认识,培训农民的农机操作能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使其能够熟练使用农机。

2.3 培育农机大户,提升服务水平

进一步推进农机的社会化服务项目,是有效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所以,应该鼓励并支持农机大户与农民以及农机生产厂商联合组织农机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强农业机械化的服务水平和结构优化。还要进一步完善农机的生产、经营、销售、维修等一系列问题,为农民使用农机提供完善的保障服务。

参考文献

[1]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化政策建议
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思考